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公共选择学派(课件).
LOGO公共选择学派Publicchoice大纲公共选择学派第一节背景及代表人物第二节学派特色第三节主要理论第一节背景及代表人物公共选择学派形成于20C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美国的一个新自由主义学派。它的形成与20C50~60年代发达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政策有关。当时由于凯恩斯主义的推行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经济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公共部门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上升,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政府债务和政府赤字不断增加,以及60S后期开始的通货膨胀。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选择学派是作为反凯恩斯主义的一个学派出现的,同时它也因此被西方经济学界归入非主流派的阵营。第一节背景及代表人物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政府经济理论的缺乏新福利经济学的影响凯恩斯主义指导下国家干预的失败Goon政府经济理论的缺乏传统经济学缺乏政府经济理论,作为政策制定者的国家被看作是经济体系的外在因素。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应当把政治决策过程作为经济活动的内在因素。受传统自由市场经济的影响,在经济理论研究中,很少涉及国家与政府行为的研究。然而,随着政府干预的加强,公共经济活动领域的扩张,先前的政治经济学以及现代宏观经济学所探讨的政府经济事务的政策选择问题,已满足不了政府公共经济运行的需要。因为在这些理论中,作为政策制定者的国家与政府,被看成是经济体系的一个外生变量,且政府经济管理活动是以促进公共利益为目的的。这种观点在分析政府的各种经济政策及其效果时,完全忽略了政策的制定过程。在公共选择学派看来,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才是决定经济活动的内在因素,而且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抛弃政府为公的幻想,政府官员也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back新福利经济学的影响30年代以来的新福利经济学激起了公共选择理论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过程的关注。20世纪3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新福利经济学,至少在两个方面刺激了公共选择理论的诞生。一是社会福利函数理论探讨了将个人偏好次序加总归纳成为社会偏好次序,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问题。这种对最优加总偏好的实际程序特点的研究,很自然地刺激了人们对在不同的投票规则条件下,相对于给定的一组偏好将会选择出怎样的结果这一问题产生兴趣。二是20世纪40年代和20世纪50年代论述政策失误的著作,探讨了在公共产品和外部性存在的情况下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分析了资源的非市场配置问题,这就刺激了公共选择理论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过程的关注,如关于个人偏好显示过程如何、决策结果是否符合帕累托最优、存不存在均衡等。back凯恩斯主义指导下国家干预的失败凯恩斯主义指导下国家干预的加强与失误。二次世界战以后,由于认识到和经历过市场的失灵,导致国家对市场的干预越来越多。国家干预的加强使得政府部门与公共经济活动领域逐渐扩大,相应的也就刺激了对公共经济活动的理论分析。同时,国家干预经济所引发的各种弊病,如通货膨胀、失业等,又促使人们分析非市场的集体决策过程来探讨国家干预失误的原因,就像分析市场失灵的原因一样,把用来考察市场经济缺陷和过失的方法同样应用于国家和公共经济的一切部门。而传统的经济理论或者没有分析政府经济活动,或者向福利经济学那样未能看到国家的失误。在这种背景下,公共选择理论与其他新政治经济学一道,开始关注政治决策过程,并从实证与规范两个角度用市场机制的特点去理解与塑造政治过程,从而促成公共选择理论的形成与发展。back第一节背景及代表人物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过程1、发源阶段。公共选择学派发源于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邓肯·布莱克(DuncanBlack)于1958年发表的《委员会与选举理论》,开创了公共选择研究的先河。2、逐渐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是公共选择学派逐渐形成的时期。1962年布坎南和塔洛克合作发表了《一致同意的计算:宪法民主的逻辑基础》一书,为现代公共选择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3、影响日益扩大的阶段。70年代,公共选择理论的影响不断扩大,并传播到欧洲和日本。4、迅猛发展的阶段。20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1986年,布坎南也因为对公共选择理论所做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节背景及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有布坎南、塔洛克、缪勒以及查理斯·罗利。学术大本营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乔治·梅森大学的“公共选择研究中心”。学术阵地是由塔洛克于1966年创办的《公共选择》杂志。第二节第三节布坎南詹姆斯·布坎南詹姆斯·布坎南,美国人,198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与领导者。提出了公共选择学派的“经济人”假定,并以“经济人”这一假定为分析武器,探讨在政治领域中经济人行为是怎样决定和支配集体行为的,特别是对公共选择所起到的制约作用,并因此证明政治领域存在缺陷是可能的。back塔洛克戈登·塔洛克戈登·塔洛克,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公共选择范式和寻租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在经济学、公共选择和寻租理论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与布坎南合著的《同意的计算》是他理论研究上的最大成功。back公共选择学派第二节Publicchoice学派特色学派特色主要由以下两点构成: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歧公共选择学派的方法论特色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歧人类社会政治市场经济市场私人物品经济决策政治决策政治家、政策法案、法律制度主体为消费者与厂商主体为选民、利益集团、政治家及官员货币选票民主选票(通过)(通过)公共选择学派的观点: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主要是做出这两类决策。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歧由此可见其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所不同的就是:1、公共选择学派摒弃了西方主流经济学把政治决策视为经济决策的外生因素或既定因素的传统,而认为“经济”与“政治”是相互依从相互影响的,正确的理解“经济”必须对“政治”有一定的了解,同样,理解“政治”必须能够理解“经济”。2、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传统是以完全不同的假定来讨论个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中的活动以及相应的决策过程。认为个人在经济市场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在政治市场上个人动机则是利他的、超个人利益的。