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创新与发展怎样写好一首歌
创新与发展——“怎样写好一首歌”研讨会综述雨歌春烨朝瑞广西是“刘三姐”的故乡,素有“歌海”之称,怎样创作出好的音乐作品,使广西的音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一直是广西音乐人努力的方向。6月11—13月,广西音协在北海召开了“怎样写好一首歌”研讨会暨签约词曲作家座谈会,对音乐创作进行了专题研讨。这是继“怎样唱好一首歌”研讨会后广西音乐界开展的系列理论研讨活动。广西知名音乐家及第一、二届签约词曲作家聚集一堂,以音乐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回首与展望广西音乐的历史与未来。广西文联副主席、音协主席傅磬,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唐正柱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11位音乐家提交了书面研究文章。会议同时还邀请了广东著名音乐家陈小奇、陈洁明出席会议。与会者指出,音乐作为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共振,是理想与实践的结晶,如何挖掘广西音乐的特点并在发展中创新,这是当今我区音乐界值得探讨的课题。研讨会以“怎样写好一首歌”为主题,就“创作理念上的突破以及创作与推广”等话题进行了研讨。一傅磬主席在讲话中首先指出,广西的音乐创作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迷,走过了“起、伏、起”这么一条“旋律线”。新中国成立初期,“刘三姐”的推出,创造了广西民族音乐的第一个辉煌。以后,由于社会环境(如“大跃进”、“文革”)和人文环境等因素,也曾走过一段低迷与徘徊的道路。改革开放以后,产生了《赶圩归来阿哩哩》、《喝口瑶家蜜糖水》、《山乡夜市》以及后来的《晨雾中牛铃在响》等作品。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作的《中午的太阳》、《红水河太阳河》等作品,还有每年都在全国“广播新歌”中获奖的作品广西的歌曲创作才慢慢地有了起色。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老王》、《乡村社戏》、《三月三》、《九月九》、《瑶山青》、《挑着好日子山过山》等摘取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及全国“金钟奖”。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批比较优秀的作品,如《北部湾情歌》、《只要和你在一起》、《山歌牵出月亮来》、《壮族敬酒歌》、《美丽神奇的地方》、《家乡》等。从获奖的角度来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金钟奖”、“文华奖”、“广播新歌奖”、“电视星光奖”、“音乐电视奖”等我们都拿到了,应该说,目前是广西音乐创作的一个好时期。为什么会有目前广西音乐创作的发展?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唐正柱认为,首先是领导重视。广西文艺发展“213”战略和“五大战域”的提出,使我区文艺发出现了新的局面。文学界通过签约制度的实施,其成果已让全国瞩目,音乐也要奋力跟上。目前,广西音乐创作体现了几个效应:第一,“团队效应”和“尖刀效应”,就是我们集合一大批艺术家组成一个签约方阵,他们互相切磋、互相帮助,起到“带头羊”的作用,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团队,向更高的目标冲刺。第二,签约制度形成了“动力”和“压力”效应。通过签约提供动力,更重要的是一种压力,就是让大家有一种责任意识。第三,就是“雁阵效应”和“波浪效应”,第一只大雁飞上去,起着领头雁的作用,以后的大雁再顺着飞,相对来说就容易很多,像傅磬现在已经走到了全国行列,那么后面可以有一批词曲作家跟上了。另一方面通过后续的签约行动,也形成一种“后浪推前浪的效应”。同时他指出,对于人才,“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国一流的词曲作家都来过广西进行创作、交流,打破了固步自封、画地为牢的局面,本土专家走出去,外面的专家请进来,看人家是怎样挖掘资源的,广西不是富矿吗?我们在上面走来走去,不知道怎样挖,就学习专家怎样挖,在陪同专家采风和创作中可能会找到真经。这体现了广西八面来风生机勃勃的气象,这种气象就是大发展的契机。对广西的音乐创作环境,广东著名音乐家陈小奇和陈洁明由衷地表示羡慕。