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分子生物学真核生物的基因1.真核生物基因组的一般特点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一般比较庞大,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真核生物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内。真核基因组存在着许多重复序列,重复次数可达几百万以上。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为断裂基因,即结构基因是不连续排列的,中间由插入序列隔开。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不编码的区域多于编码区域。真核生物不仅含有核内染色体DNA,还有核外细胞器DNA、核外细胞器有线立体DNA和叶绿体DNA。`2.断裂基因(不连续基因)interruptedordiscontinuousgenesSV40A蛋白基因含有一段346NT的间隔区。每个活性珠蛋白基因含有两个间隔区。卵清蛋白基因含有7个插入序列被分成八段。`3.基因家族与基因簇genefamily&genecluster定义:真核生物基因组中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基因在染色体上成串存在,这样的一组基因称为基因家族。多基因家族是真核生物基因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多基因家族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不同,有些基因成串排列集中在一条染色体上,集中成簇的一组基因形成基因簇。也称串联重复基因(见后)。如组蛋白基因,rRNA基因,tRNA基因等。而有些基因家族成员不集中排列,而是分散在基因组的不同部位。如干扰素,珠蛋白,生长激素,SOX基因家族。在多基因家族中,有些成员不具有任何功能,这类基因叫假基因(pseudogene)。4.串联重复基因`特征:A.各成员间有高度的序列一致性或完全相同。B.拷贝数高,几十个至几百个。因其在细胞中的需要量很大。C.非转录的间隔区短而一致。`组蛋白基因五种组蛋白基因彼此靠近构成一个重复单位。许多这样的重复单位串联在一起,构成组蛋白基因簇。`rRNA基因原核生物有三种rRNA:5S,16S,23S真核生物有四种rRNA:5.8S,18S,28S,5S主体rRNA:三种主体rRNA基因组成重复单位,转录出一个45SrRNA,经转录后处理切除间隔区成为18S,5.8S,28S三种rRNA。核仁:核中rRNA基因大量地转录成RNA,由于其染色性质与DNA不同,在光学显微镜下形成特殊的区域,这一结构,称为核仁(nucleole)。含有rDNA串联重复单位的染色体称为核仁组织者(nucleoolarorganizers)。`tRNA基因tRNA长约70-80bp,其基因约长140bp。TRNA也是串联重复排列,但个重复单位中各个tRNA基因可以相同可以不相同。``5.细胞器基因真核生物细胞器中有两类细胞器能够携带遗传物质。动物生殖细胞中只有卵子才有线立体基因,而精子缺乏。线立体DNA多为环状非重复DNA序列。属于核外DN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编码自身所需的某些蛋白质以及tRNA和rRNA,其余均由核基因编码。细胞器有自己的蛋白质合成器。只有两种rRNA。哺乳为12S和16S,酵母为18S和21S(含有一内含子)。tRNA比核内编码的tRNA小。酵母DNA为84kb。其上面的基因有三个特点。哺乳动物线立体DNA不同于酵母。人体线立体基因排列非常紧密。人类线立体DNA为16.569kb。含37个基因;13个蛋白质基因;1个cytb基因;2个ATP酶亚基基因;3个CO亚基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7个NADH脱氢酶亚基基因;2个rRNA基因:12SrRNA、16SrRNA;22个tRNA基因。