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在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中做出决策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一个人在经济市场是自利的,而在政治市场是利他的,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的“善恶二元论”是无法成立的。Back方法论特色公共选择学派的方法论是由布坎南提出并归纳的,分为三个方面: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经济人行为理性原则(关于官僚政治行为理论以及关于公共管制理论的著作,主要受此假设影响。)认为经济学是一门交易科学(关于立宪分析的理论主要受此影响。)第三节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认为,个人是评价、选择与行动的基本单位。公共选择论通常从个人的视角分析问题。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无论是在集体活动还是在私人活动中、在市场过程中还是在政治过程中,不管产生总体结果的过程和结构多么复杂,个人都是最重的决策者、选择者和行动者。公共选择理论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有关经济和政治两个市场上的个人行为模型。从实证的角度看,公共选择理论强调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不同于哲学上的个人主义。布坎南还将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与主流经济学家的个人主义相区别。布坎南认为:第一,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并不是说个人在选择与决策时不受制度环境的影响;第二,个人选择所追求的目标可以是利己的,也可以是利他的;第三,个人选择方案与选择的结果是有区别的,总体结果是个人选择的不经意结果。Back经济人行为的理性原则公共选择论认为,人人都是经济人,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工作的人,目标没有太多的差别,既不更好,也不更坏。从政的人也不是总是为公共利益献身的人,同样的经济市场中的消费者与厂商也不是极端利己的。这一点与传统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是不同的。公共选择理论模型的基点是把“经济人”范式扩大到公共选择活动中,个人参与政治活动的目的也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也以成本收益分析为依据。但是,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范式不同于在选择对象间配置稀缺资源以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范式。Back认为经济学是一门交易科学公共选择学派的经济学说认为,经济学不是一门选择或资源配置理论,而是一门交易科学,它研究个人的交易倾向、交易过程和个人在只有交易中心自发产生的秩序。政治过程和经济过程一样,其基础是交易动机、交易行为,是利益的交换。市场是自动交易过程的制度体现,个人是按照各自的交易能力进入自动交易过程的。Back公共选择学派第三节公共选择学派的主要理论主要理论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主要包括公共物品理论、投票理论、党派经济学、利益集团理论、寻租理论、政府失灵理论以及宪政经济学等。以下重点讨论公共学派的几个理论。投票理论利益集团理论寻租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宪政经济学投票理论投票理论利益集团理论寻租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宪政经济学“民主”一词来自于希腊,原意为“一切事项由全体公民审议”,但很多时候民主是指“大多数人的统治”。在民主制下,所有的政治活动的决议都是通过投票产生的,不同的投票规则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公共选择学派的投票理论。投票规则通常有两种,一致同意和多数票规则,其他的投票规则有加权投票规则,否决投票规则等。投票理论投票理论利益集团理论寻租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宪政经济学一致同意原则所谓一致同意原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反对的前提下,才能通过最后的实施。这个原则给予了每个参与者否决权,按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原则是最为理想的集体决策方式。一致同意是一种理想的集体决策模式,然而它的优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我们接下来讨论一下这种决策模式的优缺点。投票理论投票理论利益集团理论寻租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宪政经济学优点:1、由一致同意原则得出的集体行动方案在经济学上是有效率的。个人参与集体决策要付出成本,这就决定了他会认真的对待集体决策。2、参与者平等的选择。在一致同意原则下,个人选择对集体的选择至关重要。每一个参与者都是绝对平等的,而其利益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3、一致同意原则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在集体决策时避免“搭便车”现象,而且有助于集体内部的合作。案例: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投票理论投票理论利益集团理论寻租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宪政经济学缺点:1、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价值判断或效用函数上的差异,因此达成一致就要经过不断的切磋与讨论,在当事人数目众多的时候,达到一致同意则要花费很大的交易成本。最终,最可能的是,一致同意的投票制度将导致讨价还价和敲诈以及打不成任何实质性的决议。2、一致同意规则排除了个人策略行为。一致同意规则是假设每个人都真实投票。实际上,如果一个人认识到某项决策他不点头就不能通过的话,那么他就可能敲诈那些想使这项决策通过的人。3、有些情况下会出现“一致同意悖论”。比如说为了达到一致同意的目的,可能出现贿赂、互投赞成票的问题,这与一致同意规则的出发点——政治平等正好矛盾。投票理论投票理论利益集团理论寻租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宪政经济学安南与五大常任理事国代表合影众所周知,联合国主要机构之一安理会,现在由两类、15个国家组成一类是常任理事国,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地位显赫、影响重大,因此被称为“五大国”;再一类是非常任理事国,有10个国家,非常任理事国经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任期2年。按照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安理会决议时也分两种情形。不同决议时,投票规则不同。当安理会就程序事项表决时,至少需要9张可决票(五分之三),此时常任理事国并不具有否决权;但安理会在调停国家之间的争端时,除9张可决票外,还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同意票表决之”,就是没有“反对票”,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常任理事国“否决权”的法律依据。可以看出,否决权的实质是全体一致规则。投票理论投票理论利益集团理论寻租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宪政经济学多数票原则在实际生活中,除了像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会议决议、欧盟成员国首脑会议作出财政预算等重大问题的决议等这些少数场合外,一致同意规则很少被使用。而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就成为了“最优规则”。当人们对一项
本文标题:公共选择学派(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90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