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出师表》(一)【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注释:①御:马夫。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1.解释下列短语。(1)简拔:(2)裨.补阙漏:(3)意气扬扬:(4)名显.诸侯: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4.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二)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的“此”指哪几件事?2.文章中“由是感激”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诸葛亮正是由于感恩,才倾尽毕生精力去完成先帝托付。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感恩”的理解。(三)[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乙]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④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⑤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⑥;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⑦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节选,有删改)【注释】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降:投降。⑤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⑥子房:西汉名将张良。⑦连:率领。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先帝称之曰能吾能用之B.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C.此所以失天下也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D.所降下者因以予之收而攻蕲,蕲下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②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3.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A.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贤臣分别管理“宫中”“营中”之事,两个“必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B.乙文中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C.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要求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显得义正辞严。D.乙文中将项羽失败和高祖取胜作了对比,突出高祖爱护人才、重用人才。4.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四)【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丙】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间为古田尉。时邻寇侵境,或曰:‘可以去乎?’焕曰:‘寇至则去,国谁与守?’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其家歼焉。帅府嘉其忠勇,立祠祀之。1.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还于旧都所恶有甚于死者B.忠之属也子之听夫志C.元贞间为古田尉不足为外人道也D.帅府嘉其忠勇稍稍宾客其父2.解释加点词。(1)北定中原___________(2)小大之狱___________(3)可以去乎___________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4.诸葛亮、曹刿、柯焕三人“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五)【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可计日而待也。【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兰芷鲍鱼,与之俱化,慎乎所习,不可不思。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惟善是与,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莫知其是,则不间而自疏;不见其非,则有时而自昵。昵近小人,非致理之道;疏远君子,岂兴邦之义?(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注:①兰芷:一般象征着美好的德行。②鲍鱼:象征着不好的恶品。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B.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义:正义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给予D.悉以咨之咨:询问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3.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那几条建议?4.请指出语段(一)和语段(二)中哪些内容是从国家层面提到了亲贤远佞的重要性?(六)【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乙】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尝从人寄食,人多厌之。尝就南昌亭长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①,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觉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既贵,酬以千金。(选自《智囊》)【注】①蓐食:坐在草席上吃饭。②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③竟:到底,完毕。④王孙:公子,少年。对年轻人的敬称。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恐托付不效效:(2)韩信始为布衣时布衣: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信既贵,酬以千金3.同是写人叙事,【甲】【乙】两文却风格各异:【甲】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自叙经历,表明了①的决心,【乙】文则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叙述了韩信平民时②的经历。表明了韩信低微的出身和③的性格。(七)【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温峤①初为刘琨②使,来过江。于时江左③营建始尔,纲纪未举。温新至,深有诸虑。既诣王丞相④,陈:主上⑤幽越,社稷焚灭,山陵⑥夷毁之酷,有《黍离》⑦之痛。温忠慨深烈,言与泗俱;丞相亦与之对泣。叙情既毕,便深自陈结,丞相亦厚相酬纳。既出,欢然言曰:“江左自有管夷吾⑧,此复何忧!”(《世说新语·言语第二》)①温峤:字太真,当时在刘琨手下任右司马,后累迁骠骑大将军。②刘琨:字越石,西晋末年出任并州刺史,都督并、冀、幽三州军事,有志辅佐帝事,平定北方。③江左:即今江苏江宁。④王丞相:王导,字茂弘,官至太傅。⑤主上:此指晋愍(mǐn)帝司马邺。⑥山陵:皇帝的坟墓。⑦《黍离》:《诗经》中的篇名。⑧管夷吾:即管仲。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霸主。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⑴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⑵既诣王丞相既: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⑴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⑵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3.为方便同学们把握选段的主要内容,语文老师设计了一张学习卡,请你将卡上信息补充完整。学习卡比较点选段甲乙背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⑴相关忧虑⑵江左营建始尔,纲纪未举。相应措施上表劝说,陈三条措施。⑶共同点:⑷(八)【甲】臣本布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选自《出师表》)【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③今王诚欲致④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⑤,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士争凑⑥燕。(选自《燕昭王求贤》)【注】①厚:丰厚,用做动词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虚数④致:招来⑤见事:被任用⑥凑:聚集,奔赴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由是感激..()(2)先帝不以.臣卑鄙()(3)遂许先帝以驱驰..()(4)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苟全性命于.乱世/况贤于.隗者乎B.受任于败军之.际/臣闻古之.君人C.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D.遂许先帝以.驱驰/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士争凑燕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5.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
本文标题:出师表学生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07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