3.4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真核生物DNA复性动力学`真核生物染色体上的单一序列和重复序列以及卫星DNA单一序列又称非重复序列轻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的等级结构及其起源和进化`染色质和核小体染色质核小体着丝粒端粒DNA复制、转录与翻译4.1DNA复制一.DNA的半保留复制Watson&Crick最早提出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即是:DNA分子的双螺旋在复制时分开,各自作为新链合成时的模板,复制后,每一个新的双链DNA分子都是由一条亲链和一条新合成的子链组成的。合成过程中亲链和子链间严格的碱基配对是DNA复制的基础。图示DNA复制(Meselson-Stahl实验——Cscl超离心显示不同比重DNA带)二.复制原点,方向和方式或DNA复制是从特定的位点开始并按特定的方向进行实验证明,DNA分子复制时不是随机起始的,而是从特定的位点开始的,这一特定的位点叫做复制起始点或复制原点,常用ori或o表示。许多生物的复制点都是DNA呼吸作用强烈的区段,即是经常开放的区段(frequentlyopeningregion)亦即富含A,T的区段。这一区段产生瞬时单链与SSB蛋白(single-strandedDNAbindingprotein)结合,对复制的起始十分重要。复制从特定的位置开始,大多数双向进行,也有一些单向的或以不对称的双向方式进行。在复制原点双链DNA解旋形成复制叉。在复制叉处,新合成的子链DNA以各自的亲链为模板,总是从5'-3'方向合成。复制叉是不对称的,即两条新合成的链中,一条链是连续合成,叫前导链(leadingstrand),另一条链是在模板DNA指导下,通过一个叫DNA引发酶的蛋白质,在特定的间隔区先合成大约10个NT的RNA引物为DNA聚合酶提供3‘——OH,然后合成一个称之为冈崎片段的不连续的DNA片段,再经专门的DNA修复系统,去除RNA引物,再经DNA连接酶通过磷酸二酯键将其连起来,完成该子链的合成,这一条链叫后随链(laggingstrand)。依据DNA合成的起始方式,复制分为两种类型:复制叉式(包括复制)和滚环式复制又叫复制。三.DNA复制的酶学是一个复杂的酶学过程,需要30多种酶而后蛋白质的参与,构成复制体(replisome)1.DNA聚合酶及其聚合反应DNAPOL是指以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底物催化合成DNA的一类酶,其催化反应为:DNApol.DNA-OH——————》DNA-(pdN)n+nppidNTPMg2+这一原理被应用于现代技术中如PCR中的Tag酶作用机理。所有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有几种DNA聚合酶,这些聚合酶协同作用负责染色体DNA的复制,DNA分子的修复,核DNA的重组以及染色体外DNA的复制。原核生物有三种DNA聚合酶,即PolI,PolII,PolIII,PolIII是DNA复制的主酶。真核生物有五种DNA聚合酶,即,,,,。,,是复制主酶,是核DNA复制的重要酶。2.脱氧核苷三磷酸前体的来源有两个来源:废物利用——体内核酸降解或直接来自培养基新合成途径——利用生物体的氨基酸,CO2,NH3和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核糖核苷单磷酸(NMP)核苷单磷酸激酶NMP+ATP——————————NDP+ADP核糖核苷酸还原酶NDP——————————dNDP脱掉核糖2‘上的氧核苷二磷酸激酶dNDP+ATP——————————dNTP+ADP(dNTP: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所有生物的核酸链的合成都是按5‘——》3‘方向进行的,无一例外。3.三种DNA聚合酶的结构和功能4.DNA连接酶DNAPol虽能填充缺口,但不能使缺口接合,而连接酶则能完成接合任务。5.与DNA几何性质有关的酶螺旋酶(helicases)又称解旋酶,使双链DNA分离:C.螺旋酶I,II,与产物单链DNA结合F.螺旋酶III,催化双链DNA分离,与SSDNA结合蛋白质配合。DNA旋转酶(Eco拓扑异构酶II)多数天然DNA具有负超螺旋,可变为泡状单链形式,利于蛋白质结合,并可缓解复制叉前移造成的抄缠现象,但当5%的环行DNA双链已经复制时,原有的负超螺旋已被用尽,若复制叉再前移,就产生拓扑学问题,就需要拓扑异构酶来解决。在Ecoli中,主要是DNA旋转酶(Eco拓扑异构酶II),他能产生负超螺旋并消除复制叉前移产生的正超螺旋。所以,如果加入几种DNA螺旋酶的抑制剂,如香豆霉素,新生霉素,萘啶酮酸等均能抑制细菌DNA的复制,P94图示复制叉前移的拓扑学问题。