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高一语文2012.4(测试时间:120分钟)出题人:高一语文备课组审题人:高一语文备课组一、基础知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国子监.(jiàn)庇.护(pì)混.沌(hùn)为人木讷.(nà)B、发酵.(jiào)癖.好(pǐ)参与.(yù)对簿.公堂(bù)C、缄.默(jiān)谄.媚(xiàn)依偎.(wēi)垂涎.三尺(yán)D、脂.肪(zhǐ)藤蔓.(wàn)祈.福(qí)沁人心脾.(p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轻歌慢舞寒暄连篇累椟辐射B、星罗棋布变本加利抉择甘之如怡C、源远流长啜泣优柔寡断山清水秀D、忠贞不渝满堂采玷污最后通碟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经过认真调查分析,镇政府引进了市场上最抢手的瓜果新品种,并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和瓜田李下....,具体指导农民种植、管理。B、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来就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C、未加整理的文言文由于文不加点....,没有标点符号,不标明句读,所以没有一定古文功底的人,读起来会非常吃力。D、白居易在地方上为官的时候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获得了很多创作素材。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西部地区的湖泊出现萎缩的状态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减少、湖泊水位下降造成的,每年都有很多湖泊因此而消失。B、由于春节期间家禽消费量有可能增多,为预防禽流感发生,有关部门希望推广集中屠宰,以减少活禽对人的感染机会。C、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建设好基础设施之外,搞好节水工程也是能否使西部经济迅速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D、取消农业税,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幅对联是对蒲松龄的文-2-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的高度评价。B、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国戏剧家、诗人。他创作的悲剧作品中有四部非常著名,被称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他们分别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C、歌德,德国著名诗人,代表作品有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D、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社戏》《故乡》《孔乙己》选自《呐喊》,《祝福》选自《彷徨》。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10题(共15分,每小题3分。)孝公既用卫鞅①,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家给人足,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②于孝公,诸侯毕贺。秦封之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赵良③见商君,曰:“君之危若朝露,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养老存孤,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将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商君弗从。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去之魏,弗受,遂内秦。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史记·商君列传》节选)[注]①卫鞅:即商鞅,因受封商、於(wū)两地十五个都邑而故名。②胙(zuò):天子祭祀所余之肉;“致胙”,天子尊显诸侯的仪式。③赵良:秦国隐士。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而循礼者不足多.多:称赞,赞扬。B.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捐:捐献,献出。C.何不归.十五都归:回归,回到。D.弗受,遂内.秦内:通“纳”,接纳,收容。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以.其无礼于晋B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刑其.傅公子虔-3-吾其.还也。D亡可翘足而.待;吾尝终日而.思矣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刑.其傅公子虔B秦伯说,与郑人盟.C晋军.函陵D能面.刺寡人之过者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商鞅坚决变法的一组是:①反古者不可非。②“法之不行,自下犯之。”将法太子。③为田开阡陌封疆。④公子虔复犯约,劓之。⑤宠秦国之教。⑥劝秦王显岩穴之士。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②④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公想变更法度,但又心存顾虑,商鞅援引古时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进行论证,坚定了孝公的决心,于是孝公下令变法。B.变法初期遇到来自上下两方面的阻力,但未能阻止商鞅。变法取得成功之后,先前反对变法的天子、诸侯、平民都改变了态度,对产商鞅表示嘉许、祝贺、满意。