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农业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2015.9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背景园艺作物标准园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园艺作物“三品”提升行动园艺作物标准园信息网介绍第一部分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背景2009年2月26日,在全国水果工作会上首次提出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推进标准化生产。7月7日湖北宜昌水果10月14日江西婺源茶叶10月30日宁夏银川蔬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在200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要大规模开展标准园创建活动,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发展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政府工作报告多次强调,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标准化创建,保障“菜篮子”安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继续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农业部把标准园创建确定为种植业的重点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种植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两个大规模创建”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大规模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就是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优势产区建设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生产基地,示范带动产品质量提升和效益提高。创建要求创建内容创建目标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这是标准园创建项目的首要任务,通过推进标准化生产,确保项目区产品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标准确保生产供应稳定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抗御灾害能力,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和应急供应保障能力确保农民收入增加通过推广节本增效技术,亩纯收入提高10%以上确保产业提档升级通过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标准园创建已形成广泛共识,成为各地发展园艺产业的工作抓手,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推进标准园由“园”到“区”拓展,在蔬菜、水果、茶叶专业村实施标准园集中连片推进,打造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园艺作物标准化示范区第二部分园艺作物标准园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投入品管理制度生产档案制度产品检测制度基地准出制度质量追溯制度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党在中国执政,要是连个食品安全都做不好,还长期做不好的话,有人就会提出够不够格的问题。”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15年种植业工作要点加强技术服务,支持各地开展农产品全程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创建一批技术规范、质量安全、品牌较响、辐射带动强的示范园。加强监督检查,完善验收标准,规范管理程序,强化资金监管,确保创建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资金使用2013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2013年“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3]70号)16投入品施行专人负责,建立进出库台账生产档案统一编制,详细记载农事操作定期监测产品安全质量确保安全期采收、不合格的产品不销售统一包装和标识,产品质量可追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中央补助资金扶持建设的内容方向——实施全程质量安全管理验收考核2012年,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验收考核指标”的通知(农办财[2012]110号)质量安全管理五项制度占17分9项验收不合格判定中有6项直接或间接与质量安全管理相关——“有专门的仓库、专人负责、出入库台账,摆放整齐有序,回收包装,无禁限用农药”【建立投入品管理制度】提高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重点是抓好投入品管理投入品管理的重点是抓好农药使用标准园应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投入品使用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要求。标准园采购的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种子)应是经国家登记、注册、审定的并允许在蔬菜、水果和茶园中使用的产品。做到生产资料100%统购统供,种苗100%统育统供。应记录投入品供应商的相关信息,保留投入品合格证明,建立投入品进出库台帐和使用管理记录。标准园应按照良好农业规范(GAP)等国家标准的要求,强化投入品仓储设施建设与管理,实行固体和液体产品、杀虫剂和杀菌剂分开存放,存放区和配制区隔离,应配备药品渗漏处理和洗手设施。实行农药专人负责保管制度。22标准园要100%实行统防统治,实行农药使用植保员负责制,应在农药使用记录上签字。严禁在标准园生产区域内使用禁限用农药,应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采用物理、生物防治病虫害等农业技术措施。建立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和剩余药液统一处理制度,确保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园要100%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要因土因作物合理使用化肥,推广“水肥耦合”技术,节约用水,节约用肥。要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严禁过量和超范围使用。24简便易行明白墙农药库农药记录2829农业防治技术间作套种技术蔬菜嫁接育苗技术利用性诱剂诱杀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防虫网覆盖技术黄板诱杀技术物理防治技术杀虫灯——“档案记录完整”【建立生产档案制度】生产档案记录过程就是标准化生产过程标准园应有专人负责生产档案管理标准园应参照良好农业规范(GAP)国家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并如实记载,建立生产档案,记录要100%覆盖生产过程生产档案应至少保存2年,禁止伪造生产档案地块编码和生产者信息种子(苗)的来源、品种名称、栽种时间土壤处理及肥料使用情况灌溉用水情况生产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病虫害防治情况(病虫害发生、防治次数和时间,投入品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安全间隔期等)产品收获、贮藏情况农产品初加工及人员健康和卫生情况重大事件的处理情况35——“有必要的检测设备、专人负责、有操作规程,或委托检测,检测记录完整”标准园农产品应按照国家、行业、地方有关标准要求进行检测、判定标准园应配备相应的检测人员,检测人员经过上岗培训【建立产品检测制度】标准园应有明示的产品检测操作规程和农产品采收前自检制度标准园应配备必要的农药残留检测仪器,能对产品质量进行快速、定性检测,检测仪器应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或者能够就近送样至有关检测部门进行检测;保存相应的检测记录39——“建立基地产品准出制度”采收前凡没有达到农药安全间隔期的农产品不得采收。