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的全面二孩政策东西大学中文系中国学特讲第九讲1第九讲----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2目录1.中国人口政策2.全面二孩政策3.全面二孩政策意义4.全面二孩政策评价320世纪50年代“人口众多是极大的好事”20世纪80年代“只生一个好”——计划生育放开二胎政策?20世纪70年代“只生两个孩子”Part2Part3Part4Part1中国人口政策变迁2020/1/6Part120世纪50年代“人口众多是极大的好事”——新中国在人口政策上走过一段弯路(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9年背景:战乱结束人口数:1949年:5.4亿人1959年:6.7亿人人口增长率:1949年:16‰50年代:23‰~24‰2020/1/6Part120世纪50年代“人口众多是极大的好事”——新中国在人口政策上走过一段弯路(二)1960——1962年的三年困难时期人口负增长(三)1963年——1971年背景:饥荒问题解决1963年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分别为43.37‰和32.70‰人口增长率:1963——1971年出生率始终保持在30‰以上2020/1/62020/1/6马寅初《新人口论》1957年4月,他指出中国人口增殖太快、资金积累得不够快,而我国今后的发展不但要积累资金而且要加速积累资金,因此从资金积累方面看非控制人口不可;从工业原料方面着想亦非控制人口不可;为促进科学研究亦非控制人口不可;就粮食而论亦非控制人口不可。2020/1/6Part220世纪70年代“只生两个孩子”1973年起,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逐步明确了“晚、稀、少”的方针。1970——1980年全国总和生育率:15.81下降到2.23出生率:33.43‰下降到18.21‰人口自然增长率25.83‰下降到11.87‰,2020/1/6Part220世纪70年代“只生两个孩子”2020/1/6Part220世纪70年代“只生两个孩子”计划生育政策初步成型1978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批转《关于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的报告》时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最好1个,最多2个,生育间隔3年以上。1979年,马寅初的人口理论得到平反。同一年的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要“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3月2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人口增长要控制。在这方面,应该立些法,限制人口增长。”2020/1/6Part320世纪80年代“只生一个好”——计划生育1982年起计划生育政策开始被视为一项基本国策。这一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具体规定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者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要求生二胎的,经过审批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不能生三胎;对于少数民族,也要提倡计划生育,在要求上,可适当放宽一些。计划生育工作要继续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既要控制人口数量,又要提高人口素质。2020/1/6Part320世纪80年代“只生一个好”——计划生育计划生育的功与过功劳使我国得以收获长达40余年的“人口红利”(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我国的资源匹配得以显著优化,不但就业状况改善、居民收入增加、贫困人口大为减少,而且也有效缓解了全社会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公共品供给上的压力,缓解了环境紧张和资源短缺状况,为经济体制的转变赢得了时间。使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生人口的营养水平、身体素质和文化教养伴随国民收入的增长有了实质性的飞跃。2020/1/6Part320世纪80年代“只生一个好”——计划生育过失2020/1/6Part320世纪80年代“只生一个好”——计划生育弊端人权问题:生育是人们的一项基本权利,人们有权决定是否生育,生育几个子女。独生子女:认为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孤独感、依赖性强、感恩意识差、责任意识欠缺、性格脆弱、道德弱化等特质。老龄化问题: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达6亿,其中中国占近30%。劳动力问题:如果我国的现行计生政策坚持不变,那么仅从2012年至2022年这10年间,我国青壮年劳动力将减少一个亿。人口红利消失:“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这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2020/1/6Part320世纪80年代“只生一个好”——计划生育“在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我认为,中国也正在吞下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的苦果。