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初中《生命科学》教学参考资料
初中《生命科学》教学参考资料一、教学参考资料的设计与使用(一)编写目的1、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学课程的理念初中生命科学课程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全体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教材在组织和编写上都充分体现以观察、实验、思考、讨论作为主要的教学活动模式,这和以往的传统课程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专业化要求。要能适应以上转变,首先要真正理解初中生命科学课程的理念,为此,本教学参考资料中把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课程的定位、理念、总目标及具体目标都作了简要的介绍。2、帮助教师全面理解初中《生命科学》教材的特色只有让教师们全面了解教材,才能在教学中体现出教材的特色,才能通过教师的群体和个体对教材的发展性处理,更充分地体现出教材的特色,使本教材更能获得学生的欢迎。为此,本教学参考资料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初中《生命科学》教材的特色所在。3、帮助教师理解初中《生命科学》的整体设计原则与各册编排的思路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只有整体地把握了教材,才能统领全局地合理处理每一节课的教学安排,因为知道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方法、要求等就整体而言处于怎样的地位,其前后衔接的关键等等。为此,本教学参考资料为教师提供了整套教材的整体框架结构,为今后教师能精心地组织教学提供了参考。4、帮助教师了解初中《生命科学》上、下册的主题、结构框架和章、节间的联系我们提倡教师在拿到教材后,应结合《初中生命科学课程标准》,先把整册教材看一遍,弄清编写者的意图,理清各章间的关系,把握住章节中各节间的脉络,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教学。为此,本教学参考资料为教师提供了每册的整体框架结构,对各章节间的联系都能从框架结构图中了解到编写者的设计思想与思路,为教师了解把握教材节省了时间,减轻了教师的负担。5、帮助教师了解初中《生命科学》每章的核心概念、重点难点和结构框架我们提倡以章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这样能更好地把握住整体的教学内容。为此,本教参考资料提供了每一章的核心概念、内容介绍、重点难点、结构框架图和建议课时数等。6、帮助教师了解初中《生命科学》每节的学习内容、活动与三维目标为了使本教学参考资料既能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又不束缚教师的创造精神,本教学参考资料提供了以章为单位的内容、活动、目标细化表,为教师了解整章的内容要求提供了方便。7、为方便教师的教学,提供服务本教学参考资料还提供了有关教学中所涉及知识、方法等方面可供阅读的资料和所需要的相关数据;提供教材中的所有参考答案和练习册答案。8、围绕教学参考资料主题来展开本教学参考资料是一本与教材配套的实用书,但必须和教材一起使用才行,这一点请每一位教师务必做到。(二)编写原则1.系统性原则教学参考资料是为了教师更全面地了解教材、把握教材,从而能高质量地用好教材,让初中《生命科学》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为此,教学参考资料系统地对教材的整体结构、编排思路、册间联系、章间关系、每章框架、重点难点、每节目标、习题答案等,都一一涉及到了,这样做,就是为了坚持教学参考资料的系统性原则,方便教师的使用。2.使用性原则教学参考资料应该为教师提供优质服务,其重要标记之一就是使教师在使用时感到实用、方便,真正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本教学参考资料的第一目标就是实用性要强,我们做了一定的努力,希望它能成为生命科学教师所喜爱的、可查阅的、有参考价值的好伙伴。3.参考性原则我们力图使教学参考资料成为与教师对话的平台,为此,教学参考资料中所叙述的都是编写者的想法、思考、理念、做法和建议,都只是提供给教师的参考资料而已,我们希望教师们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材进行再处理、再修改、再补充、再创造,更希望在今后教材的再修改中,能把广大教师的精彩亮点充实进来,进一步提高教材的质量。(三)使用建议1.先阅读后面第三部分的“初中《生命科学》整套教材介绍”教参只有被全面地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用好它。为此,建议先阅读后面第三部分的“初中《生命科学》整套教材介绍”,因为这里较详细地对整套教材作了介绍,能使你较为全面地了解整套教材的编写目的、编写特点、框架构想、编写思路等,及本教参的编写体例、内容选择、提供方式等,定会使你有较大的收获。建议重点翻看理解:全套教材的特色、全套教材的整体框架设计思想和每册教材的整体框架设计思想。2.再翻看后面的“各章教学说明”,了解每章教参的编写体例与内容。在完成第1点的基础上,建议再翻看“各章教学说明”,了解每章教参的编写体例与内容。因为这里有:每一章的内容介绍、课时安排、整体结构,细化到每一目的教学内容与活动、细化到每一节三维目标的要求,教学建议、重点难点分析(以章为单位),还有教学参考资料、参考答案。相信是值得你去阅读的。3.使用本教参时,应把教参和教材联合起来对照使用本教学参考的主线由整体到具体地系统性地予以呈现,并没有把教材置于其中,所以,使用本教参时,应把教参和教材联合起来对照使用。4.备课讨论时,应以主题为单位进行研究教材一般以一章为一个主题模块来呈现的,有的主题涉及两章,如人体和城市生态。由此可见,以主题为单位来研究,能较全面地把握教材,较清晰地理解每一课时所教内容在本主题中的地位,它与前后的联系,它应选取的教学方法,它应达到的难度及综合度等一系列的选择指标等等,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5.应创造性地使用本教学参考资料虽然教材的编写已经考虑到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教材究竟不同于教师的教,而且,由于学生的各方面的差异,更不能选择同一种教学方法或模式。所以,我们希望教师们能在教材和教参的基础上加以出色的发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及本教学参考资料,写出优秀的、实用性的教案来。二、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课程简介(一)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课程定位初中《生命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是整个12年自然科学教育“合-分-合”体系中的分科第一阶段。它是在小学《自然》、初中《科学》综合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实施的第一阶段分科自然科学教育,为学生提供初步的生命科学的学习经历和学习体验。初中《生命科学》课程在为学生提供初步的生命科学学习经历和体验的同时,着力帮助学生学习一些最通用、最基本的生命科学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从人体入手,概貌性地了解生命科学的本质,热爱生命,关注自身健康;帮助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初步认识生命现象、生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科学理念。(二)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课程的理念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的研究范围包括生命的化学本质、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直至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并涉及医学、农业、健康、人口、环境、生物工程等各个领域。生命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等不断交叉融合,发展更新。1.立足于学生发展,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1)关注、爱护和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和探究兴趣,激发对生命科学的求知欲。(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认识自身和身边的生物开始,创设丰富、生动的探究生命的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命科学,基本养科学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化的观念。