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摘要:当前的大数据形势,公共图书馆以其知识性服务的特性而为人们所普遍关注,它在引领人们汲取知识、智慧开启的道路上,用知识服务和数字化服务的创新理念,利用公共图书馆海量的数据资源,对人们进行喷涌的知识灌入,将沉淀的、静态的公共图书馆知识转化为动态、创新服务的应用型知识,在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机制的同时,实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与创新价值,为人们提供多元的需求服务,用内部创新文化、外部资源融合等途径,进行服务与创新。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数据;资源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功能和创新水平是衡量其社会服务水平的标准,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态势下,要突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能力,改变单一的服务形态,用内部文化的创新培育与外部资源的融合利用,充分地、全面地、多元地为社会广大读者服务,通过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整体规划与突破创新,营造出适于服务创新的环境,在“转知成慧”的服务过程中,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瓶颈”所在,采用多种策略进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优化与创新。一、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及其原则。伴随着互联网和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原有的图书馆纸质资料已变形成为电子书、缩微胶卷等多元载体形式,各种智能终端为其推广和使用提供了技术平台,公共图书馆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为用户提供全新的服务,增强其服务辐射能力,这是在新的服务理念和原则之下的思考与实践。1、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1.1、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公共图书馆必须以读者的需求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和目标,在服务的过程中要注意切实维护读者的合法利益,尊重每一位读者的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益;并且,利用图书馆员的主观能动性意识,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提供创新的氛围和环境,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1.2、公平开放的服务理念。公共图书馆就其实质意义而言,是面对所有平等主体而言的全民开放性服务,它取消一切不合理的限制,向所有需要图书馆服务公民提供开放性的服务。1.3、免费服务的理念。公共图书馆要根据国家规定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实现为社会民生服务的免费开放,让更多的社会公共产品转变为公益性产品,使之成为公共图书馆的立馆之本。2、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原则。2.1、目标原则。公共图书馆要以知识性服务为手段,为每一公民提供资源服务,使公共图书馆成为社会民众的“第二精神家园”,使之成为社会民众的信息资源中心、智力拓展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和娱乐活动中心。2.2、资源共享原则。公共图书馆以其自身强大的知识资源优势,向广大民众提供知识性资源的服务,使需求者在公共图书馆内享受到最新资讯、人力资源、科学技术等资源的共享性服务,为创新性服务奠定基础。2.3、补充协调原则。公共图书馆还要进行各馆际之间的互通与交流,在合作协调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补充和配合的运作,保障城市公共图书馆之间能够和谐共同发展。二、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现状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已经进入了民生需求的旺盛阶段,它成为了城市公益性的文化知识服务平台,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约1.3亿个城镇家庭中就有5000多万户需要利用公共图书馆服务平台,这说明了公共图书馆的民生服务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民生服务现状还待加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社会民众知识性服务意识亟待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社会民众服务还处于初期阶段,社会服务的方式还较为简单,向社会广大民众推广服务的意识不强。与国外公共图书馆的民生服务体系相比,国外公共图书馆不仅有基础性的服务,还有多种渠道的延伸性服务,诸如:为残疾人、老年人、病人、犯人提供的特殊服务;社会公益性活动;各种税收税表的服务;扫盲服务等。2、社会民众的知识性服务信息资源配置还有待优化完善。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沉淀的搜集者,它承担着向社会传达教育知识、辅助需求者进行文化知识获取的自由途径,可是,在我国目前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资源中,服务模式还过于僵化,服务对象也较为有限,使其内部的资源配置与社会民众的实际性需求不符,尤其是对农民工、下岗职工、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更无法满足这些民众获取知识服务的需求。