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农业资源学》作业集一、名词解释(每题目3分):1.资源2.广义的资源3.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5.资源科学6.资源研究实证法7.现代资源科学8.农业资源9.原始农业10.传统农业11.现代农业12.土地13.土壤14.农地15.国土16.国土资源土地退化土地沙化19.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或碱化21.土地利用的概念22.土地管理23.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基本过程24.水的大循环25.海洋小循环26.陆地水小循环27.天气28.气象29.气候30.气候资源31.温度三基点32.暖冬33.活动积温34.有效积温35.光照强度36.太阳辐射对热效应37.太阳辐射对植物的光形态效应38.太阳辐射对植物的光合效应39.气候生产力40.气候系统的脆弱性41.日较差42.生物资源43.生物多样性44.景观破碎45.生物净化系统246.脆弱生态系统47.植物养分资源48.养分资源利用效率49.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二、判断题50题(每题2分)1.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资源是指环境中能被人类直接利用,并带来物质财富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两者构成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环境与资源本质上等同。2.据预测,到21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200亿,因此现在与将来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始终成为世界的最突出矛盾。3.中国物种资源种类繁多,现有种子植物32800余种,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4.中国人均国土面积0.8hm2,为世界人均2.77hm2的29%,而且国土面积的2/3是山地和丘陵。5.中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表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漠化和长江及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6.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是有利的,也有不利的方面,总体利大于弊。7.冰川消融是全球变暖的直接结果,2050年中国将有1/3的冰川消失。8.土地荒漠化表现为土地质量退化和有效经济用地数量减少的过程。9.资源至少包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两个要素,否则不能成为资源。10.再生性资源主要是指各种生物及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生态系统。再生性资源不会有退化、解体和耗竭之忧。11.土地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表及基础物质、植被,它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目前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但不包括水。12.土地利用的永续性,一是说土地作为自然产物,相对于地球而言永不消失;二是指土地作为人类的活动场所和生产资料,只要利用合理,土地可以年复一年地使用下去。13.水土流失即土壤侵蚀,是指在水和风的作用下,地表土壤被分离、运移和沉积的过程。14.我国耕地水土流失面积为4540.6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5%左右,每年侵蚀土壤量约为33亿t,相当于全国耕地地表有2cm厚的土层被剥去。15.土地的地籍管理包括产权的确定及变更、产权监督管理、土地征用、土地划拨以及土地出让、转让、抵押、租赁的管理等。16.当地球表面的水接受太阳辐射变成水汽上升至高空后,可被气流携带输送到各地,在一定条件下凝结再以降水的形式落回地球表面,这就构成了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基本过程。17.将由海洋蒸发,在空中凝结后,直接以降水的形式回落海洋的水循环称做水分大循环。18.河川径流总量对一个地区水资源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即使是流3经人类活动频繁地区的河川中可为人类利用的最多也只有40%左右。19.一个地区降水的多少受到大气环流的影响,距离海洋越近,大气湿度越大,降水量越多,水资源也越丰沛;越深入大陆内地,受海洋和季风影响越小,气候越干燥,降水量越小,水资源数量也越少。在同一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气湿度越大,降水量也越大。20.我国干旱半干旱西北部地区、湿润半湿润东南部地区两大部分的划分主要是依据我国东部、南部濒临海洋,地势西高东低,以及山脉走向而定的。21.我国年降水量的季节性,在年内分配不均,冬季降水量明显高于夏季,干湿季节分明。22.按流域面积大小排列,第二位的是黑龙江,在我国境内部分为903418km2。23.水面面积较大的淡水湖有兴凯湖、鄱阳湖、洞庭湖、青海湖、太湖、洪泽湖等。24.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6位,低于印度尼西亚。25.某一地区一定时间内各气象要素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状态称为气象,多年的天气特征就是该地区(或全球)的气候。26.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气候环境中,一部分要素属于自然条件,一部分要素属于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自然能源和物质,为气候资源。27.气候资源一般来说是有值无价,不能直接形成商品。28.积温指气候生长期或作物某一生长阶段内日平均气温的累积值,活动积温是指日均温与下限温度的差值的累积值。29.选定适当的热量保证率,对于充分利用当地热量资源,减少低温冷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常种植一年生作物要求达到60%以上的保证率,种植多年生果树则要求在70%以上。30.在一定范围内,光合强度随着光照强度增强而加大,通常C3作物比C4作物要求更多的有效辐射,增产潜力更大。31.我国的综合生产力指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与人口密度分布基本一致,主要与气候资源有关。32.我国气候表现出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特点,受双重影响。33.我国太阳辐射总量高值区位于青藏高原,低值区位于川、黔与湘鄂西部。34.全球变暖只是一种假设,目前还未看到全球变暖的迹象。35.浙江龙泉利用水稻收获后分蘖乃可发生的特性,利用秋季剩余热量发展再生稻取得成功。这是利用作物生态规律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例证。36.遗传多样性的表现是多层次的,表现在外部形态、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子水平的不同等,如真菌随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出现的外部形态变化等。37.物种是一个具有高度相似的基因结构和表现属性、能够相互交配、繁育的群体。38.各类生物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类型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整体——生物圈。