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内部资料)
2016贵州省公务员申论考试辅导材料(内部讲义)一、申论考试的性质一、申论考试是特定职位需要而设置自1993年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之后,就确立了“逢进必考”的录用制度。2005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公务员法》更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对于主任科员以下的国家工作人员的招录必须经过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就是通过答题的形式对拟录用的应试者进行客观的测试,以检查应试者的基本素质。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门科目。面试是在笔试合格的基础上再进行考核以决定最终的人选。所以,笔试考试是根据所需职位而设置的,这与过去的“因人设职”是不同的。现在是“因事设职”“因事择人”、“因事定级”和“因事给薪”,是根据工作的繁简难易程度、工作性质、责任大小和任职资格条件而设置的。所以应试者在报考时,应明确岗位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二、申论考试是针对特定对象而设置根据《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的录取是不分性别、种族和地域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资格要求。公务员招录的对象主要是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公务员招考的这种学历、年龄、专业和身体条件的要求或限制,要求申论的考试试题必须根据考试的对象来命题,需要通过申论考试适当拉开考生的距离,淘汰出那些没有精心准备或者水平不高的人员,体现出能力差距。三、申论考试是几种能力的综合体现综合近几年的申论考试,每年给出的都是几段或十几段的文字材料,要求从中进行概括、提出对策和进行论述等主要内容,这种考试考查的是应试者的能力。从考试大纲的要求看,也是只有具备了需要的几种能力,才能进入国家机关工作,这几种能力就是:1、阅读理解能力(读懂)就是要求应试者读懂所给出材料的真实涵义,这是答好后面试题最基础的工作,由于试卷给出的资料是前后无序的,这就需要应试者能够理清头绪,把握材料之间的关联,掌握材料反映事物的本质,抓住材料的主旨。这需要应试者必须具备对材料的敏感性和准确度,千万不能就事论事,否则就跑题或偏离了主题。2、综合分析能力(读通)读懂理解的过程,就是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这里不是简单的把事物的顺序进行罗列,也不是单纯的缩写或复述,而是运用所学的逻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进行综合,这就需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归纳、分析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加工,这种能力实际上是公务员日常处理问题能力的集中体现。不懂综合就不能从宏观上把握整体,不懂分析,就不能从微观上理解本质。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是解决任何问题都必须具备的。3、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读明)申论考试非常注重应试者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测验应试者是否能敏锐地抓住问题的原因,是否能找到科学的解决方法,这既是思路问题,也是知识问题,更是能力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申论的第三部分,即论述中,这是整个申论的关键,所占分值也最高,这需要应试者能够针对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提出符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和方案。这种措施、办法和方案不是应试者信口开河的议论和设想,而是有观点、有想法、有操作的步骤和环节,没有工作经验,不深入思考,不关心社会发展,只能导致提出解问题的方法成为“空中花园”。4、语言表达能力(会写)任何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申论考试也是这样,语言表达能力是对前三个能力的具体运用和综合体现。对每一个试题解答,必须体现应试者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这是应试者思维是否清晰、表达是否通畅、层次是否鲜明、结构是否严谨的主要体现。二、申论考试的特点1、申论命题,关注社会申论的命题,每年并不一样,而且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多个领域,应试者觉得无从下手,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无论内容涉及那些方面,但绝对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可以略作分析:2007年的申论材料关注的是土地问题,这个问题自2000年以后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包括农民的土地被征用、补偿价格过低、失地又失业问题;这又包括城镇房地产开发对土地的占用和企业扩张导致的土地减少等。还包括农村中存在的空心村问题,开发新土地如滩涂整治利用问题,尤其是2006年国务院提出了实行最严格的土地制度以后,如何加强对土地的使用和管理成为政府的头等大事,所以以“命脉”为题写一篇文章就显得切合当前的形势需要。2006年的申论材料是新华网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某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就危机预案对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意义、如何打造应急预案的“经济基础”、如何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如何利用经济手段介入应急预案等相关话题,与网友进行的在线交流。而这样的一个话题,早在2003年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非典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2005年的申论材料是有关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农”问题,材料中反映了解决农村问题的两种思路。“三农”问题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国务院最为关心的大事,每年年初都要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为此连续发过几个一号文件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纲领性要求,这样的问题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2004年给定的材料是随着国内外汽车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关注的是城市的交通拥挤和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作为刚刚入世的民族工业,人们一直关心它的何去何从;城市的交通问题,更是每一个大中城市人们议论的话题。2003年的材料是关于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问题,通过列举一系列统计数字及发生的典型案件,探讨如何安全生产。2002年的申论材料是有关网络的问题,探讨网络对生活的影响,关注的是网络的利弊对生活的影响。