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战前的一些简单背景说明:1、在天津失陷,联军挥兵进驻武清县的情况下,咸丰决定派奕展开议和,但肃顺为首的强硬派依然不愿意放弃武力,认为作战失利只是偶然因素,联军无论在数量还是在环境上都处于下风。因此,咸丰在给奕议和旨意的同时,又给了僧王剿办的旨意。但实际上,当时清朝内困外乏。南方的太平军随几经失败,但在李秀成和陈玉成的带领下,似乎有起复之像,南方的几路汉军似有自保经营之意。朝廷处于外剿长毛,内防家奴的尴尬境地。为此,对洋人作战不敢轻易调动南部的部队入京。而肃顺对于在剿灭“北伐”而兴起的满蒙部队又颇为倚重。加上联军当时奉行的是外交无余地时,军队司令方可全面指挥。巴夏礼和额尔金乐观的认为,奕的到来,意味着满清的屈服,他们的舞台开始了。军队将起到次要作用。因此先期出发的部队很少,给了清军错觉。认为洋人兵少可欺。2、僧王原本是在通州布防,并采取防御态势的,基本将部队分散把手北京到通州的各个要道,用于防止联军从大兴县或者水路偷袭北京(又过于看重联军海军实力了),天津一战,蒙古骑兵损失很大,不得不临时征召了蒙古各旗的牧民作为补充。虽然他了解联军的战斗力,但他本人也很希望通过战争洗刷之前的耻辱。但实际上这个部署导致,清军的力量分散,难于互相支援,在后来的张家湾作战时便体现了出来。3、外交谈判的失败十分意外,而使团被扣也十分意外。联军在没有重炮部队的支援下,敢于直接、迅速的向僧的大本营发动进攻,更让清军感到意外。总之一连串的意外导致了张家湾的作战,八里桥战役拉开了序幕。9月18日张家湾之战的作战序列:清:僧格林沁所部马步队1万人,张家湾绿营守军4000人。联军:法军第一旅和英军部队共计4000人。结果:僧部在郭家坟扣留了联军使团人员和卫队,向张家湾外的联军发起进攻,失利,折损百余,退至咸户庄。英法联军进驻郭家坟原清军大营。9月20日八里桥之战前夕作战序列清:僧一万七千多骑、步兵队(其中骑兵约1万)驻守咸户庄(八里桥西南七八华),骑兵多为从蒙古征调的牧民。副都统胜宝统帅京营八旗五千(主要是鸟铳部队和炮兵)和一千人的马队。协助礼部尚书瑞麟统帅的部队1万余人(含京营、绿营、也配有马队,还有民团)驻守通州县城(据八里桥西五华里)总计兵力3万4千余人。联军:法军第二旅、炮兵部队和英军的阿姆斯特朗重炮队(二十四门)赶来增援。联军增兵至8000多人,其中仅炮兵就有近3000人。法军以步兵为主,没有骑兵(仅一个十几人的小分队,作为外交礼仪卫兵,大部分在谈判时被俘虏了),其中士官为1000多人。英军以骑兵(含锡克族骑兵)和炮兵为主。法军的第一旅和第二旅是拿破仑三世亲令全国挑选的精锐部队。联军总司令孟托班将军虽然年迈但却又很丰富的亚洲作战经验。法军还有个70人的战地医疗队,有着很丰富的战地救护经验,这是克里米亚战争的遗产。事实证明这极大的减少了联军的死亡人数。使团的几百广东苦力队并没有像大沽口那样参加战斗。9月18日,张家湾作战之后。联军迅速增援,兵力达到了8000以上,而重炮终于运到了。事实上,整个远征期间联军都是极为严肃的对待清军这个对手的,丝毫不敢怠慢。僧王的初战失利,加上之前天津的失手给了他的政敌在朝廷上很大的发言权,肃顺等人对与僧王的态度一直都是很暧昧的,因此对于防卫京师大军的指挥权,一直都没有授予。八旗的部队(主要是抬杠兵和火炮部队)也一直都没有使用。实际上所谓的三万大军是三只互不统属的部队。僧是亲王,胜宝是八旗副都统,瑞麟是礼部尚书。除了僧外,另外两个都没有什么作战经验,胜宝原是琦善的部下,瑞麟是道光的亲戚,两人都是在剿灭北伐太平军的过程中被提拔的文官,成为了当时的军事红人,为肃顺等人所倚重。由于下旨为“会办”,且二人是旗人统帅旗兵,故僧对二人很难统御。胜宝多年后被慈禧赐死。瑞麟在广东任巡抚,剿灭长毛天地会余党,病死在任上。因此我们在考察八里桥之战,清军的表现时,派系侵轧导致的指挥系统的混乱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9月21日,凌晨4点,英军首先从张家湾开拔,向八里桥进军,早上7点僧格林沁的马队前卫和法军第一旅先遣队遭遇。就此战役序幕拉开。两军的21日作战部署是这样的。