3、社会民众服务方式需要创新与优化。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性服务功能方式较为单一,其传统的资料借阅、参考咨询、培训等方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尤其在当前我国三网融合的背景环境下,其单一的服务方式更不适于快捷信息的传递,也不利于知识性资源的优化配置。因而,公共图书馆必须借助各种新形势下的各种网络终端设备,全方位、多渠道地为社会民众提供创新的服务路径。4、社会民众服务深度还须延伸和拓宽。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提供的知识性信息服务,由于其与地方文献资源联接的局限性,因而其提供的信息只有少数能够链接到当地经济、教育活动等相关信息,无法为广大民众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仅有少数可以链接到免费的学习资源及其他文化服务,这与新形势下民众的需求极为不符。三、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性服务创新路径阐述。1、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拓展与延伸。在传统的公共图书馆为民众提供借阅、展览、讲座、宣传等服务方式之外,还要利用其优势的数字化电子网络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多种方式的创新型服务,如:信息引擎搜索、查找浏览、数据下载等。1.1、新载体的阅读服务形式。在当前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各种新载体不断衍生,出现了新型的室内外IP—News电子报栏、多点全息触控屏等电子阅读方式,这种全新的、触摸式的电子阅读方式,有助于社会民众快捷、实时地进行报纸、期刊的选择和浏览、查询,通过网络化的多界面的服务功能、优化的服务模式,为社会民众提供全新的电子阅读方式。1.2、手持式智能终端的阅读服务形式。这是在手持式智能终端的技术支持下进行的信息提醒服务,它通过智能终端的双向交互功能,以定制的方式选择所需的信息,可以对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动态、新书推荐、展览、讲座等服务内容进行自由、个性化的选取,例如:手机图书馆“掌上重图”就是新开发的创新服务方式,它集庞大信息资源于一个小小的手机,集“重图电子书”、“读者互动”等八项功能于一体,展现了强大的数字检索功能和日常图书借阅功能,实现了便捷、实时、动态的服务创新。1.3、自助图书馆服务形式。这是一种全新的无人借阅的图书馆,它由“自动借书机”的扫描功能为用户提供阅读服务,对于社区内的用户可以实时、方便地实现日常借阅图书、逾期续费、预约预借等功能,并根据社区内需求用户的喜好,进行书目自动筛选和更新。2、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的拓宽。为了体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应当依循服务原则对所有民众提供平等的服务,要拓宽其服务范围,为更多的需求群体进行知识资源的提供与获取。2.1、服务拓宽对象—农民。由于我国还有相当大的群体是农村群体,为了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和文化素养,要在推行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推动公共图书馆的为农民服务的建设,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困境,要建立公共图书馆的流动机制,设置专门“农家书屋”,为农民朋友提供知识性的资源服务。2.2、服务拓宽对象—老年群体。我国是一个多人口的国家,许多城市的老龄化较为严重,为了让老年群体用知识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开阔心胸,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其自身优势,为老年群体设置专用的“老人阅览室”,并考虑老年人不便出门的身体状况,提供特色化的馆外服务,如:图书传递、家访等创新服务。我馆就设置了专为老人送报的服务项目。2.3、服务拓宽对象—残疾人。残疾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为了体现公共图书馆的公平、开放、平等的原则,要考虑残疾人的身体弱势,正常地为他们提供图书馆资源的借阅,真正让公共图书馆成为无障碍、低门槛的数字型图书馆,为残疾人获取信息知识资源消除障碍,例如:“有声化阅读”服务、“上图讲座”等。总而言之,公共图书馆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知识型资源平台,它必须融入社区,融入人民生活,在感知民众需求的前提下,公平、平等、开放地提供其知识信息资源,通过其服务方式和服务范围的延伸和拓展,实现无障碍、全方位的创新性服务,以社会民众的“医、学、住、行”为需求导向,以“数字惠民”为核心内容,真正解决民生诉求,用数字化的信息手段服务于民生,造福于民生。参考文献:[1]侯东萍.《试论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J].现代交际.2012(05)[2]王文风.《覆盖全社会的图书馆服务理论与实践》[J].图书馆学刊.2010(10)[3]尹美馥.《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带来的现实问题及对策》[J].图书情报论坛.2010(03)[4]杨淑芝.《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涵与措施》[J].民营科技.2010(06)[5]明月辉.《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7)[6]郑君平.《浅探图书馆服务创新与拓展的路径——以晋江市图书馆为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11)
本文标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8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