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姓名:禹有松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旅游管理指导教师:冯学钢20080501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作者:禹有松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黄德春探寻安徽省融入长三角背景下的社会体育发展对策-滁州学院学报2006,8(3)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经济的迅猛发展,给社会体育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安徽省社会体育应该抓住契机,积极融入长三角体育圈中,提高认识,加速发展.2.期刊论文汪世忠.马燕.王虹安徽加速融入长三角的战略路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3)加速融入长三角不仅能够促进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会促进整个泛长三角经济板块的融合和发展.安徽应该加速提升先进制造业、现代高效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水平,构筑融入长三角的通道和平台.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大面向长三角的招商融资力度,培育和壮大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加紧建设对接长三角的交通圈,是安徽加速融入长三角的战略路径.3.期刊论文石春娥.翟武全.杨军.王水.姚克亚.SHIChun-e.ZHAIWu-quan.YANGJun.WANGShui.YAOKe-ya长江三角洲地区四省会城市PM10污染特征-高原气象2008,27(2)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四省会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合肥)2001-2005年逐日大气污染指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HYSPLIT轨迹模式,分析了各城市中度以上大气污染过程的输送特征.结果表明:2002年以后,四省会城市的大气质量都有好转的趋势;大气污染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是春季(南京)和冬季(其他城市);11月和3月是大气污染出现频率最高的月份.上海PM10与NO2和SO2浓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合肥PM10与NO2和SO2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比上海略差.两城市都是PM10与NO2之间的偏相关系数远大于与SO2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各城市的PM10浓度都与另外三个城市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尤其是3,4月份.后向轨迹分析表明,造成本地区中度以上大气污染的气团以西北来向为主.4.期刊论文樊曙先.杨关盈.朱彬.汤洁.孟昭阳.FANShu-xian.YANGGuan-ying.ZHUBin.TANGJie.MENGZhao-yang长江三角洲区域本底大气中致酸气体体积分数变化特征-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31(6)利用2003-12-2004-11浙江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大气NOx、SO2体积分数的连续观测资料,分析其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区域本底大气中致酸气体NOx、SO2体积分数值均为冬季最高,分别为23.81×10-9和37.3×10-9,主要受来自东北方向宁、沪区域城市群的相对高浓度污染物随气团传输影响;夏季最低,主要是局地源的贡献.降水对SO2去除作用明显,对NOx去除效果不大.NO2体积分数值冬季的日变化最为明显,呈现出一低一高的双峰型,09:00出现较高体积分数值,18:00出现最高体积分数值;而夏季为单峰型日变化,07:00出现最高体积分数值.SO2冬、春季的日变化明显,最高体积分数值出现在06:00左右,最低体积分数值出现在15:00左右.该区域NO2全年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1996)一级标准,SO2冬、春季超标较多,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明显.NO2和SO2空气污染指数在12月最大,分别为50和93.该区域NO2和SO2并未出现周末效应.5.期刊论文朱诚.郑平建.史威.赵宁曦长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两千年来水灾的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01,10(4)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两千年来水灾生成频率和强度的分析,认为两晋、南北朝时期和南宋、元、明、清时期是两千年来本区的主要水灾期.对照两千年来中国东部气候变化、海面升降与长江口河道变迁关系,认为在本区水灾生成事件中,气候因素起着主导控制作用.当然,人类活动对本区水灾生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地区近百年来的旱涝灾害规律可用非线性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旱涝灾害的准60年、准35年和准11年的长周期变化与地球自转速度、地极移动和太阳黑子活动的3个周期变化基本一致.本地区气候系统的行为具有混沌特征,这是线性逼近和周期叠加预报方法难以得出灾害预报正确结果的原因,但气候系统半个月的确定性预测可以实现.6.期刊论文吴新民.潘根兴.李恋卿.WUXin-min.PANGen-xing.LILian-qing长江三角洲土壤质量演变趋势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3)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近20年来土壤质量演变趋势分析得出:研究区土壤肥力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先降后升;全N、速效N含量分别呈S型、直线上升趋势,局部地区有积累趋势;速效K和土壤pH值下降明显;土壤盐基交换量(CEC)有增高趋势.土壤环境负荷呈增大趋势,表现为土壤氮、磷出现季节性盈余,对水体富营养化贡献率大;土壤重金属有明显积累特征;土壤有机磷、有机氯等农药、除草剂、表面活性剂在生态链中仍有一定影响.7.期刊论文冯学钢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联动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人文地理2003,18(1)文章认为,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是资源型旅游地,是安徽省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和安徽省旅游业的重点地区。由于本地区地脉、文脉一致,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互补,旅游市场互动互补,本地客源有限,但邻近中国最大的客源市场和旅游目的地长江三角洲,必须联动开发旅游资源。只有优先建设外部快速交通,按照“两山一湖”旅游区一盘棋的原则建设各具特色的旅游地,构建“两山一湖”旅游形象,加强管理,搞好市场营销,才能使得“两山一湖”旅游业有更大的发展。8.期刊论文王秉建.程久苗.罗世俊.樊小凤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8,(1)在多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灰色关联模型,从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工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能力三个方面研究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新型工业化水平,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借鉴.9.学位论文张海荣安徽发展的莱茵模式200521世纪初,安徽与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但长期以来,安徽被看作是“中部省份”,甚至是“不东不西,不是东西”。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与安徽毗邻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迅猛,已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的火车头,相形之下,安徽的经济发展是落后的,因此,如何发展就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莱茵模式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基于一定的环境条件和文化传统而形成的经济运行的相对定式,以德国借助莱茵河发展,形成著名的鲁尔工业区为典型。长江,这一重要的黄金水运通道横贯安徽省,为安徽省降低了发展成本,同时为缩短与经济中心的距离提供了可操作的优势条件。因此,随着长三角经济辐射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安徽对接长三角必然成为莱茵模式的发展通路。 在现阶段,选择莱茵模式对安徽接轨长三角,实现经济腾飞,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10.期刊论文陈保平.CHENBao-ping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以长江角洲无锡市滨湖区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5)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存储、兼容、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土地信息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是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工具之上,并在ComGIS组件Mapobject2.0平台支撑下进行设计和开发应用的.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可为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与产业布局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对高强度开发下的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较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6d78298b-2784-45d0-9bdc-9dce00ec2304下载时间:2010年8月10日
本文标题: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7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