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投资与经济增长关键词:经济,循环,投资,增长,发展。前言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循环经济相关书籍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循环经济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因此,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基本特征是:1)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2)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4)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5)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第一部分一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投资总量水平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即国民财富的增长和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二是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2、投资与经济总量增长的关系(1)经济增长水平决定投资总量水平;(2)投资对经济总量的增长又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3、经济增长水平决定投资总量水平二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1、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1)单顶促进因素:是指对经济的增长只具有向前推动的作用,没有向后拉动的作用。包括:人口增加特别是劳动力的增加、资源状况、生产者的劳动熟练程度的提高和生产经验的积累、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性积累的增加、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2)双向影响因素,是指对经济增长既可能产生向前推动的作用,又可能造成向后拉动作用的因素。包括:自然气候、政治环境、经济政策、经济体制和经济立法、市场对投资的诱导与投资者对经济形势的估计。2、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投资—经济增长总量模型△Y=I/m+εYY:某一时期的国民收入;I:新增生产要素投资;m:资本-产出比率;△Y:国民收入增量;I/m:增加新投资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量;εY:非技术因素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量。3、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体现在投资两大效应基础上,即投资需求效应、投资供给效应;投资需求效应:因投资活动引起的对生产资料和劳务商品的需求;投资供给效应:指投资能向社会再生产过程注入新的生产要素,形成新的资本,具体表现为增加生产资料的供给。投资需求效应特点:即时性、无条件性、乘数性;投资供给效应特点:滞后性、有条件性、三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1)资本系数论该模型是在一个重要假定即国民收入增量全部是由投资所带来的前提下,用资本系数来说明已经形成的新增资本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数量关系。投资系数=投资供给额/国民收入增量投资产出率=国民收入增量/投资供给额投资供给额=投资系数*国民收入增量投资供给额对国民收入增量的作用是正比例关系。2)投资乘数论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增加一笔投资会带来大于这笔增加额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投资的增加额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加额的倍数就是投资乘数。收入增加总量△Y=投资增量△I*投资乘数投资乘数=1/(l—边际消费倾向)3)收入增加对投资的推动作用加速数原理说明加速数原理说明,收入的增加必定引起消费品生产的增加,消费品生产的增加又必定引起资本的增加,因此,收入的增加必定引起投资的增加。新增投资△I=加速数*(本期产量一上期产量)四投资与经济结构1)经济结构和投资结构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中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总称。投资结构是投资在国民经济中各经济成分之间、各地区之间、各产业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的总称。2)投资对经济结构的影晌和决定作用1、投资对所有制结构的影响和决定作用2、投资对地区经济结构的影响和决定作用3、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决定作用3)经济结构对投资的制约作用1、所有制结构对投资的影响2、区域经济结构对投资的影响3、产业结构对投资的制约作用第二部分我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义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当前.中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投资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实现经济结构合理化的工具.促进技术进步的手段,还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助于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性分析投资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投资不仅对当前生产形成需求,而且又能增加未来的生产能力。因此,经济增长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总量的大小以及投资规模的增长幅度。另一方面.投资总量的大小受制于前期国民收入的多少和积累率的高低。所以说,投资总量水平是由经济增长水平及其发展速度所决定。投资对经济增长既有供给效应,又有需求效应,既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又是诱发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具有“双刃剑”的作用。投资应服从和服务于消费.消费产生需求,投资产生供给。我们在处理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时,既不能忽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又不能盲目的依赖于投资;既要霞视投资的需求效应,又要重视投资的供给效应。二、我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分析1)我国投资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规模的大小及其增长率。根据搜集到的我国1978—2006年同定资产投资额及GDP数据(附表),见图l:由图1可以看出,同定资产投资规模和GDP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尤其是从1990年开始,上升趋势尤为明显;而且同定资产投资与当年的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影响着经济的增长,并且在多数年份中。二者呈现出相同的变动方向,甚至同步。因而,投资规模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经济的变动。根据搜集到的我国1979—2006年投资增长率及经济增长率数据。见图2:我国经济增长率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波动而波动,在多数情况下,投资增长率上升,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反之,投资增长率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2)我国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1).我国投资的主体结构与经济增长。投资的主体结构是指不同投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各自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从各种经济形式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来看,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推进,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所占份额日趋下降,非国有经济投资渐进活跃。2005年我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88773.6亿元,其中国有经济投资总额为29666.9亿元,非国有经济投资总额为59106.7亿元(以上数据均来源于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由此可以看出,非国有经济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66.6%)明显高于国有经济投资所占的比重(33.4%)。预计在未来的几年国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将继续下降,非国有经济投资将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这一变动趋势是我国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结果,符合我国经济发展与投资体制改革的总方向和基本要求。(2).我国投资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不断深化而形成的一个多层次经济系统,按照配第一克拉克的产业结构分类法。将人类的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二、三产业。那么,投资的产业结构就是指一定时期内投资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数量及其比例关系。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以下态势:第一产业投资所占比例一直很低,基本维持在2~4%之间;第二产业投资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投资所占比重高,具有不断升高的趋势。总体看来。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结构已经变成“三、二、一”,投资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3).我国投资的区域结构与经济增长。投资的区域结构是指同定资产投资在不同地域上的分布与配置状态。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不同区域的分布:二是不同区域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所呈现的分布状态和比例关系。按照传统的区域划分方法把我国按地域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及海南12个省、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及湖南9个省;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新疆10个省、直辖市。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在地域上的分布形成了十分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处于最高,并且还有不断升高的趋势;中部地区处于中间,并且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西部地区处于最低,所占比重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第三部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一、基本概念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国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过程。即不仅意味着产出增长还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加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包括投入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人民参与等在内的所有的变化。1.马克思的因素划分:内涵因素——包括技术进步、管理水平和组织效率的提高等。外延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源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2.亚当·斯密认为促进经济增长有两种途径:(1)增加生产性劳动的数量。(2)提高劳动的效率。3.大卫·李嘉图认为国民财富增加的两种途径:增加生产性劳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尤其强调资本积累扩大是财富增长的根本原因。4.丹尼森认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大类:(1)总投入因素——劳动、资本和土地三个生产要素;(2)单位投入产出(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因素——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进步三种要素。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即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没有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许多目标就无法实现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切社会进步的首要条件。经济发展反过来也会有利于经济进一步增长,因为发展反映了经济结构、质量和制度等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利于一个国家扩大生产能力。因此,“经济增长”问题是研究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参考文献[1]钱伯海:《国民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2]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92。[3]托马斯·J-萨金特:《宏观经济理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4]贺铿:《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新华文摘》2005年第15
本文标题:化工装置经济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2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