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少林寺旅游发展分析并综合考虑嵩山旅游发展定位分析
嵩山旅游开发RMP分析小组成员:李彬肖莉刘苇周旸罗婵梅林•少林寺的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取得极大的成就,但是所在的嵩山同样旅游资源众多,但是旅游发展取不如人意•在分析少林寺的旅游发展和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同时综合考虑嵩山大环境的旅游发展。•嵩山名胜古迹繁多,而且因拥有一天一地、一佛一道、一文一武而闻名天下,但嵩山整体的旅游发展却步履迟滞:一方面是因为开发力度很小,大多数资源处于“资源-产品”共生状态;另一方面,少林寺20年前因一部电影名扬天下,少林寺景区成为了嵩山的“光环景区”,在少林寺的遮蔽效应下,也由于旅游产品的开发不足,嵩山的其他七个次一级景区被游客们熟视无睹,乏人问津,成为被屏蔽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特点可开发功能开发主题开发内容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深厚的哲学理念客源广、回头率高参与性强信徒基础参观游览考古研究文化传播宗教活动宗教文化宗教艺术宗教信仰参观游览学习宗教文化参与宗教活动少林寺发展现状•登封现有的三大经济支柱:旅游、煤炭和电力,其中旅游经济一度占到•38%的比重。以少林寺村为例,在少林寺“佛光’’的惠泽之下,少林寺村抓住机遇,围绕旅游大力兴办第三产业。1993年,少林寺村成为登封市第一批小康村;1996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自从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在全球热播后,嵩山少林寺的旅游人数和效益就与日俱增,并逐步趋于稳定。根据门票统计,从1974年到1978年,少林寺总共的游客只有20万人左右。而1982年,少林寺的游客就有70多万人,1984年更是达到历史最高峰260万人,匕世纪90年代以后,游客稳定在每年150万人左右。2007年,嵩山少林景区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20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55亿元,分别比2006年同期增长22.5%和46.9%。另据登封市旅游局统计显示,在2008年“五一’’三天假期间,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共接待游客8100人,收入1564万元,截止2008年5月3日下午3点,嵩山少林景区共接待游客3.5万人,外宾763人次,门票直接收入913.19万元。•少林寺已成为河南省的旅游热点,为当地经济带来庞大收入。少林寺发展现状分析•一、少林寺旅游发展的文化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影响力的提升。•文化是—个国家的灵魂,但近代以来,印度、日本和俄罗斯的文化都不同程度上也经历了西化命运,惟有中国文化至今尚保留着相对完整的独立精神和自主心态。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与人的和谐。‘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影响力逐年增强。例如,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依据2005年世界各国的各项指标数据,在北京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二oo九-文化现代化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在全世界排名第七,居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之后。有西方媒体认为,中国“和谐世晃’’理念拉近了世界与中国的距离,推进了和平与繁荣,赢得了邻国的尊重。•在嵩山少林寺所在地登封市,少林寺旅游为该地文化生活和经济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有力推动着登封市整体文化产业格局的强力发展。例如,2001年登封旅游产业直接效益4100万元,占登封市财政收人25.5%;社会综合效益5亿元,占登封市国民生产总值11%。而2005年登封市旅游总收人占该市GDP的13%,在五大景区的12亿元收入中,少林寺将近—半。目前,在登封市区和少林寺方圆百里的土地,现有正规武术学校近70家,在校学生2.6万人,从业人员有2000多人,年产值约5200万元,少林寺附近被誉为地球上最大的武术集散地。其中规模最大的塔沟武校拥有学生1.5万人,每年的寒暑假结束以后,在郑州火车站,都可以看到成群地打着“少林武校”类似横幅的中巴车队,等着迎接返校学生。合计上述旅游和武术教育两项,总产值9300万元,占登封市国内生产总值1.896,已经成为登封市的重要产业。随着少林功夫近年来在国内外不断升温,河南省已成功举办了7届“郑州国际少林功夫节’’,在活动期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客商参观旅游、进行贸易合作。