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工作汇报
1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工作汇报四川省达县职业高级中学陈军一、三大要求促创建1.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产业发展实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培养了大批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输送国家产业建设大军新生力量的基础工程;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温家宝)“提高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输送国家产业建设大军新生力量”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职业人。这就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鲜明的职业性。“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缓解劳动力结构矛盾”,使我们看到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涉及社会和谐与人民生活小康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体现了鲜明的社会性。其社会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需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要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发展、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要依靠社会力量这三方面。职业是谋生的手段,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知识”、“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就业、谋生问题,为他们的生存现状、发展命2运而忧,这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民性的根本体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广泛而充分地就业和终身学习需要,是发展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这“三性”,决定了在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是典型的需求推动型的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办学。2.国家战略发展新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施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担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制约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未形成,专业体系与产业和职业岗位不对接,学校办学规范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科学的职教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未建立,质量、结构、规模、效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展方式、办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等关键环节较为传统。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通过对这些示范校在推动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提高质量、彰显办学特色等方面的示范,以此带动全国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这一重要举措,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从注重扩大规模到全面提高质量这一阶段性转折的关键环节,对于推动新时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市场针对性、国家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区域经济发展新要求3学校地处四川省达州市达县。达州市是川、陕、渝、鄂经济发展的结合部,素有“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之称。达州市坚持产业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旅游靓市的发展路径。达县提出了“融入三大经济圈,建设和谐新达县”的战略定位。即成渝经济圈、关中经济圈、大武汉经济圈。达县着力打造化工园区和杨柳配套工业园区,建成中国西部能源化工产业基地。因此,把我校建成全国1000所改革发展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将为本地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审视条件高规划1.把握国家有关政策我校深入贯彻执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职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和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等有关中职教育发展文件精神,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全力争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审视自身硬软件条件(1)学校概况我校始创于1963年,是四川省最早开办的两所职业学校之一,2005年被评为全国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先后获全国学校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中国西部名校、社会满意学校、省文明单位、省校风示范学校等300多项殊荣。学校占地近300亩,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00万余元;图书馆藏书18万余册,在校教师298人,在校生5000余人。学校有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机械加工及汽车维修实训中心、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花祺服装厂、金4万达酒店实训基地、广告实训及制作中心等校内实训基地和3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2)办学特色我校实行“五结合一联合”办学模式(长短结合、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产教结合、中初结合和联合办学)、“六合一”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技能模块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校企无缝对接技能训练模式、“模块化”实训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类导学法、“六环节”教学法)和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构建职教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以学生评教为核心的教师工作质量评价办法、形成职教学分制学生质量评价办法)。大力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已是省级骨干专业,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会计专业是市重点专业;学校出版了《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计算机基础》、《电子电器维修》、《应用文写作》、《职海泛舟》、《职海撷英》等30余种校本教材。通过“三定五促”(定方向、定措施、定规格,以定促学、以研促学、以赛促学、以考促学、以聘促学)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3)教育科研成果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并以之指导教育教学。近三年,科研成果两项获国家优秀奖,两项分获省政府二、三等奖,四项分获市政府一、二等奖;教师在公开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620多篇,参编出版教材16本,编写校本教材、教参25本。(4)培养和服务近三年,学校毕业生4898人,就业率98%。学生参加省中职技能大赛30余人获一、二等奖,参加全国征文、美术作品大赛100余人次获一、二等奖。围绕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本着“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服务理念,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科5技下乡、农民工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劳务品牌、干部继续教育等培训和对口援助贫困村社活动。近三年,学校面向社会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年均万余人次,共培训农民工、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和下岗职工等42226人次(按标准折合)。学员结业率、办证率、满意率100%,就业率98%,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对口高考连续18年荣获达州市第一名。3.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下面我通过三方面来汇报:一是建设目标与思路;二是建设内容与效果;三是经费投入与保障。(1)建设目标与思路1)建设目标我校站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高度,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学校主体”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积极构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模式,进一步完善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2+1”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堂车间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制学校学生评价体系,优化校企共建一体化课程体系,着力建设一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核心竞争力。形成软硬件配套、办学特色鲜明、名副其实的国家示范职业学校、西部品牌学校,并充分发挥引领、示范、窗口和辐射作用,努力服务达州跨越式发展和达县化工园区、杨柳配套工业园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切实增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2)建设思路我校拟从创新体制模式,改革管理制度和加强重点专业建设三个方面来实现建设目标。①在创新办学体制模式方面我校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学校主体,组建达县职教集团,构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6集团化办学模式,形成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2+1”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各方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创新合作办学体制,构建校企合作新机制,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发展,达到争取各方支持、改善发展环境、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②在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我校拟通过改革教师聘用制度,改革职工薪酬制度,改革绩效考核办法,改革教学运行制度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等举措,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达到全面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职校服务社会能力、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③在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面我校拟通过重点建设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和计算机应用三个重点专业,带动电工电子专业群、制造技术专业群、计算机专业群三大专业群发展,并重点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以创重点专业和特色项目促国示,以国示促进学校持续科学发展。(2)建设内容与效果我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为例,来说明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内容与效果。需求论证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电子技术应用行业的迅猛发展必将带来电子技术应用人才的旺盛需求,达州、达县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达州化工园区与杨柳配套工业园区的建设,也急需大量电子技术应用人才。建设目标我校拟编写五项电子技术应用技能实训指导书、建立校外电子实习基地8-10家、培养1-2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带头人,培养3-4名骨干教师,培养高素质电子专门人才。建设思路我校拟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优化电子课程体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为主7要目标来设置课程和安排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模式,构建多方参与的学校和学生多元评价机制,继续推行和完善职教学分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发展校办企业;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强化职高的社会服务功能,服务经济社会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内容我校将认真推行工学结合,搞好订单培训,推行项目教学,实行多元评价,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培训科研,做好顶岗实习,达到建设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目标。资金预算学校计划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投入300万元,其中,课程体系建设50万元,教学模式研究20万元,师资队伍建设50万元,实训基地建设150万元,校企合作30万元。保障措施我校将加强项目管理和领导,坚持政府主导,争取行业企业支持,以及完善项目建设过程管理规章制度,从多方面来保障电子技术应用重点专业建设圆满成功,达到国家领先水平。(3)经费投入与保障1)经费投入学校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专业和特色项目建设预计共投入1985万元,其中,机电技术应用计划投入1005万元,占总数的51%;电子技术应用计划投入300万元,占总数的15%;计算机应用计划投入300万元,占总投入的15%;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计划投入380万元,占总投入的19%。学校创建示范学校建设项目所需1985万元资金的来源,一是中央财政投入1000万元,二是争取地方财政配套800万元,三是学校自筹及行业企业投入185万元。2)保障措施除了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力争三年内创建1000所8示范学校的政策保障和上述创建所需资金保障外,学校还将成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综合管理小组、建设工作办公室、建设监控小组、分项目工作小组、项目专家指导小组等,做好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工作例会制度、项目经费使用预算制度、项目工作汇报制度、项目工作同步指导培训制度、项目建设集体研讨制度、项目工作全程档案管理制度、项目建设奖励制度等,做好制度保障,确保创建成功。三、提高质量强示范1.走质量──-内涵──特色道路强化“4个主动”(中等职业教育主动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主动跟着
本文标题: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工作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18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