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五到八单元_表格式教案
第五单元动物小鱼的梦学习目标:1、能认读15个生字“池、睡、落、床、被、曲、波、把、推、梦、摆、尾巴、嘴”。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能背诵课文。学习重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力、判断力、记忆自力、想像力、创造力及合作精神。热爱小动物,培养同情心、爱心。课时:二课时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谈话导入说一说自己的梦想二、听范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三、学习儿歌。1、自读课文一、谈话导入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新朋友,瞧,他们是谁?(贴小鱼的图片)原来是一些活泼可爱的小鱼。小鱼也有自己的梦想,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小鱼的梦》。(出示课题、放录音)二、教师范读过渡语: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它学会好吗?三、学习儿歌。师:(要求)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小声把课文多读几遍,遇到不认识的字,没有关系,可以看看课后的生字表,通过拼音拼读出来,或2、同桌互读3、指名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齐读学生模仿小鱼会梦到他长大了,离开池塘,到广阔的大海中去了)我们也要做一个有梦想的人,而且要努力去实现我们的梦想。最后齐读课文。可选择喜欢的方式(站、坐、表演、者问问老师、问问同学都可以。师:你会读了吗?先读给同位听听好吗?师:下面老师检查一下,谁能把这首儿歌读给大家听?过渡语:通过检查老师知道你们会读了。这是一首多么有趣的儿歌呀,我们应该把它读的更美一些,怎么读才更美呢,请你再试试好吗?师:谁来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指导有感情朗读:1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床珍珠被。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来读……)小鱼怎么会盖一床珍珠被呢?瞧,多么神奇呀!我们一起读一读。2风儿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摇篮推。师:你为什么喜欢,你听过催眠曲吗?好听吗?想象一下,风儿是怎样为小鱼唱催眠曲的?“波浪又把摇篮推”在这里什么就是小鱼的摇篮?有风儿为小鱼歌唱,有波浪做他的摇篮,多么幸福啊!谁来读一读?在这么美的环境中,小鱼怎样啦?3小鱼做了个甜甜的梦,摆摆尾巴咂咂嘴。小鱼睡得多香啊!他会梦见背)四、认读生字1逐个出示生字认读。2整体出示本课生字。同学们观察一下,能不能想个好办法,记住这些字。(波池、把推摇晃)老师也有好办法记住这些字,你们想知道吗?3检查认读生字。4小游戏:放鞭炮。什么呢?(学生说)乐)四、认读生字过渡语:老师发现,有的同学都能把课文背诵下来了,你们可真棒。在这首儿歌中,有好多字是要求我们会认的,下面老师检查一下,看谁已经学会了。同学们观察一下,能不能想个好办法,记住这些字。(波池、把推摇晃)老师也有好办法记住这些字,你们想知道吗?3检查认读生字。4小游戏:放鞭炮。五、小结。教学反思:大熊猫学习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感受大熊猫的可爱,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2.认识“熊、许”等15个生字。认写笔画“し”(竖弯);会写“四、爪”等8个生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难点:认识“熊、许”等15个生字。认写笔画“し”(竖弯);会写“四、爪”等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时:二课时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说一说2.学生齐读课题,认记生字“熊”。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自主识字。2.可爱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全班齐读本段,并识记生字“最”。2.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1)学生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一、激趣导入1.师生交流: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珍奇动物。无论是那高耸的群山,还是那宽广的平原;无论是那干旱的沙漠,还是那茂密的树林;无论是那深沉的大海,还是那湛蓝的天空,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小朋友们,你知道哪些动物呢?像_____、_____等动物,它们数量少,比较珍贵,我们就把它们叫作珍奇动物(理解“珍奇”)。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我国特有的珍奇动物――大熊猫。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认记生字“熊”。)