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三科学第一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1.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想要中和盐酸使溶液呈中性,在没有指示剂的条件下可选用的试剂是(C)A.熟石灰B.生石灰C.石灰石D.纯碱2.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分钟趋于正常。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象是()B3.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A)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4.将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和盐酸混合,再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是(A)A.红色B.紫色C.蓝色D.无色5.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一项应为(C)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确定这个物质中含有23COB.常温下可用铁与氯化银反应制取银C.可用过量的Cu(OH)2去除Cu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D.分别将镁、铁、铜、银放入稀盐酸中,可以得知它们的活动性顺序6.为完全中和某一强酸溶液,需用10克浓度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改用10克浓度为4%的氢氧化钾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值(B)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无法判断7小辉将一大烧杯倒扣在培养皿上,培养皿上所放物质如右图所示。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肯定不正确...的是(A)A.Ⅰ处试液变蓝B.Ⅱ处溶液变浑浊C.Ⅲ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D.Ⅳ处试纸变红8小辉将一张滤纸在某指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如图)放置一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B)ABCD滤纸上的指示剂酚酞试液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烧杯中的溶液浓氨水浓盐酸浓氨水浓盐酸9.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在两只烧杯里注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HCl,然后再放入等质量的镁和铝,待之充分反应,观察到镁有剩余,则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天平保持平衡;②铝也有剩余;③天平指针偏向镁的一方;④天平之神偏向铝的一方(B)A.①B.①②C.②③D.②④10.今有6克不纯的锌粉(含有杂质a)和6克不纯的铁粉(含杂质b),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均得到0.2克氢气,则杂质a、b可能是(C)A.杂质a为铜、杂质b为芯B.杂质a为铁、杂质b为镁C.杂质a为镁、杂质b为铜D.杂质a为银、杂质b为铝11、化学变化中常伴随颜色变化。小明用铁棒在氯化铁溶液中搅拌一段时间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其反应原理为:Fe+2FeCl3==3FeCl2,该反应属于(A)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2、有一种新型“即热饭盒”,其饭盒底部分为两层,一层盛有水,另一层盛放镁和铁的混合物。使用时打开隔离层,即发生反应:。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断物质X属于(A)A.单质B.化合物C.有机物D.混合物13、如右图是某广口瓶的标签,已经部分被污损和腐蚀。小明想探究其成分,他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少量广口瓶中的固体,滴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无味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固体(B)A.一定是Na2CO3B.可能是Na2CO3,也可能是NaHCO3C.一定是NaHCO3D.一定是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14、市场上有人用铝代替纯银制作戒指,下列方法不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D)A.利用水、天平和量筒测密度B.浸入稀盐酸中观察有无气泡产生C.浸入CuS04溶液中观察是否变色D.浸入CaCl2溶液中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15、人的汗液中含氯化钠,手摸过物体后,指纹线上的汗液就留在了物体上。因此法医作指纹鉴定时可选用的试剂是(B)A酸碱指示剂BAgNO3溶液C酒精D碘酒16、将下面的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液质量增加的是(D)A、食盐水B、浓盐酸C、熟石灰D、浓硫酸17、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下列气体,若将它们分别倒立于水槽中,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A、CO2B、H2C、O2D、空气(A)18.下列各组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苛性钠干燥的是(A)A.H2、O2B.CO2、HClC.SO2、COD.SO2、CO219.下表是各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A氯化钠溶液氯化镁加入适量烧碱溶液,再过滤B硝酸钠溶液硫酸钠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再过滤C熟石灰石灰石高温煅烧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20.下列物质能大量共存于水溶液中的是BA.硝酸、氢氧化钙、氯化钠B.硝酸钾、氯化铜、硫酸铵C.氢氧化钠、硫酸镁、氯化钡D.盐酸、碳酸钠、硝酸钙2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C)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22.在反应Fe+CuSO4===Cu+FeSO4中失去电子的是(A)A.FeB.CuC.CuSO4D.FeSO4二、填空题1、为了纪念化学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和贡献,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主题为“化学——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未来”。(1)化学的魅力在于实验。小明在学校科技节上表演了“化学魔术”,他先用蘸有无色酚酞的笔在白纸上写字,把纸晾干。表演时选用一种无色溶液喷洒在纸上,立即显示出红色的字。他可以选用___氢氧化钠(或其他合理答案)______溶液。(填写一种具体物质)。(2)化学对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化学物质阿司匹林(C9H8O4)就是一种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1:8________。2.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了检验一批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现请你选择三种不同物质类别(酸碱盐)进行鉴别,所选试剂的化学式为:酸HCl碱Ca(OH)2盐CaCl2。3.根据蛋白质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用最简单的方法检验买回家的毛线是化纤毛线还是纯羊毛毛线点燃,有焦臭味的是纯羊毛毛线;(2)在过去的暑假中,很多同学为了备战体育中考,每天都会到游泳馆中练习游泳,以确保耐力类项目拿到满分。