清军:原本的作战方案,僧将其马队1万人作为前卫,封锁咸户庄东南一代的平原地区。步兵在八里桥和西部的一座木桥一带扎营构筑工事,封锁官道。胜宝和瑞麟部负责固守通州县城,并骚扰敌军。两部互为犄角。20日晚,胜宝与瑞麟私下商议,两人擅自率部撤出通州县城,移防八里桥一代。其中胜宝将营寨驻扎在了八里桥西边七里左右的定福庄,并将马队和部分军队留在那里。瑞麟在八里桥附近的一个村庄驻守。因此,清军在放弃了城防、运河等有利条件下,形成了一个背对运河和官道,分左中右三翼的狭长布防态势,三万人被分布到一个长十多里,宽六七里的防线上。且中翼极为薄弱,左翼却极为强大的奇怪阵型。联军:总司令孟托班将军(战后荣升八里桥伯爵)的战略意图很明确,就是要夺取官道直指北京,营救使团成员。因此他决定将联军分为两路。一路是法军2个旅作为前部部队由西南向北,攻占八里桥,另一路是格兰特将军率领的英军作为后部,紧随法军西进,利用英军的骑兵部队迂回,攻占据八里桥西面一座木桥。也就是说在行军的时候,法军第一旅左翼,第二旅作为右翼。英军作为后翼。作战时,英军西进形成左翼,并迂回包抄清军后部。第一旅作为中翼和第二旅协同攻占八里桥。后来的战斗证明第一旅和第二旅初始进攻的位置正好是僧部和胜宝部一个结合区域。而英军的迂回攻击正好是僧部的大营。法军第一旅的一个几百人的先遣队,携带野战炮和工兵走在队伍最前。21日,早上联军从通州城外开拔的时候,清军并未内掌握动向,因为驻防通县巡哨的骑兵被调防去了后方。联军行军1个多小时也没有都没有发现清军。虽然行军速度不快,但由于道路状况很糟糕,炮兵部队的辎重一直无法跟上队伍。由于一直没有见到敌军,法军的几百人先遣队因此大胆行进了很多。等僧的巡逻马队发现他们时,清军的厨师刚为将官备好了早餐的宴席。除了僧在内的很多八旗军官都因缺乏了解、和几乎没有的情报工作,对联军十分轻视。。虽然僧曾屡次败给联军,了解联军的战法,但他也认为联军兵力不足4000,不会贸然发动进攻,因此对一同“会办”的两位八旗贵胄放弃通县的做法似乎没有什么反应。但显然他们不了解从河西务赶来增援的法军和重炮部队对战局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而联军的侦察工作做的很好,大致了解清军的作战数量和布防情况。而且孟托班这个50多岁有着丰富亚洲事务经验的将军,很注意集中兵力与土著作战(后来为了集中兵力,通州县城都没有派兵驻守)僧的反应很快,迅速组织骑兵部队进攻这个先遣队,这支蒙古骑兵还是显示了一定的专业素质,行进到法军50米左右才被发现。但他们只是骑射,并未冲锋。很快就被大炮击退了。法军先遣队的指挥官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队伍太突前了,便迅速组织部队后撤,并通知后面部队战况。接到前方的战报,孟托班这时候迅速做了个英明的决定,第一旅部队迅速停止前进,部队成战斗队形并就地构筑工事。且联系后翼的英军迅速西进形成左翼,并派出骑兵侦察。因为他预感到法军现在所处的平原地形对骑兵有利,清军骑兵会发起更大的进攻。果然不出所料,僧王的第二批蒙古骑兵赶到了,一部分从正面冲锋,另一部分从第一旅的左翼迂回包抄,希望能包围这股法军。这时有个很戏剧的情况,英军的格兰特将军听见炮声后,不明情况,便带领小股骑兵前往法军阵前侦察。结果差点被这直迂回的蒙古马队俘虏。慌忙跑回英军阵地的格兰特命令英军迅速出击。就这样这部插入英法结合部的马队在两面火力的齐射下被歼灭。僧的第二次进攻失败了。此时,第二旅在八里桥附近也遭到了攻击,随后赶到的法军重炮部队,架起了大炮,开始炮击八里桥一代清军的防线。而英军也把阿姆斯特朗重炮部队调到了联军中翼即第一旅的阵地。面对联军优势的火炮攻击。清军骑兵展开了第三次进攻,再次攻击英法两军的接合部,并南进迂回英军防线,但归于失败,英军骑兵在取胜后开始西进追击蒙古溃散的马队。第一旅和第二旅乘胜进攻八里桥,联军炮火十分精准的掀翻了清军的所有炮位,虽然这些炮在作战时基本都得了哮喘,后来缴获的清军大炮中有一门居然是17世纪荷兰铸造的。在八里桥南村庄的胜宝,在法军第一轮火炮攻击时,就被炸伤落马。于是他迅速带领所部几千余人后撤至定福庄,并将定福庄的部队一块带走回了北京。