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的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的研究王玉起(北京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循序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好的提问,既能起到引导学生明确重点、指导学生突破难点、激发学生兴趣、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驾驭教学航向的主要手段。然而,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需要技巧的,有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而有的提问学生却毫无反应。如何能使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提问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呢?本文从当前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出发,谈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的研究。一、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及反思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目前的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提问过多过虚,只重数量忽视质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方式越来越失去市场,代之而起的是重视开发学生智能的启发式教学。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教师片面理解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问,学生答,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过多过虚的运用提问,将传统的“满堂灌”发展成了“满堂问”。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并非看提问了多少问题,而是看提问是否引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学到了分析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即使是好的提问,也不宜过多,太多则容易造成学生疲劳,挫伤他们的兴致,影响学习效果,特别是一些教师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等,课堂貌似热闹,却华而不实。案例1:在探索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过程中,当有学生提出可以作底边的高,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并且完成证明后,教师提问:“作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能否也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呢?”学生异口同声:“能!”反思:探索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方法,目的是使学生发现一些常规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初步提高学生构造全等三角形的能力。然而案例中教师的提问,直接告诉了学生两种辅助线的做法,然后只是问学生“行不行”、“能不能”,在这样的提问下,教师越俎代庖,使学生失去了自己主动思考“还有哪些辅助线添加方法”的宝贵机会,失去了自己独立自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最终沦为了机械回答老师问题的“回声筒”。2.提问太难太易,脱离学生实际有些教师的提问过难,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学生思维难以展开,不知朝什么方向思考,也容易造成启而不发。案例2:《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公开课师:学习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后,我们下面该研究什么内容?生:(没有任何反应)师:回忆已经学过的知识,你能猜出我们今天的研究内容吗?生:应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师:不对,再猜一猜?生:(面面相觑,有的开始动手翻课本)师:(眼看课堂陷入僵局)还是让老师告诉大家吧,我们今天研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下面听课的教师开始议论纷纷,学生兴趣索然)反思:正比例函数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初等基本函数,所以学生对于教材中函数内容体系根本不了解,教师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自然无法回答。同时,初中生对于“研究”一词,感觉很玄虚,高不可攀,因而对问题也产生了畏惧心理,从而造成了启而不发的结果。3.问题缺乏思维空间,学生没有自由思考的余地思维是问题的核心,一个限制学生思维的问题不能被称之为一个恰当的问题。然而有些教师在提问时,问题的思维空间很小,学生自由思维的余地几乎没有,这样的提问不仅不会使学生思维水平得到进步,长此以往更会对数学的学习渐渐失去兴趣。案例3: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中,教师为了使学生会在具体问题中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给出了这样一道例题:已知⊙O的半径为3㎝,OP⊥AB于P,OP=5cm,则直线AB与⊙O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出示例题后,教师提问:“半径是多少?圆心距是多少?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反思:案例中教师的提问在两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一是在解题方法上没给学生留思考余地。实际上学生既可利用半径与圆心距的数量关系判断,也可由题意画出图形,直接利用直线与圆交点个数判断;二是在分析问题时没给学生留思考余地。教师直接问学生“半径是多少?圆心距是多少?”,这就使学生不用再思考“从数量关系考虑,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需要知道哪些量?条件中这些量是否已知?”等基本问题。由于教师的提问没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思维空间,学生学会的只是机械模仿,却没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4.提问注重问题答案,轻视学生反馈有些教师在上课前精心准备一些了问题,当学生回答不到自己所预设问题的答案上时,就把学生的答案晾在一边,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长此以往,学生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和对教师自问自答的依赖。案例4:《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片断:师:如何解方程2x-2=-4(x-1)?生:老师,我还没有开始计算,就已看出来了,x=1!师:光看不行,要按要求算出来才算对。生:先两边同时除以2,再……(被老师打断了)师:你的想法是对的,但以后要注意,刚学新知识时,记住一定要按课本的格式和要求来解,这样才能打好基础。反思:这位教师提问时,将学生新颖的回答中途打断,只满足单一的标准答案,一味强调机械套用解题的一般步骤和“通法”,殊不知,这两名学生的回答的确富有创造性,是不同于通法的奇思妙想,可惜,学生偶尔闪现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不仅没有得到呵护,反而被教师轻易否定而扼杀了。其实,学生回答即使是错的,教师也要耐心倾听,并给予激励性评析,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认识,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二、有效数学课堂提问应具备的几个条件课堂提问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反馈教学信息、检查教学的效果、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但我们知道无效或低效的提问不具有启发性,甚至会抑制学生思维。