2001年的申论材料是关于含有PPA的药物因含有致人中风等副作用而引起的全球恐慌,陈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对此如何进行应对。2000年的申论材料是一桩复杂的噪音扰民的事件,通过整个事件关注的是人与环境如何协调发展。所以关注社会热点是申论命题的主要依据。这种热点问题可能与有些人的理解认识不同,认为这种热点不如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稳定房价更热,为什么不出这样的命题?这些命题国家可能没有出,但是并不代表各省的公务员考试不出这样的问题。而且这样的热点容易导致解答趋同,所以考试热点还要体现差别,这也是命题的原则。2、申论解答,科学可行申论命题既然是热点问题,解答就要突出科学性和可行性。科学性就是要求应试者解答试卷必须对材料中的问题进行思考,运用科学的方法解答。针对材料中的问题进行解答,无论是概括内容,提出对策以及判断正误还是展开论述必须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合理的,与大多数人的认知一致。可行性就是无论语言表达还是具体问题解决方法的陈述,应该具有实际的步骤和操作性,不是应试者的自圆其说,而是要给出一个圆满的说明,包括观点、论述、结构、语言、形式等都必须符合要求,否则,就要扣分甚至遭到淘汰。3、申论评判,严谨公正申论是国家组织的重要考试,它的判卷工作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每年,人事部都会组织一批有经验的人员进行试卷的评阅,而且采用随机分组形式,两个人甚至三个人、四个人评阅一份试卷,所以保证了试卷成绩的最大客观真实。从组织上来说是严谨的,从结果上来说是公正的,整个评卷环节有相对的评分标准,有严格的评分程序,有评分的监督机构,保证了申论考试结果的公证性。三、申论试卷结构经过几年的发展,申论的试卷结构形式已经固定,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注意事项二、申论材料申论材料是申论试卷的主体,申论材料是围绕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给出数千字的文字材料,要求应试者进行认真阅读,申论材料是提出作答要求的依据。(一)申论材料的来源申论材料部分来自网络上有关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的新闻报道,部分来自政府部门出台的有关文件,部分来自报刊的新闻资料,包括报纸的资料和学术期刊的资料等。这些资料或是新闻消息的形式出现,或者是公文的部分内容,或者是专家学者的观点,或者从学术资料的摘抄。申论材料的命题往往先从一个特殊的案例说起,然后对此进行纵向的扩展或横向的延伸,最终形成一个关于某一个社会问题或现象的相对完整的表述。(二)申论材料的特点申论材料所给出的十几段文字材料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先后有序数。无论哪一年的申论考试试题,为了便于应试者阅读和理解,对给出的材料总是标出一定的序数。序数有三种表现方式。一是说明该事件的背景或概况。先简单介绍背景,然后用序号说明事件的经过或者有关联的问题,但是该事件的经过与采用的序号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二是采用汉字小写的序号形式标出。三是采用阿拉伯数码的形式标出。即用1、2、3……的形式把各个材料之间串连起来,这样的形式,一般来说,每一段都是一个相对单一的意思,前后之间并不是事件发生的真实顺序。2.上下无关联。从上述给出的材料可以看出,这些材料之间虽然有序数相连,但是上下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即给出的材料是杂乱的、零乱的,只有把相关的材料进行归纳才能形成一个问题的整体印象,否则,在头脑中留下的只是零散的单个事件,这种上下无关联的材料正如国家公务员面对的是各种纷繁的事项,必须进行加工,所以材料是未加工的半成品,需要应试者进行合并加工,才能变成一个有关问题的来龙去脉,如果给出的材料内容十分丰富,字数比较多,这更加需要应试者提高阅读能力。3.内容非专业。作为国家最高级别的正规考试,面对的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考生,考生来自方方面面,专业、学历、职业、各不相同,而且提供的岗位近万个,每个岗位所属的部门不同,所需专业要求不同,所以作为入门考试的申论,所给出的材料都是非专业。即材料的内容虽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但并不涉及专业知识,不会出现因不懂专业而无从下手回答问题的现象。但是如果考生不关心社会热点,不关心国家的发展进步,一心只读书本知识,或者两耳不闻窗外事,那必然会导致考试成绩的不理想。三、作答要求作答要求就是根据给定材料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要求应试者进行作答。作答要求体现了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体现了对材料的综合加工和提炼,体现了对材料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作答要求从形式看,主要是根据给定资料所给出的几道试题,试题的内容或是涉及到对材料整体或部分内容的概括;或是针对材料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或者对出现的特定选项给予选择;或者对包含的概念作出解释;或是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评价;或是根据要求进行论证即命题作文。所有试题类型都以材料作为依据进行作答。四、申论考试试题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热点不断涌现,而且国家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也体现了时代特征。申论试题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变化:(一)材料的内容不断丰富1.数字增加。2000年申论的给定材料是1400余字;2001年申论的给定材料是1580余字;2002年申论的给定材料是2300余字;2003年申论的给定材料是4238个字;2004年申论的给定材料是近4000字;2005年申论的给定材料是3700字;2006年申论的给定材料是9300多字。2007年申论资料有6500多字。2.内容变化。内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有最初的单一内容向复杂的综合内容转变。如2000至2003年申论给定材料内容相对单一,都是就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说明,透过材料本身能较快把握材料的主题和本质。但是最近几年的申论给定材料反映的不是一件事,要求解答的内容也包含两个问题,内容更加复杂化。如:2004年申论给定的材料既有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问题,又有由此带来的城市道路交通拥挤问题。2005年申论给定的材料是有关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农问题”,这个材料中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复杂,任何一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大问题,驾驭难度增加。2006年申论给定材料从字数上是前几年的两倍或三倍,而且由于网民的问答随意性强,材料中涉及的内容是相当复杂的,虽然主题是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但是涉及到的问题包括政府的执政能力、国家解决卫生防疫事件的预案、提高民众的危机意识、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等等。2007年申论资料有6500多字,整体上是有关土地资源问题的,实
本文标题: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内部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9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