几千万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严重失衡的人口出生性别比,非法终止妊娠的现象禁而不绝,家庭称谓和家族文化日渐消失,部分独生子女成了被宠坏的一代,适龄男性面临娶妻难,青年一代明显过重的养老负担……”但是,对于中国的国情而言,计划生育是必须执行的,也是功大于过的。2020/1/6Part4放开二胎政策?进程“双独二胎”政策实现全国“全覆盖”。其中湖北、甘肃、内蒙古率先在2002年实行此政策,2011年河南成为全国最后一个实行此政策的省份。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胎”政策将正式实施。2013年6月,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备受关注的合法二胎生育间隔正式取消,何时生育二胎由自己决定。山东单独二胎政策还在计划中。2020/1/6Part4放开二胎政策?社会的担忧:放开二胎政策后,人口会不会出现快速反弹?放开二胎政策后,会不会加大对环境的压力和资源的消耗?放开二胎政策后,会不会加大就业压力,降低人均GDP,从而降低人均生活水平?全面二孩政策1.全面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这意味着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全面二孩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问题讨论一、为什么要全面放开二胎二、二胎生还是不生为什么要全面放开二胎?(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情况(二)单独二孩实战遇冷(三)劳动力短缺现象(四)男女比例失衡(五)独生家庭问题(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情况增长型稳定型3个图表可知:中国老龄化程度一直走高,2015年老年人口总数达2.06亿人;19岁少年儿童一直下跌,单独二胎政策并没有收到显著效果。因此,为缓解老龄化结构问题和维持人口年龄结构稳定,国家需通过实施相关政策调整人口结构。(二)单独二孩实战遇冷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而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原因如下:一是相关法案不明确。单独二孩时并未修改相关法案,只是授权地方修改计划生育条例,最终结果导致各地实施情况松紧不一;同时,由于各地政策不同,户籍与人口所在地不同的人群在生育方面难免遇到政策扯皮的现象。二是生育意愿不高。从经济条件、时间精力及生育观念改变去考虑,育龄夫妇对生育二胎意愿并不强烈。(三)劳动力短缺之隐忧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人口红利慢慢消失。出生率减少,适龄劳动力减少,导致人均GDP下降,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四)男女比例失衡男女比例失调是性别偏好、生育数量限制和胎儿性别鉴定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因此,要使男女比例恢复正常,有效的办法就是全面取消生育限制政策。1980年(107.4)到2004年(121.1)↗◆许多独生子女面对沉重的养老负担,常感到有心无力、独木难支。近些年来,我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从1982年的4.43人缩减至2010年的3.10人,独生子女家庭超过1.5亿户,家庭的生育、养老等基本功能有所弱化。◆老人“失独”不仅是家庭灾难,也是社会之殇。失独家庭所经历的心理创伤、经济压力、医疗养老问题超过一般家庭丧子后承受的痛苦。(五)独生家庭问题全面二孩政策的意义28①生育政策调整对妇女终身生育行为的影响示意图29②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下我国人口总量的未来走势30③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下中国人口性别年龄结构金字塔(2030年)31④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下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未来走势32⑤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未来走势33二胎生还是不生?个人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问题一是成本费用高,经济压力大。如生活费(奶粉、衣服、玩具等);教育费(择校费、兴趣班、辅导班等);医疗保险费用。二是花费时间、精力多。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可能荒废了学业、事业,从小孩怀胎十月到出生这三年里,把自己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再投入到孩子身上。利益一是消除一孩孤独感,增加家庭幸福感。二是消除“失独”危机。社会层面问题社会公共政策存在不足,从女性就业及产假、妇幼医疗保健卫生、子女教育成本等都有待解决,降低养育成本。拉动GDP增长:短期来看,生育率的提高会对资本市场相关领域的企业经营产生影响,并带来相关投资机会,拉动相关食品、玩具、母婴医疗、儿童服饰、家用汽车(SUV和MPV)、月嫂、教育行业等的发展。中长期来看,由于20~44岁的人口是买房的主力,全面放开二孩后这部分新增人口将使房地产行业及其他潜在行业直接受益。结论:全面放开二胎其实就是还权于民38谢谢
本文标题:全面二孩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5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