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土地利用规划——农业用地规划
1第十章农业用地规划第一节耕地规划第二节园地规划第三节林地规划第四节牧草地规划第五节水产用地规划2第一节耕地规划一、耕地组织形式二、耕作田块配置三、田间灌排渠系配置四、田间道路配置五、农田防护林配置六、田间设施综合配置3一、耕地组织形式耕地组织形式系指实施作物种植结构和作物轮作制度的耕地利用方式。目前我国耕地利用组织形式基本上有两种。(一)轮作田区组织形式(固定轮作或分区轮作)(二)耕作田块组织形式(单田轮作)4(一)轮作田区组织形式为了落实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将耕地按照轮作周期的年限划分成若干个面积基本相等、肥沃度近似的轮作田区。所谓轮作田区是指作物轮换种植的基本单元。在轮作田区之间按照一定的顺序,在时间和空间上轮换种植作物。实行轮作田区组织形式应当具备下列条件:①具备本地区科学的轮作制度;②种植计划比较稳定,年际间作物种植面积变幅不超过5%~10%;③土地使用范围稳定和产权明晰,土地集中连片,农田基本建设标准较高,以保证年际作物产量较为均衡。轮作田区利用组织形式的不足之处是对于作物种植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变动适应性和灵活性较差。5(二)耕作田块组织形式耕作田块组织形式是在同一块耕地上按时间先后安排作物的轮换顺序,各田块之间不存在作物的轮换关系,而且这种耕地组织形式对田块大小没有特定的要求,很适合当前农户经营的特点。这种形式过去在我国长期存在并被普遍采用。它的优点是比较灵活机动而且能随市场需求改变种植计划。其不足之处在于易造成年际间作物种植比例和作物产量不稳定,作物配置较分散。6二、耕作田块配置耕作田块是最基本的耕作和管理单位,它的规模、长度、宽度、方向、形状等要素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田间灌排渠系、田间道路、护田林带等作用的发挥以及机耕效率的提高。(一)耕作田块的长度(二)耕作田块的宽度(三)耕作田块的规模(四)耕作田块的外形(五)耕作田块的方向(六)耕作田块的质量组成7(一)耕作田块的长度适宜的田块长度有利于提高机枕作业效率、灌溉效率和合理组织田间生产过程。为了提高拖拉机的工作效率,要求耕作田块具有一定的长度。田块愈长,则拖拉机在地头空行转弯的次数相对地愈少,工作效率也愈高,耗油量也随之减少,机件磨损也小。机械作业效率随着田块长度的增加而提高,但不成正比例。当田块长度在400m以下时,作业效率的变化非常明显,但超过400m以上,其变化幅度就不太显著,而田块长度在500m左右时,其行程利用率即可达到90%以上。8其次,田块的长度还要考虑灌溉的要求,在灌溉区,耕作田块即灌水地段,因此要根据末级固定渠道要求的适宜长度和控制面积来确定田块的长度。根据有关试验,农渠长度为400~600m是适宜的。田块的长度一般在500~800m或更长一些。在平原地区。田块长些,而丘陵地区要短些;在旱作地区可长些,而在水稻区则短些。9(二)耕作田块的宽度1.在平原地区机械化较高的条件下,田块的宽度要便于机械顺利作业,在划分作业小区进行耕作时,田块宽度最好为作业小区整数倍。如康拜因采用回形法收割时,其作业小区宽一般为200~300m,而拖拉机带一台或两台犁进行耕翻时,作业小区宽约为50~100m。在具体确定田块宽度时,可参照当地使用量最大的机组的工作幅宽的整数倍来定。灌溉区田块的宽度即末级固定渠道的间距,据试验以200m左右为宜,最大不超过300m,以便于水稻田的灌溉管理。田块过宽,往往使田块内小地形不一致,增加平整土地的工作量。10风害地区要考虑护田林带的间距,主林带沿田块长边配置,其间距即为田块的宽度,林带的间距取决于有效防风距离,一般为树高的25~30倍,若树高10~12m,护田林带间距则为250~350m。综上所述,在平原地区田块宽度可在200~400m左右。水稻地区可窄些,旱地水浇地可宽些。112.在需要排水的地区,田块宽度要结合排水沟的有效间距来确定,以保证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这时排水沟间距与土壤质地、作物对地下水位深度的要求、沟的深度及机械作业要求等因素有关。一般在非盐碱地区,沟深1.0~1.5m时,排水沟间距可采用200m左右,在盐碱地区,沟距可适当缩短。12(三)耕作田块的规模根据上述耕作田块的适宜长度和宽度,其规模大致为10~13.33公顷。