二会上宣读和提交研讨文章的有麦展穗的《大俗·大雅》、郭荣志的《个性与时代相容、抒情和激情交织》、曾海平的《谈歌曲创作的理念更新》、林贵雄的《积累与技巧一样也不能少》、陆坚的《思想、文化、生活——写好歌词的三个要素》、徐世宁的《歌词创作的学习与借鉴》、黄灿的《浅说歌词出新问题》、莫军生的《简谈歌曲创作中的四个环节》、何超立的《怎样才能写好一首歌》、农礼生的《原生态民间音乐与我们的创作思维》、蓝启金的《过山腔与壮族大歌》等。文章围绕“怎样写好一首歌”的主题,或从自己的创作体会切入,或从分析他人成功作品着手,都颇有心得,对今后创作必有启迪。但总体而言,作为理论研讨文章却显得有点四平八稳,活力和理性思维略显不足。相对而言,在自由讨论中,反而撞击出不少鲜活的思想火花,特别是两广音乐家的交流,更使与会者感到异常兴奋。陈小奇和陈洁明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活跃的词曲作家和音乐制作人,在南方通俗音乐的创作上开创风气、引领潮流。这次应邀来参加研讨会,给广西音乐界带来了很多新的理念,提供了很多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经验。1.关于好歌的标准陈小奇的谈话起点很高,他首先讲的是境界问题.歌曲创作要追求高境界,境界不高很难写出好作品,所谓“眼高”才能”手高“。一首歌不能容纳太多的内容,什么都想表达最后什么都没有说。比如写北海,有海、有沙滩、有人、有绿树,把它都写进去就不是歌了。你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印象来写,把与你构思立意有关系的意象写进去才能成为一首歌,用你的立意把它调动起来。我们写歌的时候”三点成一线“:一个好歌名、一段好旋律、一句好歌词,有了这三点这首歌就立起来了。在旋律里面有一句能够打动大家,好听,就行了。在谈到什么是好歌?陈洁明的“进球理论”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一首歌出来只要红了就是好歌,否则就不是。好像足球,哪怕是用屁股拱进了球门,都算好球,否则再漂亮的劲射,打中门框也只能算臭球。”他认为有一条标准永远要坚持,那就是老百姓是否喜欢?什么时候都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决定创作的方向。2.关于本土音乐的运用与南宁国际民歌节非常有缘的著名词作家陈洁明,是个音乐积累渊博而又非常热情的人。面对大家请教关于本土民间音乐的运用问题时,他非常真诚地建议:千万不要把传统民族音乐的“包袱”背得太久太重。如果不善于吐故纳新的话,这些曾经滋养自己创作的东西,就会变成家里的“旧家具”。与其长期储藏这些无力翻新的“累赘”,不如索性扔掉一些。他还从自身出发,跟大家交流了创作广西题材歌曲《梦壮乡》、《蝴蝶吻花山》的心得体会,从而提醒大家,尽量不要让地域性太强的东西束缚自己的手脚,那样的作品局限太大,会影响作品的流行传播范围。接着话题,作曲家唐力说徐沛东的《美丽神奇的地方》用了新疆歌曲的元素,《梦壮乡》也没有用多少广西的音乐素材,但是听起来非常“广西”,这就是民族音乐的创新。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美,在这个大前提下,你可以用广西的素材,也可以不用广西的素材,因为音乐素材到处都可以用,只要是中华民族这个大范围,不要背广西的包袱,把自己束缚住了。懂得太多当地的东西是优势,但是如果没有能力把它消化,就是负担。签约词作家邱有源也认为,民族特色是固然要的,但必须考虑整个中华大民族,要把广西的民族音乐元素符号挖掘出来,但不是要把原始的音乐元素整理成一首歌曲,艺术作品都是神似而不是形似,关键是神韵,如果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可能会多一点大气,有一种更高的境界。陈小奇同时又提醒大家也要避免另一种倾向:现在写歌的有本土原创意识的越来越少了。南方和北方的风格有很大的不同,南方有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从形式上来说南方更注重优美的东西,北方更注重壮美的东西,这种地域的差别决定了音乐风格的不同,而音乐创作也要忠实于自己的审美趣味,如果我们的创作跟着北方的审美趣味走,就会丧失自我。民歌本身就有南方和北方之分,在江南那一带只能产生《茉莉花》,而在西北那一带就会唱出《信天游》,这种差异是不同水土造成的!江南这个地方人口密集,而且山清水秀、小桥流水,它的民歌就带有这种味道,似乎是在小巷里、在屋里、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唱的。但如果你在西北的黄土高坡上唱《茉莉花》那简直就像蚊子叫,必须用大嗓门吼,用高亢的声音唱,才能表现当地人们内心的情绪。当然也不能绝对地说南方人不能写北方风格的歌,但创作者应该发挥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扬长避短是谁都知道的道理。现在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怎样去对待本土音乐?