据登封市政府统计,仅第2—5届武术节,登封市的经贸活动总成交额就达64亿元人民币,合同协议引进国内外资金49亿民币。少林寺在国际上的影响•有英国媒体曾报道,在英国,李小龙的魅力甚至不逊色于甲壳虫乐队。毫无疑问,对于一直由李小龙承载形象的少林寺来说,影响力是少林寺的最大海外资产。•“中国功夫”对欧洲的影响近年来急剧增长,各种中国武术、气功和太极拳的协会层出不穷,仅德国就有500多个。德国少林寺建立后,引起了德国社会各界的关注,学员来自社会各个阶层。虽然这些人学习少林武功的目的各不相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林寺对欧洲人的影响越来越大,有人甚至在德国少林寺的留言簿上写道,“少林寺打开了柏林人的心扉”。•少林寺在美国的影响力并不亚于在欧洲的影响力。200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众议院通过决议,把每年的3月21日定为“嵩山少林寺日”,以便不同宗教、种族和文化背景的加州居民能够欣赏到少林寺历史悠久的禅宗与武术。•目前,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少林热”。在国外,由李小龙、成龙打出的中国功夫电影大受欢迎,各式各样的“中国武馆”在纷纷成立,“功夫”的广东话发音“KUNGFU”也成为外文里的专有词汇。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老外眼里,似乎每个中国人都会十八般武艺。•而中国武术之所以能够发展成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内外兼修并具有高度成熟的技巧,就是因为它蕴涵着深刻的传统哲学思想。它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吸取和接受了古老而独成体系的东方哲学,历代武术家在进行外部四肢锤炼的同时,也以“阴阳八卦’’、五行学说、中医经络学说和宗法思想为指导,运用古代探索生命与天地万物生态关系的阴阳哲理,将武术动作的运动规律与阴阳辩证思想有机地结合在—起,促使武术融合兵、医、气为一体,使武术拳理论上升到—个高深的境界,推动和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使宗教在各个领域的渗透。罾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功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和国内人民的重视和喜爱。所谓“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的发源地——少林寺就随着这样的浪潮冲进了国内外人民的视野中。二、少林寺文化旅游以少林功夫文化为主,其他文化为辅•少林寺旅游商业化开劣毒陡式目前最大的卖点就是“少林功夫”文化。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旅游是文化的形和推扩。作为佛教圣地,尤其是禅宗的发源地,少林寺的佛教文化悠久而深厚,但为什么游客对少林功夫文化更有兴趣呢?所谓“天下功夫出少林”,自古以来少林功夫在人们的心中就是深不可测的。而日常的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对于嵩山少林寺的描述,早已经在我们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了我们心中的“少林隋结”。自从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在全球热播后,“天下功夫出少林”的概念更是深入人心。•少林功夫虽然发源于少林寺,在其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也在不之外武术的影响,集众家所长于一身,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少林功夫与中国武术—样,在长期的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下,尤其注重“武德”方面的培养。虽然少林功夫对功夫有很高的要求,但对于道德方面的要求则向来是放在第—位的。少林的戒约中有“十愿',、“十不愿”都是对道德方面的要求和体现。少林功夫既然诞生于佛门之中,它是必须遵从佛寺院的清规戒律的。佛门的清规戒律都是教人向善并包含着高标准的社会道德规范。少林功夫的传承过程中,对于收徒方面也是有要求的。这样,在武术传承的第—个环节就很好的保证了少林功夫能够始终不被不良之风所影响,而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少林寺将习武之初衷与爱国精神和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联系在—起,对于—个民族良好伦理道德观念培养是大有裨益的。少林功夫文化现在正值中国社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并没有被埋没,而是体现出了传统文化的文化优势,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瞩目,人们也更乐于接受少林文化的除了武术表演以外的更深层次的东西,例如少林武德、少林禅宗戒律、教义等。