反之,在一定的独立地段上,由于面积已定,也限制了田块的长和宽,所以田块的长宽与规侯是相互制约的。在不同地区由于采取不同的经营方针,种植不同的作物种类田块规模差别很大。一般在平原机械化旱作地区,要求田块具有较大的规模,而在丘陵水田地区,规模就不可能太大。水稻田内还要进一步划分格田,以便精细平整士地,更好地控制稻田的灌排水和田间作业,格田的规模一般在0.33~0.4公顷,长度为50~150m,宽度为20~40m。13据湖南省岳阳县新开乡调查,该乡丘陵连绵起伏、冲谷小垄遍布,田块小且形状不规则,有的村,助田平均0.063公顷。而陕西关中地区,田块规模一般长300~400m,宽100~300m,面积为6.67公顷左右。新疆条田约长600m,宽300m,面积为18公顷左右。黑龙江省平原地区,田块长约500~800m,宽200~400m,面积为15~32公顷。14(四)耕作田块的外形为了给机械作业和田间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田块的外形要力求规整,尽量做到:①田块最好是长方形、方形,其次是直角梯形,平行四边形;②田块的两个长边要呈罕行和直线;③不能把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田块的短边设计得过斜;④不能把田块设计成形状不规整的三角形和多边形、据有关资料表明,在较小的三角形田块上耕翻土地时,空转率要比相同面积长方形田块增加1.5倍。15(五)耕作田块的方向耕作田块的方向系指田块的长边方向。在选择田块方向时应考虑下列要求:1.要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光照条件2.要有利于机械作业和水土保持的要求3.要有利于降低地下水的要求4.要有利于防风要求5.要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161.要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光照条件田块方向应保证作物从早到晚一天当中能够尽量多吸收太阳的光热。根据日出与日没的方位移动,太阳光线投射到作物东西行向和南北行向的时间不同,如夏半年(春分到秋分)太阳出没偏北,太阳照射到东西行向的株间的时间比南北行向的株间长,温度也较高,这对春播和喜温作物有利,所以夏半年作物东西行种植为好。而冬半年(秋分到春分)太阳出没偏南,投射到南北行的株间时间比夏半年要长,这对越冬作物有利,所以冬半年以南北行种植作物为好。至于某些耐阴作物或有特殊要求的作物要具体分析,恰当安排。172.要有利于机械作业和水土保持的要求在坡地上,田块方向影响到地表径流的大小和土壤的侵蚀量。在降雨量、降雨次数和地面坡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由于耕作方向不同,顺坡比横坡土壤侵蚀量大8.5倍。其次影响机械作业效率,当拖拉机机组顺坡耕作时,为了克服爬坡阻力,势必加大拖拉机的功率消耗。试验结果表明,当机组爬坡时每上升l度。消耗功率16.5%;当田块方向平行等高线时或沿等高线变化不大时,每上升1度只消耗功率0.25%。可见田块的长边应沿等高线方向配置。183.要有利于降低地下水的要求在盐渍土地区,降低地下水位,排碱洗盐是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所以末级排水沟(农沟),应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以利截排地下水。所以应使田块的长边垂直于地下水流向。194.要有利于防风要求一般主林带沿田块长边方向配置,使主林带与主害风方向垂直,防风效果最好,因此在设有护田林带地块上,耕作田块的长边应与主害风方向垂直或接近垂直。205.要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要使耕作田块的方向与居民点的位置保持最短的距离和最便利的交通条件,避免由于田块方向设计的不合理引起绕道而行。21(六)耕作田块的质量组成要求耕作田块内土壤、坡向和坡位一致,这样才能使同一田块内土壤肥力和土壤耕性一致,从而使作物生长发育一致,便于同时进行作业、管理和获得稳定的产量。综上所述,配置耕作田块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既租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应根据不同地区特点,抓住主要矛盾,首先应满足主要要求,综合考虑其他要求,使耕作田块得到合理配置。