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三册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中的第1节,参考课时为1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学习减数分裂过程,由此总结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细胞的有丝分裂、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生物的生殖种类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明确了有性生殖特别是卵式生殖的重要意义,理解了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殖方式,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一内容还与以后学习遗传学知识密切相关,特别是学习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中的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组、多倍体、单倍体等内容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对有丝分裂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学习遗传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情分析】1.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根据本节课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采用“启发与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即:目标→观察→思考→总结→应用,根据教学目标设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归纳和总结来解决问题并形成知识体系。然后加以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尽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2.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课堂内容容量。用磁性黑板和标有不同颜色的染色体铁片让学生展示非同源染色体组合的随机性。以此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3.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学生毕竟有着基础和其它方面,如空间想象及思维能力、兴趣、动机、毅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要针对不同情况来进行教学。从疑问的设置,到问题的回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同学;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到能力的培养,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同学进行相应点拨。4.学法分析:通过指导学生对多媒体动画中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行为的观察,促成学生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落实教学目标的目的;通过解题过程的辅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2)掌握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3)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征,特别是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2、能力目标:(1)。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表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2)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3)通过分析讨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维持亲、子代之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保证物种稳定的重要条件,从而明确有性生殖在生物的生殖方式上有着更高级的进化地位。【教学重、难点】1、减数分裂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和数目变化是本节课的重点;2、同源染色体的概念以及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的随机性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串,创设学习情景:1、染色体数目在上下代是否稳定不变?2、假若精子和卵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则受精卵中有多少条染色体?3、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前后代的遗传能否稳定?4、怎样才能保持稳定?5、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其染色体是如何减半的?6、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几个精子?7、细胞需分裂几次?复制几次?8、假若复制后的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能减半吗?9、复制后的染色体如何排列?染色体怎样变化就可以使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染色体如何运动才能规则地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10、什么是同源染色体,什么叫联会,四分体?从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析,导致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11、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如何变化,就能使其产生的精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它保持一致?次级精母细胞与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有无变化?DNA数目是否变化?精子中的染色体是如何保持不变的?12、什么是减数分裂?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真正减半是发生在第一次分裂,还是第二次分裂?13、从整个过程看,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其特殊性表现在哪里?(二)、引导思考,自主探究:第一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精子的形成过程。第二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第三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过程。第四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第五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第六步:利用多媒体课件归纳什么是减数分裂,展示减数分裂概念的填空题,空出关键词。(三)反思结论,归纳总结:1、①动画演示精子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整体上对减数分裂有一个初步认识。②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知识链: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1精原细胞→1初级精母细胞→2次级精母细胞→4精子细胞→4精子目的:培养学生观察观察动画能力,并能够记录、整理观察的结果。2、(1)动画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2)教师特别说明:精巢中的一部分精原细胞略微增大,染色体进行复制,这时候精原细胞就成为初级精母细胞。(3)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的形成过程。目的:把减数分裂中抽象的东西变成了直观的东西,使学生看到了联会时的动态变化,真正理解联会与四分体。这些内容也是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以动画方式解决了以往学生的抽象和形象不相符的问题。(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理解什么是同源染色体?什么叫联会、四分体?目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演示。(5)教师的点拨学生总结出同源染色体的概念以及联会、四分体的特点。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从过程推出概念,有利于把握事物的本质。(6)教师提出问题:从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析,导致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目的:关键是为了让学生从高起点来分析考虑联会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对于染色体的减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7)教师指导点拨,让学生仔细分析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分析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直接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根本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有联会才能规则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从而导致同源染色体分离,使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3、(1)教师提出问题: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分离情况?(2)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过程。(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目的:为后面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同时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4、目的:关键是为了让学生从高起点来分析考虑联会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对于染色体的减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教师提出问题: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如何变化,就能使其产生的精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它保持一致?(2)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过程。目的:为了让学生观察、理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及数目变化。(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就能使其产生的精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它保持一致。5、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1)动画演示: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2)动画演示: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规律。(3)动画演示: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6、(1)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减数分裂?(2)动画演示: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3)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染色体复制一次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从过程推出概念,有利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四)题组复习:【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适当改变了课本内容的呈现顺序:将同源染色体概念提前讲授,从而分散了难点;将减数分裂概念放在减数分裂过程之后,并由学生为主进行总结,增加了学生的思考内容。2、高中学生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发展和加强。所以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应注意动静结合。三维动画可增强过程的表现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各个不同时期的静止图象可反映出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学生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形成知识体系,以达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本文标题:减数分裂教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95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