怎么样按照自己内心流淌出来的音乐去创作?这是应该引起大家重视的一个问题。创作音乐肯定会带上自己的烙印,这个烙印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给自己造成的人文影响,这种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他还说,写你最熟悉的东西,但是在写的过程中把它多陌生化处理,换一个角度,从一个新的观念去看待原来熟悉的东西。在产生距离感以后,进行陌生化处理后,就可以发现在里面有很大的新的空间。要把广西的音乐推上去,完全抛弃广西自己的东西也不合适,写自己最不熟悉的东西能够驾驭它还可以,如果驾驭不了,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因此,可以从最熟悉的入手,但要找一个新的角度。说到写歌词,他还说归根到底就是选题。是构思立意的问题,陈洁明写花山是从“蝴蝶吻花山”的角度个人跟“花山颂”、“花山赞”相比就非常新颖。构思立意就是从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去升华它,而不仅仅是把它罗列出来。3.关于创新在谈到创新问题时,傅磬强调,创作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一首作品只要有一点创新,都是可取的,好的作品就是要让人意想不到,应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徐沛东的《农村三步曲》中的主题歌,如《篱笆墙的影子》、《再也不能这样活》等农村味、乡土味很浓,音调也很新鲜,手法也很新颖。作品以胶东半岛的农村音调为基础,追求的是一种神韵,而不是民歌的翻版,但听起来又非常’农村化”、“农民化”,非常有胶东半岛的音乐神韵,这就是一种理念问题。我们创作黑衣壮的第一批作品,为什么成功,也是一种理念问题。杨丽萍的《云南映象》是原生态而又不仅仅是原生态,她的这个原生态应该是加引号的“原生态”,有变化的“原生态”,它是对民间“活态”的一种改变,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它强调“变化”,这种变化,首先是从田间到舞台的变化,再通过舞台的变化而影响田间的变化。陈小奇认为,创作时要树立一个概念,外面没有什么我们就写什么,创新成功的比例是百分之五十,也可能就一炮打响了。创作的立意和构思要避开常规的思维,要提供市场上没有的东西,不要老是跟风,中央电视台流行什么就写什么,始终就慢了一拍,最快也慢半拍,也就是吃第二道汤,就差了很远。如李春波一开始不被人看好,曾经找了广州所有的唱片公司,包括我原来所在的中唱公司,所有的公司都不用他,我听了觉得有意思,就向发行部门推荐,发行部门说现在社会上哪流行这些东西。正因为社会上没有流行这些东西我们才需要这些东西。它本身涉及一个知青的题材,会勾起许多人的回忆,1993年到1994年流行怀旧,社会有需求,结果一下就红了。陈洁明也说,音乐一定要提供全新的东西。原来我们弹奏的是古典钢琴,已经烦得不想要它了,理查德来了,他带了一种全新的钢琴弹奏概念,把钢琴业都救活了。尽管音乐学院的教授都在骂,认为弹得还不如他,但是理查德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没有听过的钢琴演奏版本,他是创新。接下来还有恩雅,他提供一种全新的电声音响效果,又把全中国听众征服了。再后来又来了陈美,简简单单的一把小提琴加上钢琴,又火了一把。到了雅尼进来,又带来了一种人们没有见过的音乐款式,但是你要去模仿他,大家都听过了,再听你的就不新鲜了,你只是增加一分子而已,没有质的改变。4.关于作品的包装推广在谈及音乐作品的推介时,唐正柱指出,对广西的创作作品要进行包装,要在全国评奖中展示自己。要建立一个音乐产业,培养一批音乐经纪人,商人、营销的,专门用文化来挣钱的人。单靠政府那一点资金是不够的,要把民间资金引进来,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音乐创作不求多、不求大,要求精。签约词作家麦展穗认为,签约制实际上是输血,不可能永远输下去,必须要加强造血功能,也就是说要加强走市场的功能。广东朋友坦诚地介绍了他们的经验,要大胆启用当地的歌手,请大腕唱歌,他不会去帮你推这首歌。用新手来唱可能没有大腕唱得好,但如果他坚持唱几年,影响绝对超过大腕只唱一次。现在广西的歌手等着词曲作家为他们写歌,有一个歌手唱红了就会影响其他歌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慢慢就会聚成一群,与广西的词曲作家、作品一起冒出来。出人才出作品,要着力培养自己的歌手除了一两首歌政府需要特别邀请大
本文标题:创新与发展怎样写好一首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48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