标准园要建立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对标准园出产的产品,进行批次检验。批次自检合格的产品,应由相关负责人查验,签发产品合格证,方可出售。凡批次自检不合格的产品,不得进入市场销售。【建立产品准出制度】标准园的产品要100%经过商品化处理,商品化处理中禁止使用添加剂。加工产品要符合绿色食品、HACCP质量管理体系和加工食品卫生管理要求。标准园应规范产品标识,实现100%标识上市。产品标识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出产日期;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保质期;贮存条件;产地编码、产品认证信息等。商品化处理,标识上市43商品化处理,标识上市44商品化处理,标识上市45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要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使权力和责任紧密挂钩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率先在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中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率先在由“园”到“区”拓展的标准园100%建立信息化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农业部将“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列为重点工作2006年以来,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开展全国种植业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种植业产品特点的质量可追溯制度,实现了生产档案可查询、流向可追踪、产品可召回、责任可界定的预期目标试点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可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按照“全国种植业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要求,建立生产者编码、产地编码、产品编码,规范包装标识,实现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可查询。——“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追溯内容主要包括:基地编号、农事管理、采收前农残检测、初级农产品采收、初级农产品运输、原料进厂验收、原料存放、加工过程、产品包装标识、成品检测、库存管理、危害及事故处理等的记录。5052品牌建设品牌建设(12分)安全质量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或行业标准81年内出现1次抽检不合格,或销售质量不合格产品,或检出含有禁限用农药0产品认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或地理标志登记之一2未通过上述任何认证或登记0产品品牌有注册商标、100%统一销售2有注册商标、50%≤统一销售100%1无注册商标0工作及成效工作及成效(15分)实施主体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企业2没有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企业0组织领导县级行政部门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整合有关项目和技术力量,定期部署并督导工作2项目和技术力量整合不力,工作部署和督导不够0技术指导有技术人员,并聘请专家定期指导3没有技术人员或没有聘请专家指导0信息报送按照要求向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有关材料及表格信息2未按照要求向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有关材料及表格信息0工作档案工作方案、工作总结、技术规程、生产档案、产品检测报告等档案齐全、完整,分类立卷归档3有工作档案,但档案不够齐全、不够完整,或没有分类立卷归档2未建立工作档案0经济效益节本增效10%以上1未达到上述标准0减少农药用量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2未达到上述标准0第三部分园艺作物“三品”提升行动农业部决定从2014年开始,以水果、茶叶为重点,组织开展园艺作物“三品”(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6月20日,在四川蒲江启动。三品行动——是什么?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品种是园艺作物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品质是园艺产品价值的核心内容品牌是园艺产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三品行动——为什么?推进园艺作物的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对转变种植业发展方式,促进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园艺产业提档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满足市场消费升级的迫切需要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提高园艺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总体思路以稳定水果、茶叶面积为前提,以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服务机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深入实施优势区域规划,建设一批良种苗木繁育基地,打造一批精品果(茶)园,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示范带动园艺产品提质增效、产业提档升级、农民持续增收。三品行动——做什么?目标任务力争用3-5年时间,在全国水果、茶叶优势产区,建设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含母本园)100个,打造千亩精品果(茶)园1000个,培育有影响力的品牌200个(水果100个,茶叶100个)。重点工作改建一批良种繁育基地结合实施种子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良一批老化品种,建设一批县级良种苗木繁育基地,改建部分省级良种苗木繁育场,重点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种苗企业,提高供种能力,保障健康种苗供应。推广一批配套技术组织农业部果树专家指导组和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研究集成架式栽培、控产提质、果实套袋、病虫绿色防控等生态栽培技术,制定设施化、机械化、省力化的水果、茶叶标准化生产模式。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立健全全程质量监管制度。推行生产基地无公害、绿色、有机、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改造一批老果(茶)园结合国家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将一批老果园、老茶园改造成品种优、品质佳、品牌强、效益高、基础设施先进、标准化技术到位的精品果园、茶园。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果、茶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果、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选择一批机制健全、作用发挥突出、规模相对较大的专业合作组织,重点进行扶持。打造一批有竞争力品牌搭建园艺产品展示推介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园艺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本文标题: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2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