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检测题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的关键是A.蒋介石的配合B.张学良、杨虎城的要求C.中共的努力D.人民的呼声2.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尽管一直存在矛盾和斗争,但维持到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其根本原因是A.中共力量壮大,并及时击退了国民党的进攻B.中共坚持了对国民党既团结又斗争的正确方针C.美英等国不赞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分D.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尚未解决4.“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请判断这是什么战役A.卢沟桥战役B.平型关战役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5.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处理国共关系的基本出发点是A坚决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B.扩大和巩固统一战线C.争取中间派力量的支持D争取建立民主联合政府6.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淞沪战役D.百团大战7.“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这一命令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后发出的?A.七七事变B.八一三事变C.西安事变D.南京大屠杀8.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有如下内容: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得到和平解决。下列适合做小说书名的是A.《鸦片战争的烽烟》B.《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C.《我眼中的西安事变》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9.中国有一座城市,它因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因30万同胞在此无辜遇难而痛恨,它就是A.北京B.南京C.天津D.上海10.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11.“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这首反映的事件是A南京大屠杀B九一八事变C八一三事变D甲午中日战争12.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主要目的是A掠夺中国东三省的资源B缓和国内矛盾C占领亚洲,称霸全球D把中国东北变成其独占的殖民地13.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日寇之手。其主要原因是A.日军的攻势太猛B.东北军防守不力C.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D.中国的武器落后14.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应选择下列哪一素材为好?A.南昌起义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东北易帜15.“兵谏仰西安,真诚促抗联。张杨伸大义,国共绘新天。敌忾同仇切,城巍统战坚。”这首诗赞颂的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国共第一次合作D.国共两党共同执政16.对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事变的正确评价是①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变②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③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④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7.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A.争夺国民党的领导权B.打回东北C.逼蒋抗日D.投靠红军18.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B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C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加剧D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张学良将军去世后,中共中央在唁电中称他“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朋友。”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事件是A.卢沟桥抗战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20.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是A.立即抗战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先剿共后抗战21.1937年7月7日这一天,日本制造事变的借口是A.日本兵被打B.日本人被杀C.中国军队炸毁铁路D.日本兵失踪22.20世纪30年代,卢沟桥畔的隆隆炮声震惊了世界,佟麟阁激励将士:“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此情景发生于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3.2005年4月,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了会谈。历史上国共两党曾两度合作。请问第二次国共正式合作是在什么事件之后?A.七七事变B.西安事变C.台儿庄战役D.中共七大24.他是二十九军师长,因率领中国军队英勇抗日而为国捐躯,今天的北京还留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这个人物是谁A.杨靖宇B.张自忠C.佟麟阁D.赵登禹25.“八路军”这个名称出现的时间是A.1921年B.1926年C.1935年D.1937年26.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九一八事变②南京大屠杀③七七事变④西安事变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④①③②D.①④②③27.在徐州会战中,最能体现中国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精神的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B.临沂战役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28.乔乔的姥爷是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那一天出生的,他的生日是在A.8月15日B.9月2日C.9月9日D.10月25日29.“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这首诗歌赠与的对象彭大将军指挥了哪次战役?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徐州会战D.淞沪会战30.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①沉重的打击了日寇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③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④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1.陈毅贺“中共七大”闭幕:“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文中的“八载干戈”指的是A.中国抗战进行了八年B.中共七大在八月召开C.日本帝国主义在八月份投降D.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周年32.下列有关中共七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召开的会议②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③它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④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4.学校举办“抗日烽火”的讲座,准备邀请一位曾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人来到学校主讲,请你根据下面几位的出生年代,帮助确定这一主讲人员A.刘老师—1948年生B.王老师—1946年生C.赵老师—1950年生D.李老师—1938年生25.某校计划赴陕西开展“寻访抗日足迹”的活动。你向他们推荐的参观地方不应包括A.西安事变旧址B.中共七大会址C.平型关大捷旧址D.中共中央所在地旧址26、参考右图,你知道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A.四一二事变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27、“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采取的方针是A.抵抗B.不表态C.片面抗战D.不抵抗28、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张学良D.杨虎城29、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红军长征胜利结束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C.“九一八事变”爆发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30、78年前的12月12日,在古城西安发生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是A.一二·九运动B“西安事变”C.五四运动D.重庆谈判31、西安事变之所以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A.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张学良、杨虎城的和平意愿C.中共方面作出的巨大的努力D.蒋介石先生作出了重大让步32、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沦陷33、参考右图: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A.北京B.南京C.广州D.上海3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卢沟桥事变②西安事变③九一八事变④南京大屠杀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35、百团大战的指挥官是A.李宗仁B.彭德怀C.周恩来D.朱德36、抗战爆发后,钳制了日军大量兵力,严重威胁着敌人后方的是A.国民党军队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C.苏联红军D.英美联军37、1940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的主要目的是A.进行战略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B.粉碎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C.鼓励抗战军民,推动形势好转D.破坏交通线,为反攻创造条件38、在抗战年代,创作了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尤其擅长画马的画家是A.齐白石B.徐悲鸿C.张大千D.侯德榜39、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的指导思想是A.新三民主义B.毛泽东思想C.马列主义D.邓小平理论40、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41、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的是A.周恩来B.毛泽东C.朱德D.蒋介石42、原子武器在战争中第一次使用于A.1944年B.1945年C.1946年D.1949年43、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原因是A.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B.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C.苏联红军进攻东北日军D.美国向日本国土投掷两枚原子弹44、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A.鸦片战争的爆发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抗日战争的胜利45、每年的8月15日,全中国都要举行或大或小的纪念活动,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武昌起义的胜利B.长征的胜利C.抗日战争的胜利D.解放战争的胜利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两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众所周知,中日两国人民长达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材料二:今天中日关系取得了巨大的发展。2006年双边贸易额由邦交正常化是的11亿美元,增加到2073亿美元,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以上均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说材料三:2007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标志和标语(见图)。其标志是中国、日本的英文打头字母“C”和“J”组成的心形标识,标语是“心的期待,新的未来”。请回答:(1)列举日本发动哪些侵华战争酿成“近代50多年的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日关系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主要原因。(3)试举一例说明古代中日文化密切交流的史实。(4)结合三则材料,请你以“心的期待,新的未来”为主题,为中日学生友好交流提一个活动建议。2、认真看图,然后回答问题:(1)图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2点原因)(2)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中国战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3点原因)(3)对比上述图片,你有哪些感想?(至少3点)3、材料一: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如下消息: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中国人的比赛,看谁先杀满100个。后来他俩见面时,向井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但难以确定是谁先杀满100人,于是决定继续进行比赛,看谁先杀满150人。材料二:日军两将校杀人比赛图(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什么历史事件?日军在当地共杀害了多少中国人?(2)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还在中国犯下哪些侵略罪行?试举三例说明。(3)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然而今天日本国内一些人极力否认大屠杀的真实性,他们称大屠杀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你将采用怎样的方法来驳斥他们的谬论,澄清历史事实的真相呢?5、看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右图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年的《东北画报》上,请结合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l)“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指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2)推算该漫画创作于哪一年?(3)请用史实证实画中蒋介石对此事的态度?(4)此事件的结果如何?对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6、看下列图片回答问题请问(1)图一与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图二反映的什么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图一图二
本文标题: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检测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67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