(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使他们了解人和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4)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以便于他们进一步深化和拓展。2.面向全体学生,提供适应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学习生命科学的机会(1)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生命科学课程结构,通过提供不同的课程内容,体现多层次的课程要求,增强课程的选择性。(2)教师要设法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以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使每一位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展。3.实施科学、技术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1)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生命活动整体性、协调性和复杂性的认识,逐步领悟生命科学的发展是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的。(2)要帮助学生认识基本的生命科学概念和原理及其应用,并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与创新。(3)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科学的发展必然会对技术、社会、生活等诸方面带来影响,树立科学的伦理道德观,关爱生命,增强社会责任感。4.强化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1)要通过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结合其他学习方式,使学生参与到“做中学”的活动中来,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与乐趣,并把实践体验与生命科学知识的获得联系起来,以利于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提高。(2)要注意现代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课程的整合,以支撑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营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开放式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经历,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和创新的工具,成为学生获取、理解和应用生命科学知识的平台,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媒体与文化。5.重视多元评价,体现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统一(1)要树立发展性评价的观念,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主题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真实性和综合性,突出评价的反馈和激励功能。(2)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和选择评价方式的权利来展示自己的成绩;要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评价过程统一起来,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监控和管理,以此促进学生生命科学素养的提高。要注意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支持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创建。(三)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课程总目标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课程总目标是提高每一个学生基本的生命科学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学习本课程,应使广大学生取得如下的收获:获得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并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及其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表达交流的能力等,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热爱生命,热爱自然,关系社会,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为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打下基础;具有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四)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课程的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获得有关生命科学的一些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人体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基本的保健方法、周围常见的生物类群、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等。(2)初步了解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密切关系。(3)初步获得生命科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常用器具设备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及显微镜观察、基本的动植物解剖技能、人体基本生理数据的测量、生物分类和检索表的使用等。2.过程与方法科学探究是了解生命现象本质的基本途径,科学探究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是全面发展生命科学素养的关键。本课程通过基本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初步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有意识地运用生命科学的知识解释某些较简单的生命现象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初中生命科学课程中的探究活动由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使用工具和收集证据、处理数据和解释问题、表达与交流等基本要素组成。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应使学生学会:(1)提出问题能够借助一定的科学思想、方法、知识,从自然现象、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确定探究对象。(2)形成假设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证据,通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想象,作出假设或预测。(3)制定计划能够拟定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实验探究计划,确定探究对象和问题,探究方法和步骤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如测量仪器的选用、实验装置的图示、实验变量的控制、数据记录的表格、处理数据的方法、问题的解释等。(4)使用工具和收集证据能够规范地使用基本测量仪器、观察工具、化学试剂和试纸等,根据已制定的探究计划,选用实验仪器,组装、调试实验设备和装置;能够通过较系统的观察、较规范的实验搜集证据;学会利用图书、网络等搜集资料。(5)处理数据和解释问题能够对搜集到的证据做出简单的评价;能够合理选用数字、图形、表格等形式处理数据;能够借助计算机进行一些数据处理;能够
本文标题:初中《生命科学》教学参考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6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