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初中历史全册材料题专题复习
1历史材料解析题专题:一、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蚋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材料三:19世纪中期,清朝内外交困。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在什么战争之后哪个国家强迫清政府鉴订的?两个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②材料三中的运动发生在哪一段时间?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谁?与洋务派相对应的派别是什么?这个派别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谁?19世纪60年代——9O年代奕訢顽固派慈禧太后③“自强”的含义是什么?这里的“长技”具体指什么?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增强军事力量西方工业革命的先进枝术④材料三反映的历史时期的对外政策与清朝前期比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与今天的对外政策有何和异同?由闭关锁国转变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中国国门被打开,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都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不同:今天是主动对外开放,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主权独立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制度。是在主权受到损害的前提下开放。⑤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受世界上哪一个重大事件的影响而发生的?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处于同一时期,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有哪些?工业革命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制度明治维新推翻了幕府统治,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⑥材料二中条约的签订引发了中国哪个阶级在哪个方面的探索,举例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假若我们回溯一下历史,那么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几乎是日本的恩人,要不是1853年美国少将柏利的“第一艘黑船”撞开了德川幕府时代的锁国之关,恐怕一直到现在还要逗留在“石器时代和神话时代”,还不会维新啊!——《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料》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方文明带入国内。——《日本政治史》请回答:(1)材科一认为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美国几乎是日本的恩人,美国的入侵不完全正确。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是外因,根本原因是封建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2)美国的入侵给当时的日本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用自己的手将西方文明带入国内”说明日本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撞开了德川幕府时代的锁国之关说明:明治政府由闭关锁国到主动学习西方的文明。(3)材料中“德川幕府”在19世纪中期的日本处于何种地位?这种地位何时改变的?掌握实权,处于实际统治地位1868年,倒摹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4)材料中的“维新”指什么大事?其性质如何?明治维新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5)材料二表明日本对西方文明的主张是什么?明治维新中哪些措施体现了这种主张?主动学习西方的文明提昌“文明开化”;引进西方科技,创办近代工业;建立近代化军队;(6)19世纪末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7)结合近代史上日本经济的两次飞速发展,谈谈你对中日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感受。要坚持改革开放.但不要侵略邻国把发展教育和科技放在首位,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材料二:“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改变了世界面貌,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另一方面,欧美工业国家的入侵,也极大地冲击着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旧制度旧童识。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离的整体。”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了两倍。其中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18%在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了重要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I/3。现在他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只有20%在国内进行。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①材料一中所说“世界”被发现是指什么事件?“世界”被发现的实质是指什么?“人”被发现是在哪个时期?“人”被发现的含义是什么?“人”和“世界”被发现的共同原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新航路的开辟实质:指世界由相对封闭孤立日益成为—个彼此联系,不可分离的整体文艺复兴时期“人”被发现的含义是指把人的思想从封建神学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以人为中心资本主义萌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材料二中所说工业革命不仅使“东方属于西方”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冲击着亚非拉国家和地2区的旧制度旧意识”,请以中国历史上的各一重大事件为例说明以上两个观点。鸦外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③除以上两个影响外,材料二认为工业革命还有什么影响?任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是如何促进这一影响的继续发展。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离的整体汽车、飞机的发明,缩短了空间距离;电报、电话的发明缩短了时间距离,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④材料三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状况?这一状况之所以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国应如何面对这一形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根本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改革开放,走科教兴国之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⑤根据以上①③④的内容说明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总体趋势。世界由孤立分散逐步走向—体化,全球化。(6)、材料二中“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离的整体”这一整体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直至材料三中趋势的出现共经历了哪几个事件?