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电子商务 > 华北科技学院暑假实践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大学生暑假实践报告《社会实践调查》实践调查主题: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年级:2010级学期:第二学期小组所属院系:土木工程系专业班级:土木B104实践小组名称:土木B104第二小组指导教师:方元务书记组长:陈辉小组成员名单第二组组长陈辉152336790898888chenhui@sina.com1334516568执笔人鱼少华15230658416710119111@qq.com710119111组员张蕾15076615974zhanglei3309@sina.cn642814362张建斌15100728665361899959@qq.com361899959张猛152336830921031998853@qq.com1031998853张同乐15231648011349907186@qq.com349907186于克轩13722463968739332103@qq.com739332103夏玉伟152306472841195585977@qq.com1195585977徐新丽15233669709442604943@qq.com442604943刘响15100721316747155738@qq.com747155738孟庆博15231628304747155738@qq.com747155738王奋进133933628191476768766@qq.com1476768766一、基本情况课题名称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主题词大学生就业观就业现状对策团队名称土木四班第二小组参与人数12起止时间2011年7月15日到2011年8月20日负责人姓名陈辉所学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所在班级四班通讯地址华北科技学院联系电话及E-mail8888chenhui@sina.com课题组成员姓名专业班级负责事项学号本人签字陈辉土木工程四班组长201005024421鱼少华土木工程四班执笔人201005024420张蕾土木工程四班调查问卷201005024420张建斌土木工程四班调查问卷201005024420张猛土木工程四班调查问卷201005024420孟庆博土木工程四班资料搜集201005024420张同乐土木工程四班资料搜集201005024420王奋进土木工程四班资料搜集201005024420于克轩土木工程四班调研正文201005024420刘响土木工程四班调研正文201005024420徐新丽土木工程四班课件制作201005024420夏玉伟土木工程四班课件制作201005024420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字数(单位:千字)五完成时间2011年8月20日二、课题研究计划活动组织方式构想①将组员分为四组。②四组同学分别负责调查问卷、资料搜集、调研正文撰写及课件制作四个部分的工作。③四组组员既有各自的任务又相互协助。在重要问题决定上互相协商,使调查任务顺利完成。活动简要计划①先由两组同学进行调查问卷和资料搜集,并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汇总。②经过组员讨论确定调研正文的内容和形式。③由第三组和第四组同学分别负责调研正文撰写和课件制作。④在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将调研成果完整地展现出来。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近年各大高校的扩招,全国总体就业压力严峻,毕业生就业压力前所未有。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及规划自己的就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就业道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立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我们小组在附近各大高校发放一百份问卷,对大学生就业观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方法与思路①方法:调查问卷、走访。②思路:在附近各大高校发放一百份问卷通过对一部分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了解整个大学生群体对就业的态度和观点。走访学生及社会相关人员,了解相关思想观念。三、课题进展概况时间参加者活动内容纪要7月15日至7月22日全体组员全体组员集体讨论确定本小组的小组名称、研究课题、活动分工,形成调研活动的简要计划。7月23日至8月5日陈辉张蕾张建斌张猛①由陈辉作为组长确定调查问卷的题目。②调查问卷组三个组员集体讨论,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讨论和研究。③确定调查问卷的形式和题目④发放及回收调查问卷并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汇总。10月28日至11月10日孟庆博张同乐王奋进①资料搜集小组三人通过集体讨论,确定分工。三人分别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手段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并进行分析和记录②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汇总。③得出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现状的整体认识。11月10日至11月17日全体组员①全体组员讨论分析调研正文及课题制作的整体方向。②对所有组员通过调查或搜集了解到的针对本次调研有帮助的资料或看法进行详细具体的讨论和交流③正文撰写组合课件制作组针对任务完成中所需要的材料或数据向其他组员询问。11月17日至11月24日鱼少华于克轩刘响①由鱼少华撰写课题正文初稿。②有全体组员检查提出修改意见。③于克轩、刘响根据搜集的信息和调研正文的内容制作课件。④由全体组员集体检查并提出修改意见11月24日12月1日徐新丽夏玉伟对调研正文和课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形成调研正文和课件的最终格式。为调查所设计使用的问卷大学生就业方向调查问卷1.您所在专业()A:工学B:管理学C:文学D:理学E:经济学2.您选择工作时最想进入的行业是()A:IT与通讯业B:金融、证券、保险C:商贸业D:房地产E:电力、石化等能源业F:医药食品业G:旅游交通民航业H:制造业I:新闻出版业J:政府部门K:其他3.您所倾向的行业的单位性质()A:国有企业B:民营企业C:外资企业D:合资企业E:政府部门F:自主创业4.您对这个行业的选择主要是基于()A:职业发展潜力B:薪酬待遇C:与自己的专业对口D:感兴趣E:工作稳定有保障F:社会认可度高G:家庭要求H:其他5.您首选的就业地区()A: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B:中部新兴经济较发达地区C:政策支持的二线城市D:经济欠发达地区E:无所谓6.您所能接受的最低工资试用期后()A:1000以下B:1001-1500C:1501-2000D:2001-2500E:2501-3000F:3001-4000G:4000以上7.您对于目前就业形式的态度()A:形势严峻,就业难B:形势正常,有实力就能就业C:形势就好,容易就业D:不了解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本小组通过暑期时间进行了关于大学生择业观的社会实践调查,小组成员在假期期间分散在全国7个省市对大学生择业观这一主题进行了访问、交谈、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的调查!我们对调查统计的数据材料进行汇总分析讨论后撰写了本篇调查论文。