据说,是他在撤退途中下令处决了2个联军俘虏,并将尸体抛到了运河里。看到胜宝撤退,瑞麟所部也迅速溃散。但也有一些部队没有撤退,而是坚持抵抗。以至于孟托班的儿子在一个村庙里差点被击毙。上午九点,僧王在得知胜宝、瑞麟溃散后,命令所部迅速移师八里桥,并让卫队携带自己的帅旗固守八里桥上。不久,英军的骑兵深入于家围附近。看到有被包围的危险,僧王怅然而退。上午12时,联军陆续攻占咸户庄、八里桥、定福庄等清军大营,看到营帐里还摆着没有动过的早餐。僧王所部一万七千余人,在打完仗的三天都没有得到补给。最后收编归队的仅有十之一二。瑞麟的部队损失殆尽。两人被革职处分。胜宝因伤和与肃顺的关系反被擢升,所部尚有5000军马,加上各省勤王的部队,成了京城各路部队的统帅,一年后率兵北上热河,支持慈溪,参与辛酉政变。英法联军的死伤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但70人的战地医疗队和克里米亚战争出现的南丁格尔小姐,无疑帮助联军将阵亡人数减少了很多。咸丰在9月22日,八里桥战败第二天就逃离北京了,而联军在八里桥取胜之后,所有弹药消耗殆尽,等了快2个星期才有了补给。等到10月6日才开始向北京进发,期间清军与其在朝阳门曾对峙。憾于北京的城墙,联军决定绕城北上西进,寻找使团成员和中国皇帝。僧和瑞麟的残部曾做象征性抵抗。后来一队迷路的法军推开了一个园子的门.....关于野战工事的问题,这个其实很简单,当时构筑的主要是炮兵工事和简单的篷车阻挡工事,还有借助地形的简单工事。而且法军的先头部队就有工兵。联军与骑兵交战的第一个主阵地在八里桥南6里左右的位置,这一带其实道路很不好,而且灌木和树木很多。那一带的平原并不像现在这个样子。东部还有运河的河网。当时桥南部还有很多村庄。所以不是一定就有利于骑兵作战,步兵依托地形也一样有利的,平原有利骑兵是两面性的,要看具体交战地形,你比如说张家湾作战其实骑兵并不利,很重要的就是那个地方有河网。限制了骑兵移动。所以僧王也就主动放弃了张家湾和郭家坟。而且北京过去其实是水乡。。。沼泽、树木、灌木很多,河网密布。所以联军要打八里桥,因为这是官道上的唯一一个石桥。此去北京不过20多华里。迂回英军骑兵就是去打八里桥西面一华里的一个木桥。但是居然迷路了。一直向西扎到了于家围。趣闻和传言:从天津开始,就有大批民众尾随联军,他们是等待打扫战场和抢劫无*河蟹*状态的村镇的。僧王在天津失手后,曾上疏在通州北运河修筑水坝减少水量,以阻止联军的军舰沿运河进入北京,并获批准。联军的三千先头部队在从天津河西务前往通州的途中,一个士兵偶然发现,他们所走的官道边上有条大运河,而运河上的船家告诉他们这通向北京。得知这个消息后,英法将领齐声痛骂海军无能。联军于是花钱雇了十几条船顺流之上。可叹,通州人民费心修的坝了。张家湾议和本来已经取得成果,达成协议,爱面子的巴夏礼提出了带士兵仪仗队前往北京的动议,六王爷正在寻思如何说服咸丰的时候,巴夏礼出于权衡考虑说,这个动议不一定非要接受。但六王爷一个莫名其妙的神经质,由此推知洋人奸诈不可信,说了的事又不做。导致清朝决定撕毁合约,并扣押使团。张家湾谈判不亦乐乎,联军外交官风头大胜,似乎可以外交解决了。但一个买补给的法军军官在镇上看到一个布告,虽然他不懂,但边上的清兵懂了,那是悬赏洋人头的布告。于是乎。。。一场猎头大战开始了。我国的很多史学家也认为,僧打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知道英军有骑兵部队。但是我看的资料表明,被俘虏的使团成员交代了联军的很多情况,其中就包括骑兵的问题。而且被俘虏的30多名士兵就基本上是骑兵。怎么会不知道?只能说,就算知道有,看到如此悬殊的人数对比,清军也觉和没有一样。就像“孟骑”经常教导我们说的,“战争观念和技术已经差了两个时代了,古代再优秀的骑兵也无法与近代骑兵相比”,“至于这个差距,全球通史一书认为清军同英军的差距要比阿兹特克同
本文标题:八里桥之战技术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79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