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自主识字。2.教师提问:读了课文,大熊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可爱)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强调要读出“最可爱”),全班齐读本段,并识记生字“最”。(2)过渡:为什么说大熊猫最可爱呢?2.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1)师:今天就有一只可爱的大熊猫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出示仿真的大熊猫)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们的感觉吧!学生描述大熊(2)①师生对读。②指导朗读。怎样能读出大熊猫的样子非常可爱?③学生赛读。(3)词语训练。胖乎乎、毛茸茸3.学习三、四自然段,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1)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寻找答案。(2)交流汇报。(3)找出本段描述大熊猫动作的词,随即认识“爬、抱、睁”。(4)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认记生字“香”。猫的外形特征。(2)朗读训练。课件出示:大熊猫的身子胖乎乎的,尾巴很短,皮毛很光滑,头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它头上长着一对毛茸茸的黑耳朵,还有两个圆圆的黑眼圈。(①师生对读。②指导朗读。怎样能读出大熊猫的样子非常可爱?③学生赛读。)(3)词语训练。师:在这个自然段中,有几个词用得很好,你们能找出它们吗?(胖乎乎、毛茸茸)照样子说词语,比一比,看谁说得最多、最好!(此项训练与“语文天地”中的习题相结合)3.学习三、四自然段,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师:大熊猫刚出生时只有100多克,就像老鼠那么大,可以躺在大熊猫妈妈的手掌上,长成以后,体重可达100多千克以上,随着体重的不断变化,它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呢?(1)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寻找答案。(2)交流汇报。(教师提示:大熊猫小时候性格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很活泼?它长大以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3)师:你觉得这段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最有趣?(4)师:大熊猫今天到我们班做客,我们应该拿什么款待它呢?对,大熊猫最喜欢吃的就是新鲜的箭竹叶和竹笋,一只大熊猫每天能吃掉20千克的箭竹叶呢。(出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学生汇报二、巩固生字1.学生抢读2.师生交流记字的好办法3.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并组词。三、指导写字1.认识笔画“し”(竖弯)。学生练写2.出示生字“爪”,请学生说出笔顺后,尝试书写,并在“语文天地”中完成描红练习。示大熊猫吃竹叶的情形)你瞧,它吃得多香呀!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师:学习了课文,你喜欢大熊猫,觉得大熊猫可爱吗?是的,很可爱。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可是由于很多原因,现存的野生大熊猫已不足1000只了。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它们,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因为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板书:保护)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大熊猫》这篇课文,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说说,通过学习自己有什么收获呢?2.小结二、巩固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2.师生交流记字的好办法(重点指导识记“许、物、胖、乎、短、黑、圈、候、爪”);三、指导写字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许多生字,大家想动手来写一写这课的生字吗?1.认识笔画“し”(竖弯)。出示“し”,请同学们来写一写这个笔画,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吗?(竖弯)。田字格中的哪个生字含有这个笔画?(四)(教师范写,)2.出示生字“爪”,请学生说出笔顺后,尝试书写,教师指导,并在“语文天地”3.互动交流,讲述写其他生字应注意的地方。4.学生练写生字。四、拓展活动1.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2.回到家里后向父母介绍大熊猫的有关知识。中完成描红练习。3.互动交流,讲述写其他生字应注意的地方。4.