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上一二单元重点课文问题
芦花荡老头子的形象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爱憎分明智勇双全过于自信自尊敌人严密监视着芦苇,然而“每到晚上,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这说明了什么?有了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中心思想通过写老头子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赞美了老头子爱憎分明、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通篇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象就是天上。既点明当时的社会背景,又为老头子这一英雄形象的出场作铺垫,点明人物的活动场所。拟人,不仅形象地写出苇子长势之快,而且写出芦花荡地区人民不屈不饶的坚强性格和坚定的抗日信心。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绒,正在迎风飘散。这是老头子看到的美景,衬托出老英雄在痛打鬼子时内心萌发出的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环境描写作用:渲染故事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给作品增添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孙犁(1913年4月6~2002年7月11),中国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这部回忆散文集,共十篇,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它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1、阿长这个称呼的由来——地位低下2、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饶舌多事,没有文化3、摆成“大”字的睡相——粗俗4、元旦的古怪仪式—淳朴,关爱孩子,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5、一肚子烦琐的道理—知道许多事情、道理,其中不免有迷信成分;6、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愚昧无知7、给“我”买心仪已久的《山海经》(详写)——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又心底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为何用较多笔墨写远房的叔祖?为了写明“我”最初是怎么会接近书籍,怎么会渴慕《山海经》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2、怎样理解阿长的“确有伟大的神力”?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她不识字,居然卖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3、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又惊又喜),“这使我发生新的敬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又惊又喜,感激不尽。4、作者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山海经》是“我”天天渴慕而又求之未得的书,又是没有文化的阿长想方设法买来的,所以作者这么说。5、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不多,为什么不写她是怎么买到的?为什么此前此后倒写了不少?不写阿长是怎么买到《山海经》的,就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前面铺垫蓄势,后面称颂烘托,读者可以想象她是怎样到处打听,跑了多少书店,操了多少心,从而突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综上所述,作者为什么要详写买《山海经》这件事呢?这件事更能表达作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也能表现长妈妈对一个孩子真诚热情的帮助和关爱。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我们却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怀念。这是为什么?(注意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一是儿时的眼光,二是写作时的眼光。)先抑后扬“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如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不适合儿童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题目如果写成《长妈妈与〈山海经〉》,这样不是更能表达敬意吗?1、不同的称呼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品味。本文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状多用抑笔,作者对她“不大佩服她”“不耐烦”,若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所以,这个题目其实标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2、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有什么联系?这既能引起读者兴趣,又预示着阿长求寻《山海经》的不辞劳苦,这彻底改变了“我”对阿长的看法。3、题目用的是46岁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阿长和鲁迅童年时生活中的几件事,生动地刻画了长妈妈的形象,赞颂了劳动人民淳朴、宽厚、善良、热情的品质,表现了童年时鲁迅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对长妈妈深深的怀念之情。背影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爱国学者。散文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绿》《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全文共写到四次背影⑴怀念父亲,惦记背影;(设置悬念)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⑶父子分手,惜别背影;⑷别后思念,再现背影。(呼应开头)在“望父买橘”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心里很轻松似的”,作者是怎么描写背影的:作者先写外貌,写衣帽,然后写动作,用特写镜头细致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形成定格,同时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烘托这个背影。(1)穿戴可展示出父亲的境遇较为糟糕,呼应文章的开头;(2)与父亲给“我”做的紫毛大衣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父爱子的感情。在“父子分手”中作者是这么描写背影的将父亲离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及远,由显而隐,并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加以烘托。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④进去吧,里边没人。——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1、“那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两个“聪明”的含义相同吗?是什么意思?表明作者怎么样的心情?相同,都是“糊涂”,是反语。表明作者因当时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而感到自责、内疚、悔恨。文中作者流了四次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难过的泪望父亲买橘,父子离别——感激的泪背影远去,依依惜别——感动、依恋、辛酸的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辛酸的泪子对父对父亲的感激对父亲的理解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忏悔(1)对父亲的感激: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2)对父亲的理父亲不放心茶房,亲往为“我”送行,干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表现出中老年人的“迂”,这都是对儿子的怜爱之情,不是他人所能比的;(3)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买橘子时的瞒跚艰难,一下子引发“我”的联想,家庭生活的重压何时才能解除,父亲的这种艰难还得延续支撑;(4)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5)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忏悔:对父亲特殊时刻所表现出的照顾关心,不仅不领情,反而有所埋怨和嫌弃,但当为自己艰难买橘的过程特别是“背影”映现,自己终于内疚、愧悔,无声的谴责,借助有形的“泪水”表现了出来.内容主旨本文以“背影”为线索,追忆了作者几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生动的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达了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这句动作描写的作用:“探”:写出了父亲体胖动作不灵便,下月台时小心翼翼地样子;“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又写出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很细致;“倾”:写出了父亲努力爬上月台的样子。细致刻画父亲艰难攀爬月台的动作,既细腻地表现了伟大的父爱,也蕴含了“我”的强烈情感。老王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写作背景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脚下,但是,任何邪风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生活之苦职业――蹬三轮(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身体――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住处――荒僻的小胡同,塌败小屋精神之苦“单干户”孤独、无亲受到污蔑善A、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老实厚道、不贪钱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心地善良,关心人C、给三轮车装护栏,为乘客着想。——心地善良,为顾客着想D、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谢恩。——知恩图报,有良心老万的人物形象老王一生凄凉艰难,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但他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作者一家对老王的态度?常坐老王的车女儿送老王鱼肝油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报酬关切询问他能否维持生计不让他白送鸡蛋、香油,也给了钱作者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为什么重病还坚持亲自送礼?感激“我”家平时对他的关心照顾,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善良人。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站着等我”,最后还是收了钱呢?老王理解“我”不愿白接受礼物的想法,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老王过世后,作者每次想起他,总觉得心上不安,这是为什么?“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当时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愧怍”为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作者为什么能够那么关心老王?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样的观念和精神才能象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本文标题:八上一二单元重点课文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53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