C.商鞅变法得罪了很多权贵,赵良指明商鞅处境危险,孝公一死,祸即及身,劝他不要贪恋富贵、权势,而应弃爵归田,以避祸患。D.孝公死,太子即位,于是派人搜捕商鞅。商鞅被迫逃亡,但其所定之法反使自已陷入困境,没有办法他只好逃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三、默写(共10分,每空1分)11、海内存知己,。12、,只是朱颜改。13、,闻道龙标过五溪。14、烟笼寒水月笼沙,。1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16、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17、,铁马秋风大散关。18、由此观之,。19、令初下,群臣进谏,;20、?邻之厚,君之薄也。四、阅读下面作品,完成21—24题(共20分)瑕之美孙丹萍①徜徉于芳林之中,采红撷绿,每见枯枝败叶,却无触目萧索之感,反觉新-4-陈代谢,生机盎然。文艺创作中也有类似情形。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因作家恰到好处地写出其外形和内心的某种“缺陷”,而别具魅力。②《水浒传》里,黑旋风李逵憨直忠勇,却又鲁莽得可爱;拼命三郎石秀是一个精细人,狠劲上来,其尖利歹毒,叫人刻骨铭心。《红楼梦》中,聪明、活泼的史湘云偏是个“咬舌子”,把“二”说成“爱”;还有林黛玉的“小心眼”,晴雯的“使性子”……一个个人物无不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古往今来,大凡成功的艺术形象,恰恰由于若隐若现的微瑕,而显出璞玉浑金的天然光彩。这就是美学家所称的“缺陷美”。③我想,“缺陷”之所以为美,在于它的真实。谚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浒传》《红楼梦》的例子,正是作家基于真实的艺术的生命这一着眼点,才在“完美”的面庞上点出“缺陷”的痦子。即使作家主观上有某种“神化”的理念,只要他尚能依据生活进行创作,最终仍不得不归于“人化”的描写。鲁迅批评《三国演义》作者“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笔者认为,欲显长厚,是作家或可揣摩的意愿,似伪则是“七实三虚”的描写所以产生的客观效果,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歇后语,可见“似伪”的一面却是刘备这一形象深入人心的缘由之一。即使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作家在绝对化的描写中,也还有着被姜维识破计谋的千虑一失以及在先帝托孤时刻的惶恐心理等笔墨。“缺陷”愈真实可信,就愈有生命力,于是就愈美,“美是生活!”④“缺陷”之成为美,还在于它的独特和恰如其分。外形的“缺陷”是千人千般,万人万种的。美人长有痦子,或者浮现在嘴角,或者隐匿于颈后,绝不相同;内心的“缺陷”更有千差万别,任何分类精密的批评家也无法归纳出几条几款,让人按图索骥,抑或对号入座。这是“缺陷”的独特。所谓“恰如其分”,指的是“缺陷”不过是缺陷而已,既非外形的丑态,也非内心的恶德。这样,“缺陷”便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了特殊的韵致,使人物又各具风采,艺术魅力由此而生。正如捧心西施独特的却又风情十足的“缺陷”竟使东施起而“效颦”一样,憨湘云醉眠芍药茵,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都是她们各自独特的“不检点”的行为,相信《红楼梦》的读者不会据此认为这样的艺术形象是丑陋的。或问,难道只要“缺陷”都是美,无缺陷的“完好”不是美吗?无缺陷的“美好”当然是美,我们能说镜中花、水中月不美吗?然而这种美却难以捉摸得到。从文艺创作来说,塑造美的人物形象,并不排斥对其“缺陷”的描写。这里,还须再次说明,笔者所称的“缺陷”是有条件的,即:“缺陷”只是局部,而非整体。整体的美不但可以容纳而且必须包容局部的“缺陷”,不是有“爱屋及乌”的成语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俗语吗?艺术的逻辑和生活的逻辑相一致。至于身心俱丑的人物,已经不是什么“缺陷”了,鞭挞这样的人物,也不是在表现“缺陷”。⑤一言以蔽之,瑕不掩瑜,瑕之美,在于真实与韵致。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第1自然段借用芳林之中的“枯枝败叶”来指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外形或内心的某种“缺陷”。B.很多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有“缺陷”,正是这种“缺陷”,使人物形象变得真实可信,所以作者说这是“缺陷美”。C.作者认为,《三国演义》的作者对刘备这一人物的处理恰到好处,正是“似伪”这一“缺陷”使得刘备的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D.作者认为,塑造美的形象不但可以而且必须表现局部的“缺陷”,否则,-5-就完美得如镜中花、水中月,难以捉摸得到。E.作者借用“东施效颦”的典故说明整体而非局部的缺陷是称不上缺陷美的。22.作者阐述了自己对“缺陷美”的深刻见解,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什么是“缺陷美”。(不超过40字)(2分)答:缺陷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从全文看,“缺陷美”别具魅力的原因是什么?并从本文之外举例说明。(4分)24.请联系现实并展开联想,谈谈你对文中第④段划线句“‘缺陷’不过是缺陷而已,既非外形的丑态,也非内心的恶德”的理解,不少于200字。(10分)200五、作文(40分)种子经历与黑暗的抗争,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蛹经历痛苦的蜕变,才能冲破束缚、破茧化蝶。生命的发展,就是不断从一个自己走向另一个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许悄然无声,也许轰轰烈烈。结合上面材料,以“走向另一个自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本文标题:北京市重点中学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4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