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1.半不连续性复制的发现2.引物和引发酶DNA复制过程中,复制叉是不对称的。两条新合成的链中,一条是连续合成的,叫前导链;另一条是在模板DNA指导下,通过一种叫DNA引发酶的蛋白质,在特定的间隔区先合成大约10个核苷酸组成的RNA引物(RNAprimer)为DNA聚合酶提供3’-OH,然后合成称为冈崎片段的不连续的DNA片段,最后由DNA修复系统去除RNA引物而代之以DNA,再由DNA连接酶通过3‘5’-磷酸二酯键将其连接起来,完成此子链的合成,这条子链叫后随链。由于DNA聚合酶在没有引物情况下不能从头合成DNA,必须有一条引物。研究发现的引物大多数为一段RNA,长度和序列随基因组的种类而异,为1-10个核苷酸见表3P98。该引物RNA与经典的RNA(mRNA)不同,,他们合成后不与模板分离,而是以氢键与模板结合。他可能由一种独特的RNA聚合酶所合成,这种合成RNA引物的酶旧叫引发酶。那么,前导链是如何合成的?三种可能性:1)同后随链一样,由RNA引物提供3‘-OH;2)可能模板上的起始点产生缺口,暴露3’-OH作引物;3)可能由后随链提供3‘-OH。3.前体片段的连接真核生物的DNA复制1真核生物的复制原点,复制元和复制元族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活性比大肠杆菌低得多,复制速度为500bp-5000bp/分(Ecoli为105bp/分)如按哺乳动物的DNA比细菌大约50倍,真核生物DNA复制时间就会是大肠杆菌的1000倍,即约一个月,而事实上,真核生物DNA复制时间一般为几小时,这是因为通过从许多原点同时开始并双向复制而实现的。放射形自显影可见许多的复制泡。每一复制泡有固定的一点(复制原点),然后双向伸展,与相酃的复制泡会合。这样一段DNA称为复制单元,简称复制元(replicon)。而几个复制元可组成复制元族,同一族内的复制元基本同步。真核生物复制原点的DNA序列并无固定的模式,但大多包含一个富含AT的序列,可能还有一个特异性蛋白质的结合位点。2真核生物的DNApol和引发酶primase与真核生物多起点复制相适应的是,细胞中DNA聚合酶的分子数目多,在Ecoli中,POLIII只有10-20个分子,而哺乳动物细胞中DNAPOL有2000-60000个分子,DNAPOL与DNA引发酶结合很紧,是复制体系必需的复合物。实验表明,在细胞DNA合成期(S期),DNAPOL含量剧增。协同的作用,负责线立体DNA的复制,含量变化不大,与损伤DNA修复有关。引发酶的作用:B.是与引发酶复合物所必需的E.其引物合成方式特别,阵发性合成,F.可利用rNTP和dNTP为合成前体。引物一般为6-15个NT。1SV40以及其他真核生物的DNA复制过程SV40所编码的蛋白质中,只有一个大T抗原参与其DNA复制,其余复制机制由寄主的蛋白质构成。大T抗原四聚体在复制原点有三个结合位点,同时还具有ATPase活性和螺旋酶活性。SV40的DNA复制有可能代表真核生物的DNA复制的主要过程:首先由一特异的蛋白质识别复制原点并与之结合。——》再由螺旋酶促进负超螺旋状的复制原点解链——》单链DNA结合蛋白质(SSB)维持解链区并以动态左右前移——》在由POL和引发酶与原点上的特异蛋白质相互作用,从而引发复制叉的先导链的合成;然后再印发另一先导链的合成——》随着复制叉的前进,需要拓扑异构酶解除复制叉前进造成的超缠现象。当相酃的两个复制元的相向的两个复制叉结合时就完成了这一段DNA的复制,可能并不存在固定的终止序列。而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DNA的复制却不那么简单。见后。2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DNA的复制由于RNA引物的水解,两个子代分子中各有一个5‘端缺少一段核苷酸,而没有一个目前已知的DNAPOL能填补。腺病毒DNA的5‘末端共价连接一个55kD的蛋白质,即末端蛋白质(TerminalProteinTP),而正在复制的腺病毒新生的DNA5‘端为80kD的蛋白质,为末端蛋白质前体(pTP),这一引发方式避免了线性DNA在复制结束后的5’末端隐缩问题。真核生物同样面临线性DNA复制结
本文标题:分子生物学课堂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94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