39.生态系统是平衡的而非动态的,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会发生变化。40.部分林地开垦为农田后,会留下面积不等的森林“岛屿”,这种现象称为景观破碎。41.一般认为从长度10m到长度为lcm的动物,长度每减少10倍,物种数目将增加100。42.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温带多于亚热带、亚热带多于热带。43.我国中药材(已商品化或普遍使用的中药资源)中野生种类占20%,栽培种类占80%。44.广义的微生物是指除高等动植物以外的所有生物,种类繁多。445.中国食用菌的年总产量已达70~80万t,是世界上第二大生产国和出口国。46.单位面积中的物种数目即物种丰度,一定数量的个体或生物量中的物种数目即数量密度。47.植物养分包括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但通常是指无机养分,又称矿质养分或营养元素。48.肥料养分资源具有自然资源的属性,又具有社会经济资源的属性。49.土壤磷以难溶性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原生和次生矿物)为主,对植物有效性一般很低。50.无机肥料不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可以部分地循环利用。三、单选题(每题2分)1.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___________。A、环境、财富B、人口、环境C、人口、资源D、资源、环境2.不同历史阶段资源利用方式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_。A、奴隶社会——发展灌溉技术,开始植树,发展种植园B、奴隶社会——采集和狩猎方式获取食物C、封建社会——铁农具和畜力开始使用D、封建社会——商品生产专业化3.几十亿年来,自然界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A、环境本身B、人类的出现C、气候的变化D、人类社会的发展4.资源科学的发展和形成经历了4个阶段,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是_________。A、自然资源的原始利用时期B、对自然资源记载描述的时期C、分学科进行自然资源研究的时期D、资源科学的形成和蓬勃发展时期5.中国粮食在产后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达15%,而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粮食产后损失标准为____。A、5%B、10%C、15%D、20%6.资源至少包括两个要素,它们是____________。A、环境和自然资源B、科学和技术资源C、气候和环境资源D、自然和劳动力资源7.通常我们将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这种划分的依据是:A、按资源的根本属性B、按资源利用限度划分C、按资源的性能和作用特点D、按资源的寿命8.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再生性资源的有_______________。A、生物资源B、森林资源C、草地资源D、矿产资源9.一条河流既是农业灌溉水源,又可作为电力部门的动力源,还可以是交通部门的运输线,当然可以作为工业的水源以及旅游用途等;资源的这种特性为资源的___________。A、整体性B、多宜性C、区域性D、排它性10.自然界中还存在一些资源,在目前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不会在利用过程中导致明显的消耗,即非耗竭性资源,下列资源不属于非耗竭性资源。A、太阳能B、潮汐能C、煤炭资源D、地表水、大气511.世界陆地面积约为14950万km2,占地球表面的__________%A、25.2%B、27.2%C、29.2%D、31.2%12.我国森林和林地面积占世界的________%,次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和美国,居世界第五位。A、3.2%B、3.4%C、3.6%D、3.8%13.中国的人口密度1997年约为当时世界平均值的3倍,为每平方公里__________人。A、130B、140C、150D、16014.地球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它的概念是指________。A、土地B、土地资源C、国土D、土壤15.水土流失受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他们共同的影响。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植被。人为因素则主要包括陡坡开荒、过度放牧、毁坏植被以及不合理的农田耕作方式等。主要决定因素为________。A、气候B、地形C、土壤D、人为因素16.土地可分为黏土地、沙土地、壤质土地等,这种划分是按照________。A、按土地的经济用途B、按地貌特征划分C、按土地的土壤质地划分D、按土地所有权划分17.在不同坡度、坡型的坡面上,土地利用方式应该不同,当地面坡度________时,虽然可以有条件地用作农田,但必须采取工程性的水土保持措施。坡度再大,则不能用做农地,而应弃耕还林、还牧。A、≤3°B、≤8°C、≥8°≤15°D、≥15°18.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km2,居世界___________。A、第二位B、第三位C、第四位D、第五位19.每年全球的土壤侵蚀量约为250亿t,_______土壤的形成数量。A、远大于B、小于C、等于D、相近于20.土地荒漠化是根据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程度,分为一般荒漠化、严重荒漠化和极端荒漠化。严重荒漠化指土地生产力降低______________。A、≤25%B、25%~50%C、50%~70%D、≥70%21.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表现为土壤pH___________。A、上升B、下降C、不变D、相近22.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相对较轻的是_______流域。A、黄河B、海河C、淮河D、长江23.耕地减少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A、城市建设、乡镇企业和农民建房及开发区建设;B、农业用地内部调整,改农田为果园或改挖为鱼塘等;C、工矿用地面积增加,许多地方乱开采乱占地;D、交通用地增加,如高速公路建设及其它道路修建等。24.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2.1%,占该区总土地面积的23%左右,其水田面积占全国水田面积的91.4%,是我国水稻集中种植区。该描述是属于___________。A、南方区B、北方区C、西北区D、青臧高原区625.评价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缺程度,往往以_________作为指标。A、降雨总量B、蒸发总量C、大气环流D、河川径流总量26.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80年间增加了4.7倍,其中增加倍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__。A、工业用水B、城市用水C、生活用水D、农业用水27.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为全国总量的__________%。A、71B、76C、81D、8628.浙江省气候特
本文标题:农业资源学作业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6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