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是有意义、高效的提问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1.目的明确:有效的问题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或为引入新课,或为教学前后联系,或为突破教学难点,或为引起学生争论,或为总结归纳等等。案例5:为了使学生注意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中二次项系数不为零的条件:师:一元二次方程中,还要限制,这多麻烦呀,咱们干脆把着这个条件去掉吧,可以吗?生:不可以。师:为什么?生:如果,就变为,此时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了。师:如果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的取值范围是多少?反思:在这个案例中,由于学生初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所以此时教师的目的和提问符合学生当前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如果此时追问“是什么方程”,则会冲淡此时的教学主题,影响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的掌握。2.富有启发:好的提问能唤醒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联系,能激活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能点悟学生冲破迷雾的思路,能让学生体验“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案例6:初三正多边形教学的引入师:你们知道什么是正多边形么?生:各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师:那你们学过的菱形是正多边形么?生:不是,哦,还要各角都相等。反思:学生在小学时对于正多边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引入部分教师采取直接抛出问题的形式,当学生只关注到边需满足的条件时,若教师提问“只有边相等就可以么”,这个问题就显得太过直接了,缺少思维量的同时,启发的也太过深入。而教师举了个初二学过的菱形的例子,由学生对比自己发现欠缺的是角的条件,就更加有启发的效果了。3.把握三“适”:第一要适度,应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提出符合学生智能水平难易适度的问题;第二要适时,俗话说“好雨知时节”,提问也是如此,提问的时机要得当。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和“达其辞”的最佳时机;第三要适量,精简提问数量,直入重点。一堂课不能问个不停,应当重视提问的密度、节奏及与其他教学方式的结合。案例7:轴对称教学后的一道习题如图,A和B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造一座桥CD,桥造在何处才能使从A到B的路径ACDB最短?(假定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垂直.)师:这道题要解决的是个什么问题?生:(学生在纸上试着画)AC、CD、DB三条线段和最短。师:观察这三条线段,问题还可以转化得更简单一些么?生:线段CD是定值,所以三条线段和可以转化为AC、DB两条线段和最短。师:非常好,两条线段和最短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什么?生:使两条线段共线.师:如何能够使AC、DB共线就成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CD定长但在AC、BD之间,成了共线的阻碍,我们怎么办?生:把它移一下位置,将B点向上平移河宽CD个长度,标为B’点。师:现在就转化为A、B’两点间距离最短问题。生:连接AB’,与河的一边a交点就是所求的点C,过C作垂线,与和另一边b的交点就是所求的点D。师:可以证明吗?生: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就能证明。反思:距离和最短问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但也是综合题常见的组成部分。这个问题将常见的两条线段和最短问题又发展了一下,变形为表面上看是三条线段和最短问题。学生拿到问题的时候顿感无从下手,此时教师适时的提出问题进行引导,先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通过设问一步步带领学生解决问题。数学中遇到新问题要拨开表面看本质,往已经学过的知识上转化,教师设计的问题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向,具体方法留给学生自己探索,也做到了适度和适量。4.新颖多样:提问的高明,在于引发学生兴趣,提问的失误是使学生厌学。教师的提问,内容要新颖别致,方式要新鲜多样,这样就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创造出一种主动求知的情境。案例8:“找规律”专题教学引入部分师:同学们,请大家观察日历,如果我们知道相邻三个日期数字之和为60,那么这三个日期分别是多少?生:(看到大屏幕上展示的日历,学生们兴趣盎然地互相探究起来,有的学生说出一组答案,大部分学生毫无头绪)师:想要找出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日历上相邻三个日期之间有什么规律?生:(学生观察日历)上下相邻的都差7。师:非常好,既然存在这样的规律,那么我们可以解决刚才的问题了么?生:我设中间的日期为x,相邻的两个日期就分别是(x+7)和(x-7),把它们加在一起就可以计算出来了。反思: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教师在设计此引入时,充分顾及到这点,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入手,与直接给出一组数字找规律相比,提问的内容更新颖别致,这样就能激起他们的积极思考,创造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情境,使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接受的信息相互冲突而产生心理失衡,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到迸发。5.面向全体: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活动,要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准备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好的提问不应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而形成一对一的回答场面,或只向少数几位学生发问。教师提问的机会要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好让全体学生共同思考,这样才会使全班学习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案例9:在“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中,在学生已经通过动手画图、度量及教师几何画板验证得出三角形三边关系后教师发起“解题接力赛”活动,每组下发一张印好下列题目的纸:判断下面3条线段能不能构成三角形(单位cm)(1)2,5,3(2)3,5,7(3)17,20,39(4)11,8,18(5)10,15,23(6)15,20,25(7)305,206,500师:每组从第一个同学开始,每人选作一道题,不可多做、不可不做,但可选择做第几题,做完后立刻上交给老师,比一比看哪组做的又快又对。学生上交题目纸,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探讨题目答案师:在验证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你是怎么检验的?做得特别快的同学你们有
本文标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00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