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四、拓展活动1.除了课本上介绍的知识外,你对大熊猫还有哪些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一步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2.要求学生回到家里后向父母介绍大熊猫的有关知识。教学反思:语文天地谁来了〖教学过程〗一、自由读短文读3至5遍,了解短文内容。二、小组合作轮读弄明白教材编排此两段文字的意图。1.通过“读一读”,让学生知道大象的特点是长长的鼻子,可以吸水;刺猬的特点是全身长有许多尖尖的利刺……2.提示学生根据阅读中受到的启发,联系从电视、书籍上获取的知识或听家长及小朋友给自己讲过的有关故事内容,模仿编出一两段类似的文字。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1.教师向小组长提出要求,让组员想一想,自己知道哪些有关动物的故事,这些小动物有什么特点?想好了,就在小组里说一说。每个学生都要讲一讲,讲多讲少没关系。生1:啄木鸟能在空中波浪滑行,它的嘴很直很有劲儿,像木匠使用的凿子,它能在树上一面攀登,一面用嘴叩树,“笃笃笃”。它通过叩树的声音可以发现树木里面有没有虫子,如果有,啄木鸟就伸长舌头,将它叼出吃掉。生2:壁虎的眼睛很大,永远是睁开的,壁虎不咬人,会捉蚊子和苍蝇。生3:鸳鸯并不恩爱,只是在生小鸳鸯的时候才形影不离,鸳鸯其实是一种小型野鸭。生4:刺猬的刺有保护自己的本领,但它遇到狐狸和黄鼠狼就不灵了。狐狸很狡猾,它用长舌头亲刺猬,扎进刺猬的肚子,把它挑起来,再从空中抛下去,摔得很痛很重,然后和刺猬打一阵子,刺猬就没劲了,只有被狐狸吃掉。黄鼠狼可以放臭气,使刺猬全身麻醉,成了黄鼠狼的美餐。生5:大象只有亚洲象和非洲象两个种群了,我们要爱护大象,不能伤害它们。2.让学生续编故事。第一次不强求每个学生都能编出来,各组中让急于表达的学生先讲,其他学生听后受到启发,也努力地动动脑筋,争取试编一段,不成功也不责备。3.组长负责让组员讨论,推荐本组一名同学编写,请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成果。4.全班进行评价,哪个人或哪几个人编写得最棒,好在哪里,大家公认不错的,在苹果树上挂苹果,作为奖励。5.在师生的共同评比下,将成功的和比较好的作品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屏幕上,全班朗读,使编写者充分感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启发和帮助续编有困难的学生。四、表扬鼓励并指出不足,进一步修改1.第一类是成功的。如:生1:树儿病了,低着头,啄木鸟来了,尖尖的嘴巴是镊子,向下一夹,“嚓”,树儿抬头笑了!果子熟了,掉在地上,野猪来了,长长的嘴巴是钳子,向上一吸,把果子拿走了。生2:种子醒了,躺在土里。蚯蚓来了,长长的身体是铲子。嘿!把土松开了,种子发芽了。2.第二类是比较好的。如:生3:谁把果子收走了?秋天到了,果子熟了,掉在地上,可是谁来捡呢?淘气的小刺猬来了,咕噜咕噜就把果子收走了。生4:老树生病了,哭了,啄木鸟飞来了,它在树干上找了找,找到了虫子的洞口吃了虫子,老树病好了。[这一类的“创作”也能抓住动物的特点,但没有写出“是”的比喻句,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打出,并和上面提到的两段文字做了对比,不少学生悟出了,并修改了自己的续编。]3.第三类是写得平平,不太符合要求的。教师鼓励他们向续编好的同学学习,把续编中优秀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记一记,自己争取再编一段好的文字。五、作业布置修改或再“创作”一段文字。教学反思:第六单元爱护纪念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2、认会15个生字。3、练习看上下文猜字。4、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爱护公物、爱护建筑的良好习惯学习重难点:读熟课文,认会15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课时:二课时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纪念第一课时一、激趣谈话,初步感知课文1.谈话引入,自主交流资料。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学生搜集的资料中,有描写动、植物的儿歌、谜语、古诗,有各种各样图片,有保护动物的口号、标语等。2.由图入境,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小亭子上面很漂亮,有红红的房顶真好看。一、激趣谈话,初步感知课文1.谈话引入,自主交流资料。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动、植物的资料,小朋友准备好了吗?把你们准备的资料介绍给你们的同伴听一听。谁讲得认真老师就请谁到黑板前给大家介绍。2.由图入境,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猜一猜它们是谁?(依次出示课文插图中的小动物和有关图卡,在认识小动物的过程中,认识有关描写动物的词语)这些小动物们心灵手巧,它们在山坡上盖了座小亭子,是一座什么样的小亭子呢?(出示图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五到八单元_表格式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63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