当今中国就业问题异常突出,作为我国主要民生问题之一,党和政府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大学生作为即将参加工作的主力就业大军,对当今我国就业形式有着举足轻重影响,且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大学生的就业更显得极为重要,为此本小组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大学生在校的时间不过是4-5年,在这4-5年里我们需要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做好踏入社会奋斗的准备。在校期间大学生就不停的为获得各种奖励努力学习,同时参加学生会等组织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这两方面的努力都是为了能在毕业后有较强的竞争力可以找到好工作有更好的未来,可见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较为强烈的就业竞争意识,并为此做出了准备。通过我们的调查总结目前大学生毕业后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方向:○1直接进入企业单位工作○2考研继续深造○3考公务员进入政府部门从政○4自主创业、经商○5学习技术以备找工作○6参军○7待业在家。这七个方向各有特点是不同的学生做出的选择。调查还显示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主要倾向于:国企、外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资高,工作环境好这些方向。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对大学生的这些毕业后方向给出了以下结论:对好工作的追求是每个大学生的真实心里写照,所以调查显示的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倾向就在预料之中。毕业后各种发展方式则有其独特之处。进入企业公司工作是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毕业后直接工作可迅速独立赚钱融入社会。但是这个选择有其不利面,面对激烈的竞争很多毕业生没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勉强就业,工作回报不能满足自身需要,这种结果导致生活压力巨大,也产生了现代社会的城市“蚁族”,而且这样的结果是许多大学生的毕业归宿。调研报告正文随着近年各大高校的扩招,全国总体就业压力严峻,毕业生就业压力前所未有。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及规划自己的就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就业道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立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我们小组在华北科技学院及附近各大高校发放一百份问卷,对大学生就业观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问卷反映情况实地采访了一些同学,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一、调研中所反映的问题(一)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还比较模糊,自我认识不够,绝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的目标。在调查在收集的一百份问卷中,有70%的同学表示对未来的道路想过但没有头绪。这与近来大学生走一步算一步的生活思想现状密切相关,随着大学生的生活条件改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消极的思想逐渐盛行,对于未来的迷惑及现实生活的得过且过的思想成为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态度。许多大学生在平时多是采取散漫消极的生活态度,对于学习生活没有明确的规划。(二)大学生涉世未深,对社会人才需求缺乏了解,就业信息了解渠道有限。这一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迷茫心态明显地直接地导致大部分同学做出在大三下学期考研的打算。据调查显示,毕业后打算考研的同学将近50%。根据了解,学生们考研的目的一部分是希望继续深造,为未来的就业增加筹码,一部分同学希望通过考研换专业,深入到另一个领域。另一部分同学则对社会现实表示观望的态度,希望通过继续深造来缓解就业压力,这与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状况,学生们对未来的迷茫性以及对工作认识不清晰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考研,他们的选择都深刻影响到未来的发展和道路的指向。选择就业及考公务员的同学所占比例大致都在20%左右。这可以说明部分同学还是希望毕业后立即就业,据了解得知,这些同学觉得考研只是给自己一个面向社会现实的缓冲时间,与其在学校继续三年学习,不如把学习投向社会,积累工作经验,一样能为自己的晋升及未来发展有利。选择考公务员的同学认为公务员是个“铁饭碗”,工作稳定且收入较高,尤其对于文科生来说,在波谲云诡的社会中,公务员无非是一个求稳当的良好途径。(三)对于未来工作的设想,更注重发展和经验。对于就业问题,我们分别从就业方向、就业能力、就业城市选择、就业渠道等几个方面对同学们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对于“未来就业的方向什么最吸引你”这个问题,同学们各有想法,其中认为高薪、稳定、有发展前景的同学占多数,而认为人脉关系、兴趣等有吸引力的同学占较少比例。具体情况见下表:05101520253035404550高薪稳定发展前景拓展人脉关系兴趣就业方向最吸引你的因素这一点体现出大学生对于职业的期望程度主要集中在自身的发展和生活稳妥上。而对于就业城市的要求,51%的同学选择在大城市就业,47%的同学选择在中小城市就业,只有3%的同学选择在城镇工作。相比之下,大城市给同学们带来工作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与上述提及的同学们对于自我发展的重视密切相关,大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吸引同学们留下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大城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房价大幅度上升,物价上涨,城市化给众多大学生带来生活上的困难,而中小城市以其舒适的生活环境,较小的竞争压力,逐渐获得了大学生毕业后的青睐。部分同学也表示,中小城市有自己的发展空间,竞争力较小,也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对于今后的发展相当有利。在“最重要的就业能力”选择中有55%的同学选择了“实践经验”。而选择“社交能力”的比例也大于“专业知识”。如下表:就业最重要的能力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社交能力(四)对于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选择面对现实,在考虑现实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利益。从目前就业市场和就业现状来看,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了与自己专业联系
本文标题:华北科技学院暑假实践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3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