细心的同学发现,游泳池中的水呈蓝色,据场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加入了硫酸铜的缘故,加入硫酸铜的作用是铜离子能和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蛋白质变性,杀死细菌。4.你知道吗?在盛唐时代,杭州是全国的纺织业中心。聪明的中国古人,很早就想到了利用化学变化来帮助自己完成事业。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来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在水中互相作用,请按要求用化学式表述上述有关反应。(已知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贝壳烧灼后的固体主要成分为氧化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CaCO3CaO+CO2↑,CaO+H2O→Ca(OH)2,Ca(OH)2+K2CO3CaCO3↓+2KOH5、有一包固体A,可能含有Cu(OH)2、CuO、Cu、NaOH、Na2CO3、CaCl2中的几种,取少量的A做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燃烧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判断:(1)气体D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沉淀G是_____________。(2)混合物A中的可能组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溶液F中,一定存在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过程③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滤液B中,可能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A、B、C、D、E五瓶无色透明溶液,分别是HCl溶液、Na2CO3溶液、MgCl2溶液、NaNO3溶液、NaOH溶液中的一种。分别进行下列实验:Ⅰ.将A分别滴入B、C、D、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Ⅱ.将B分别滴入A、C、D、E中,C、E中均产生白色沉淀,其余没有明显现象。Ⅲ.将C分别滴入A、B、D、E中,B中产生白色沉淀,D中有气泡冒出,其余没有明显现象。(1)A是____NaNO3________,B是__MgCl2__________,C是____Na2CO3________;(2)B加入E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MgCl2+2NaOH====Mg(OH)2↓+2NaCl_;(3)C加入D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Na2CO3+2HCl====2NaCl+H2O+CO2↑。三、实验探究题1.昨天,沈玲家从“大润发”超市购买了一瓶白醋,细心的她注意到,标签上注明醋酸的质量分数≥5%。沈玲想,这瓶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与标签的标注相符?这个问题勾起了她的化学探究欲。现在,请你与沈玲一起,用有关酸碱的知识,定量测定白醋中醋酸的含量。[原理](1)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2)在混合溶液中,当醋酸和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时,再增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就呈碱性,而1滴氢氧化钠溶液约为0.05mL,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实验]①用量筒量取12.0mL白醋(密度近似为1.0g/mL),倒入烧杯中,再加入20mL蒸馏水稀释。②量取45.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近似为1.0g/mL),用胶头滴管取该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地滴加.....到稀释后的白醋中,同时不断地搅拌烧杯中的溶液。滴至恰好完全反应,剩余氢氧化钠溶液5.0mL。[探究](1)在实验步骤①中,加适量水稀释白醋,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无影响,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量不变。(2)在实验步骤②中,沈玲该如何确定醋酸和氢氧化钠已完全中和?在白醋中先滴入几滴酚酞,当滴加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时,说明完全中和。(或在白醋中先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当滴加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时,说明完全中和。)[计算]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判断这瓶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与标签的标注相符.解: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45mL-5mL)×1.0g/mL×1.0%=0.4g设12g白醋中含醋酸的质量为xCH3COOH+NaOH=CH3COONa+H2O6040x0.4g60:x=40:0.4gx=60×0.4g÷40=0.6g则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100126.0gg=5.0%答:该白醋中醋酸含量与标签的标注2、为了提高实验探究能力,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包白色粉末,它可能是碳酸钙、氢氧化钙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1)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实验时需要用到两种物质性质的不同点,试举一例:___水溶性,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2)同学们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方案Ⅰ: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碳酸钙。方案Ⅱ: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钙。方案Ⅲ:取样品加入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下层有不溶物,上层清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白色粉末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以上三种方案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_Ⅰ、Ⅲ(填方案序号),分析该方案表述的实验现象,其不合理的理由是__选择Ⅰ,因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滴加盐酸,一样有气泡产生;选择Ⅲ,因为碳酸钙不溶于水,但氢氧化钙微溶于水_。(若你认为有多种不合理方案,只需选择其中一种回答即可)。(3)请再设计一种方案,证明该粉末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简要写出实验的操作及现象。__取样品少许,充分溶解于水中,过滤,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证明有氢氧化钙,再往过滤后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证明有碳酸钙。四、计算题1、今有一定质量的硫酸钠溶液(浓度为20%)和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物23.3克,过滤后得滤液151.7克,则氯化钡溶液的浓度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20%
本文标题:初三科学第一章测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56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