在这一整体形成过程中人类社会经历了哪几个时代?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工业革命(初步);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第三次工业革命(全球化)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7)、材料三中的趋势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带来机遇,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本国发展。但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发达国家把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同时发展中国家的抗风险的能力降低。4.材料回答问题: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哥伦布四处寻求资助者,西班牙君主忠实的支持哥伦布,投入大量资金为他装备远征队。1492年8月2日,哥伦布率领由可靠水手和饱经风霜的能干船员操纵的三艘帆船,从帕洛斯角启航。——《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二:上岸后,哥伦布举行了占有仪式,宣布以国王和女王的名义占有该岛,并有随行人员作了公正和记录。……从那时起,欧洲人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该大陆,这里的居民开始陷入被征服、奴役和屠杀的境地。——地理大发现年表材料三:哥伦布的伟人发现最初开看象是一个重大失败。数千名冒险家成群结对的前往西印度群岛,只是令人扫兴的找到了少量黄金。然而,美洲大陆的发现却引起了具有伟大意义的直接反应。请回答:——《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1)根据材料一判断,西班牙国上对哥伦布的远航持什么态度?如果此时他生活在中国是否会得到中国皇帝的支持?为什么?支持和赞助不会中国重农轻商(2)支撑哥伦布远航到大洋彼岸的信念有哪些?这些信念产生的经济根源和精神支柱分别是什么?地圆学说、对东方财富的向往相信人的伟大力量经济根源: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精神支柱: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相信“人”的力量。(3)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时所依赖的动力是什么?人类结束对此类动力的依赖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标志是什么?风力、水力和人力瓦特改良蒸汽机(4)中国明朝有位伟大的航海家,这位航海家是谁?其贡献是什么?其远航的目的与哥伦布的目的有何区别?郑和,1405-1433,七次下西洋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宣扬国威追求财富(5)材料二中,哥伦布及其后继者对当地居民采取了什么手段?这些手段的实施产生了什么影响?征服、奴役与屠杀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给美洲带来了灾难(6)根据材料三分析为什么在当时人看来,哥伦布的伟大发现是个重大失败?没有带来巨大的财富,政府没有收回投资的成本。5.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主要国家(组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请回答:(1)“欧共体”后来发展为何组织?其性质是什么?欧盟区域性的经济联合组织,世界最大的经济体(2)材料一反映出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实力有何变化?该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美国经济实力下降欧共体、日本经济实力上升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3)材料一、二、三反映出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多极化(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囚素有哪些?欧共体、日本的崛起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6、阅读材料: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下是三次科技革命重大科技突破的成果:互联网、汽车、“多利”羊、蒸汽机、人造卫星、内燃机、电灯、火车机车。请回答:(1)请你把材料中的成果分别归入到三次科技革命中。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机、火车机车。第二次科技革命:汽车、内燃机、电灯第三次科技革命:互联网“多利”羊人造卫星(2)三次科技革命哪一次对中国的影响最大?这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3)第一、二次科技革命发生时中国分别是如何面对的?其结果如何?第—次工业革命时,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洋务运动,失败。(4)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发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持续发展,信息化,全球化(4)当今我们应如何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要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国内生产总值所占世界%美国欧共体日本1965年34.8815.854.561993年27.0827.1718.2337.阅读下列材料;2005年4月,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访问大陆。4月29日,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连战,实现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第三次握手”。请回答:(1)与共产党“第一次握手”的是以谁为首的国民党?当时两党合作领导了什么战争?孙中山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北伐战争分裂原因:1927年,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2)“第二次握手”前国共两党对峙了多少年?是什么结束了两党的对峙?对峙多年的两党为什么能实现“第二次握手”?10年(1927-193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严重)(3)第二次握手后何时分裂的?其原因是什么?最终造成了什么问题?1946年6月,蒋介石要实行独裁境治,发动内战。台湾与人陆的第三次分离。(4)“第三次握手”前,两岸的民间交往开始于哪一年?能实现“第三次握手”与什么政策密切相关?“第三次握手”的实现有何重大意义?1987年一国两制有利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8、阅读下列材料:党中央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周恩来提出:只要蒋介石答应抗日,就释放他。(1)当时西安发生了什么事?今年是纪念该事件多少周年?西安事变2007-1936=71年(2)上述重大事件的主要发动者是杨虎城和谁?这—年中国历史上有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该事件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张学良西安事变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3)、材料中周恩来提出释放蒋介石的前提是什么?答应抗日(4)此事件的最终结果如何?有何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午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929—1933年法、日、德、美、英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法国日本德国美国英国16.5%8.4%40.6%46.2%28.4%材料二
本文标题:初中历史全册材料题专题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79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