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精神传达提纲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于2011年3月3日至13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大会是在我国发展进入“十二五”时期、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大会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动员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把会议开成一个民主、求实、团结、鼓劲的大会,推动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良好开局,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一、会议概况大会于3月3日下午举行开幕会,贾庆林主席代表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王志珍副主席作关于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3月13日举行闭幕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提案审查情况报告和政治决议,贾庆林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期间,安排3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11次小组(联组)讨论,其中界别联组讨论1次。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体会议2次,听取并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两高”报告,讨论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委员们紧紧围绕会议主题参政议政,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会议共收到大会发言810件,47名委员分别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统战政协工作”为主题,作了大会口头发言;共收到委员提案5762件,经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5408件;委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438篇。这些发言、提案和信息,充分体现了委员们饱满的参政议政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二、会议主要精神(一)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党员负责人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政协工作部分)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过去一年人民政协工作,对2006年以来各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和改善对人民政协的领导,继续把《意见》贯彻落实好,提高领导政协工作的水平,积极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胡锦涛总书记就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提出四点要求:第一,进一步夯实团结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坚持把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活动,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以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契机,认真总结我们党创立和发展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事业的重要贡献和宝贵经验,增强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第二,进一步为“十二五”规划实施献计出力。要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上来,形成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智力优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提出质量高、针对性强的对策建议,为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贡献力量。要精心筹备各项协商议政活动,深入开展协商讨论,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第三,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总结各级政协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开展群众工作的新办法新途径,完善联系群众工作机制,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要更加关注民生,重点围绕民生领域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搞好调研视察和协商讨论,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言献策。要围绕事关群众利益的全局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反映社情民意、开展民主监督,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四,进一步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要深刻把握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推进履行职能制度建设,提高经常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要扎实推进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健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开展界别活动的新方法新途径,加强委员队伍建设,发挥好专门委员会作用,积极推进学习型政协机关建设,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素质和为委员履职服务的能力。(二)贾庆林主席所作常委会工作报告主要内容贾庆林主席所作的工作报告,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七个方面总结了过去一年人民政协的工作:一是围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二是围绕编制“十二五”规划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深入开展协商议政;三是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帮助党和政府排扰解难;四是围绕促进民族团结与宗教和睦,认真贯彻民族宗教政策;五是围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切实加强团结联谊工作;六是围绕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合作;七是围绕提高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大力推进经常性工作创新。在总结一年来生动实践的基础上,报告指出,推动人民政协事业持续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五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群众意识、履职意识、委员意识。第二部分,从六个方面部署了2011年人民政协的工作。一是加强教育引导,进一步夯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思想政治基础;二是紧扣主题主线,积极为实施“十二五”规划献计出力;三是发挥独特优势,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四是着眼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努力深化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联谊;五是致力增进同世界各国人民友谊,不断深化对外友好交往;六是突出履职能力的提高,着力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三)提案工作情况报告主要内容王志珍副主席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报告,重点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整体质量、推进制度建设、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回顾总结了2010年政协提案工作。提出今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关注民生、履职为民作为提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提案工作科学化水平。三、委员讨论情况委员们在讨论中,对“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过去五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开拓前进,成功举办多个国际盛会,战胜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有效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又迈上了新的台阶。委员们对胡锦涛总书记在农工、九三界联组讨论会上的重要讲话反响强烈。一致认为,胡总书记提出的“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权,根本靠科技,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的论断,高瞻远瞩,立意深刻,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委员们高度评价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普遍赞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纷纷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上来,凝聚力量,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作出应有贡献。委员们一致赞同贾庆林主席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一致赞同王志珍副主席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大会期间,委员们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政协自身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一)关于经济建设。委员们认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不能拼速度,宁肯步子慢一点,也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起好步。建议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切实提高调控措施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把握世界产业服务化大趋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生产,保持粮食稳定增产;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二)关于政治建设。委员们建议,建立以保障民生、维护经济秩序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为重点,符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求的服务型政府政绩考核机制。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继续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提升反腐倡廉的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水平,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宗教工作。(三)关于文化建设。委员们认为,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记忆和不竭动力。应通过强有力、全方位、持续性倡导,重建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心。加大财政投入,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切实保障。对网络信息管理进行系统研究,建立预见性舆论引导和管理机制。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增强文化产业的原创力。利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时机,加大对党史和革命史的宣传。(四)关于社会建设。委员们一致认为,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十二五”时期应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在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积极就业政策实施效果,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社会保障体系薄弱环节建设,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们建议,高度重视气候适应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不利影响。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六)关于政协自身建设。委员们建议,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好经验,向全国推广。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政协的群众工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目标,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本文标题: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28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