22三、田间灌排渠系配置(一)一般要求(二)平原地区(三)山丘地区(四)低洼排水地区(五)井灌溉区(六)喷灌区田间灌排渠系系指末级固定渠道(农渠、农沟)以下及耕作田块内的临时渠道(毛渠、毛沟、灌水沟、畦等)。由于地区和灌水方式的不同,田间灌排渠道布置形式亦多种多样,以下主要介绍地面明渠方式下田间灌排渠系的配置。23(一)一般要求1.要与其他有关规划项目紧密配合,要结合田块、林带、道路的配置综合考虑一般应将田间沟、渠沿田块界线配置,做到田块规整,便于耕作和灌排。2.要考虑地形条件和机耕要求,尽量利用田间原有工程设施。以减少工程量和财力消耗。3.布置田间渠时应注意与上一级渠道的水位衔接,以利灌溉和排水。24(二)平原地区田间灌排渠系的布置形式如下:1.末级固定渠道(农渠、农沟)的布置形式2.田间临时渠系的布置形式251.末级固定渠道(农渠、农沟)的布置形式(1)灌排相邻布置,即农渠与农沟相邻布置。这种形式适用于一面坡地地形区。(2)灌排相间布置。即农渠向两侧灌水、农沟承泄两侧的排水。这种形式适用于小地形起伏地区。将农渠布设在高处,农沟布设在低处。这种形式有利于两面排水,减少渠道的渗漏损失,但修渠工程量大,减少了田面宽度,对机耕效率有影响。(3)上灌下排与灌排合一。上灌下排形式也叫竖向结合形式,即排水沟为暗沟,暗沟上面为灌水渠。灌排使用同一条渠道,为灌排合一形式。这两种形式的优点是节约耕地,但投资较大,不便于控制地下水位,影响作物产量和增加灌溉用水量。262.田间临时渠系的布置形式(1)纵向布置灌溉水从毛渠通过输水沟进入灌水沟、畦。毛渠布设方向与灌水沟、畦方向一致,为田间灌溉创造良好条件。(2)横向布置灌溉水直接从毛渠输送到灌水沟、畦。毛渠布设方向与灌水沟、畦方向垂直。这样布设使灌水沟、畦沿地面最大坡度方向,以利于灌溉。毛渠的间距,当采用纵向布置时,输水垄沟的长度一般在50~80m,若双向控制,则间距加倍。当采用横向布置时,毛渠的间距即灌水沟的长度一般在50~100m,若双向控制,为其两倍,毛渠的长度即农渠的长度一般为200~400m。27畦田是整地播种时,修筑15~25m高的纵横小埂,形成一块块狭长的畦田,田面坡度介于1/300~1/1000,一般畦长30~100m。在水田地区,种植水稻多采用淹灌法,将灌水地段由毛渠所控制的范围内用田埂分隔为若干格田,在格田内进行精细地平整土地,并且具有独立地进、泄水口。格田的地面坡度应小于1/1000,格田长度一般在50~150m,其宽度,一般根据地面坡度大小及田间管理工作的方便而定。28(三)山丘地区南方山丘地区的耕地根据地形特点和所处部位,分为岗田、旁田、冲田三种类型,岗田为位于岗顶上的耕地,冲田为介于山岗之间的低乎地,旁田是冲岗之间坡地上的耕地。岗田地势高,两边坡水,主要怕旱,一般沿岗脊布置斗渠,在斗渠两侧开农渠,排灌结合。在岗头部分按地块的宽窄可分为宽岗头和窄岗头两种形式:①宽岗头,农渠垂直于等高线布置,毛渠则沿等高线呈水平方向布置,格田(畦田)呈长方形。②窄岗头、斗渠垂直于等高线布置,农渠也垂直于等高线,毛渠沿等高线随弯就势布置,格田(畦田)呈扇形。29冲田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易涝易渍,应以排为主,结合灌溉。在小冲田,一般不开冲心沟,在坡水大的一侧开排水沟,在坡水小的一面开排灌两用渠。垂直冲田走向开排水腰沟多条,呈“月”字形布置。在较宽大的冲内,一般增开冲心沟,呈“用”字形布置。上小下大的冲田,排水布局在上部呈“月”字形,下部呈“用”字形布置。旁田地面倾斜,坡度较大,按等高线修成梯田。旁田怕旱,应以灌为主结合排水。一般采用斗、农两级渠道。斗渠平行等高线布置,农渠垂直等高线布置。30(四)低洼排水地区末级固定排水沟的间距直接影响排除地表水的速度、降低地下水的深度以及土壤脱盐程度。在确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时,一方面要考虑不同作物对地下水深度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土壤的质地。一般来说,沟愈深,沟距就愈宽,土壤渗透性好,排水沟的间距宜宽些。在非盐渍
本文标题:土地利用规划——农业用地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9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