三、在少林寺文化旅游营销的过程中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全方位进行市场营销•l、通过影视剧、音乐剧手段,不断丰富“少林功夫’’的品牌联想度。品牌联想度,指提到某一品牌会产生的一系列联想和印象。“天下功夫出少林’’这个概念的深入人心,是从《少林寺》的上映开始的。从此,以少林功夫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而近年来“禅宗少林”等音乐大典的推出,也为少林寺旅游品牌成功推广增加了砝码。•2、从最初的少林武僧的功夫表演开始,走演出市场产业化发展的路子。1988年初,在少林寺的寺院内首次对外表演少林功夫,第二年又成立了少林武僧团,开始了国内外各种规模、各种层次的演出活动,所起到的作用不仅是文化传播的使者,更是品牌推广的先锋,使少林功夫的传播更加生动,更加可信、可感。•3、武馆、武术基地的建设,建立—种少林功夫品牌的连锁营销模式。如今,少林寺在国内外许多地方都建有武馆或武术基地,这些武馆与武术基地是“少林功夫’’在当地推广时重要的依托。有了这种基地,“少林功夫’’不仅为人们所认识,而目被人们研习。•4、利用名人及节事效应,使少林寺及“少林功夫”成为公众注意的焦点。如2006年3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访华的议程中专门安排到少林寺参观。而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也常常成为媒体追逐议论的话题,如1995年9月,释永信策划、筹措并主持“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庆典法会”大型活动邀请外宾1000多人,参予活动的信众和群众达10万多人。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家新闻单位对法会作了报道,为宣传少林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围绕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作的一系列挖掘整理工作,也大大提升了“少林功夫’’品牌价值,使其在公众心目中更具吸引力。在全球环境下,少林寺采用商业经营模式的积极意义•(一)增加了寺院的经济收入•(二)增加了地方的经济收入•(三)有利于树立地方形象,提升城市竞争力•(四)解决就业难题,增加经济收入•(五)有利于佛教文化和少林功夫文化的推广由于宗教文化的特殊性,少林寺在全球化环境下采取的商业经营模式受到了众多争议•一、“出世’’与“入世”的争议•(一)关于方丈释永信的争议•自释永信担任少林方丈以来,少林寺在其大胆策划和带领下,逐渐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商业化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争议也始终伴随着这位被媒体称之为“佛门CEo”的少林掌门人。释永信曾经在《禅露集》中表达过如下的观点:“佛教不避世,佛教如避世,早就自取灭亡了。’’饵这或许可以解释嵩山少林寺在商业社会中采取主动姿态的原因。•对于释永信的做法,有—种意见是持赞成的态度,另外—种意见则是持反对的态度。例如,宋煜在其博客中写道:少林寺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我们的精神圣地,这决定了它必须是供在神坛之匕,不受尘世的干扰。而方丈,作为少林寺的代表、佛家文化的传播者,自然应与尘世保持距离。毡再例如,刘治良在博客中写道:从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我们找不到只言片语描述他对佛教教义的挖掘和拓展,他的精力一直很连贯地放在“学术以外的事隋,比如雄心勃勃的搞集团化、商业化运作。现在少林寺里所能见到的僧人全都使用手机,清晨执帚扫院的是花钱雇来的保洁人员,保安把守着少林寺的主要寺门,少林寺失去了传承千年的人文气质,变得世俗无比。(二)关于少林寺武术推广的争议•少林寺是佛教禅宗圣地,也是中华武术的集大成者。少林武术的特点是禅武合一,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对于在少林修行的僧人来说,武术是—种手段,是一条“见性成佛’’的参禅路径,但修禅比习武更为重要。然而近年来,少林寺在处理“禅”与“拳”的关系上的—些做法日益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这些争议主要是围绕少林寺作为佛教组织在“主业’’与“副业’’的问题上展开的。自1988年1月少林寺在院内首次公开对外表演至今,少林功夫表演团体已经走访了60多个国家。•弘扬少林精神与少林文化是值得肯定、支持、鼓励的,但是否只有走商业化的道路才能推广,却实在值得商榷。例如,台湾佛教史专家江灿滕博士在接收《南方人物周刊》记者的采访时对于少林寺举办“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寺院下属武僧
本文标题:少林寺旅游发展分析并综合考虑嵩山旅游发展定位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