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初中生新型公民素养培养策略研究申报书
镇江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课题类别:立项课题课题名称:初中生新型公民素养培养策略研究课题主持人:王东所在单位:镇江市第九中学申报日期:2012年11月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主持人姓名王东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71、4行政职务副校长专业技术职务中学高级研究专长语文、德育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课题完成情况曾经主持镇江市级课题工作单位镇江市第九中学电话13775354371E-mailWangd91971@163.com通讯地址:镇江市第九中学邮政编码212000课题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研究专长在课题组中的分工黄涛中高镇江九中语文、学校管理课题管理指导左云鹏中高镇江九中数学、学校管理课题管理顾问姜琴芳中高京口区教研室语文、教学管理课题研究指导宋蕾中高京口区教育局德育管理课题研究顾问周成华中高镇江九中英语、后勤管理子课题研究、管理徐宜兴中一镇江九中政治、德育管理子课题研究、管理凌正斌中一镇江九中物理、教学管理子课题研究、管理凌昱中一镇江九中英语、德育管理子课题研究董冯云中一镇江九中历史、德育管理子课题研究季卫江中一镇江九中语文、后勤管理子课题研究贡雄英中高镇江九中数学、班级管理子课题研究张国琴中一镇江九中信息、档案管理子课题研究孙庆庆中一镇江九中体育、学生社团子课题研究杨燕中一镇江九中音乐、学生社团子课题研究朱瑾中一镇江九中美术、学生社团子课题研究张林峰中高镇江九中语文、行政管理子课题研究田华中一镇江九中英语教学子课题研究二、课题研究论证报告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提出的背景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种种公民素养缺失的现象,严峻的现实需要学校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为明确目标,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渗透国家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环境意识和健康的心理等教育,对初中生进行新型公民素养养成教育。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偏差,“偏”在对书本知识的灌输上,“重”在知识型单一人才的培养上,“差”在对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和陶冶上,学校的养成教育缺乏超前意识,缺乏系统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缺乏体系,教育内容枯燥乏味,教育方法单一呆板,教育途径划一封闭,因而,养成教育的开展难以适应当今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见多识广的初中生,致使教育效果甚微。2012年9月以来,京口区教育局在全区推进“新型公民素养培养”工程,提出了明确的新型公民素养培养要求,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指引了方向。我校是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学校、镇江市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示范校,理应走在“新型公民素养培养”的前沿。(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校教育注重即时效应,忽视长远效果;缺乏有效的系统的公民素养培养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初中生的基本道德存在着知行脱节的问题。学校养成教育中“假、大、空”的弊病。学校学科教育中“单一知识”传授的目标意识问题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家长过多的包办孩子的一切,减少了孩子为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自理能力所必须进行的学习、实践及体验的机会,孩子无法由实践而获得进步,使学生自理能力得不到很好培养的问题。(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古往今来,国内外关于“公民素养养成教育”之言论评述举不枚举。“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马丁•路德。“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叶圣陶“儿童时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发展心理学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每一个国家都希望用各种途径来培养其公民,使其具有“良好公民”的特性。“良好公民”的特性,即是“公民素养”或是“公民资格”。因此,培养“理想公民”、“公民素养”或是“公民资格”就成了各国公民素养养成教育的目标。为达上述目标,家庭、学校与社会均共同担负着培养理想公民的责任,而其中学校更是三者中最有计划进行者,因此,如何透过学校教育以培养理想公民就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2、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理论价值:通过研究,建立初中生新型公民素养培养内容体系、综合评价指标制度、形成初中生新型公民素养培养的有效方法。实践价值:在研究过程中,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辐射和全民参与,从而使学生终身、全面发展同社会发展具有一致性。在研究过程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学校的长足发展。3、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学校科研气氛浓厚,积极支持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学校图书馆是国家二级图书馆,资料丰富。学校是江苏省现代化学校、镇江市中学生行为习惯示范学校,具备进行研究的各种条件。课题组教科研能力强,不少成员是教科研能手:课题组聘请了学校左云鹏书记、黄涛校长参与管理,聘请了教研室姜琴芳书记、教育课宋蕾科长担任专家指导,为课题研究的保障和正确方向提供了保证。课题组长王东是学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具有教育和教学管理的经历,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丰富,能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工作;曾参加过盐城市级课题研究、主持过镇江市级课题。课题组还有一批教育教学一线的老师:有中层管理人员4名,有班主任、各学科教学骨干。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1、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课题界定:“新型公民素养”是基于现实社会需要的健全人的基本素养,它包括作为“自然人”的基本素养: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素养;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素养:国家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环境意识和健康的心理等;作为“文明人”的素养:文明礼仪、文化修养、学科素养等。“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公民素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可见公民素养培养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而初中阶段正是公民素养形成和巩固的关健时期,可以说,在初中时期抓好公民素养培养,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支撑理论:国内理论依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提出的教育理论,构成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国外理论依据:雷斯特的理论、班托拉的理论、霍根的《品德形成社会化理论》、皮来洁的《德性发展阶段说》、美国的罗博特的《人际关系推理的发展性理论》相关政策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共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现代教育学》指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在实践中营造一个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把学生置于立体交叉的高效教育场中,学生才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理论假设:因为初中生新型公民素养培养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提高学生修养,完善学生人格不可缺少的教育;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重要一课,如果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新型公民素养养成教育,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习惯),最终使学生具备崇高道德品质,养成良好公民素养。研究目标:通过初中生新型公民素养培养研究,建立初中生新型公民素养培养内容体系、综合评价指标制度、形成初中生新型公民素养培养的有效方法。通过初中生新型公民素养培养研究,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辐射和全民参与,从而使学生终身、全面发展同社会发展具有一致性。通过初中生新型公民素养培养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学校的长足发展。3、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课题研究内容大体可以分三方面:第一方面:作为“自然人”的基本素养: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素养;(这一方面作为子课题一,主要由周成华牵头完成)第二方面: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素养:国家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环境意识和健康的心理等;(这一方面作为子课题二,主要由徐宜兴牵头完成)第三方面:作为“文明人”的素养:文明礼仪、文化修养、学科素养等。(这一方面作为子课题三,主要由凌正斌牵头完成)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准备阶段(2012.12-2013.5):组织班子,收集资料,确定研究内容的重点,整体设计课题研究计划,并进行分工。(王东负责)实施阶段(2013.9-2015.2):调查分析,学习文献,拟订出初中生新型公民素养培养的目标体系,并结合学生实际,探索各种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组织各种研究活动,完成评价方案和相关论文。(课题组全员参与,分子课题,分阶段实施)总结阶段(2015.3-2015.6):完善和汇总研究成果,完成实验报告,请求鉴定结题,并及时推广研究成果。(王东、徐宜兴、凌正斌、季卫江负责)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一)文献法:对近几年来有关初中生新型公民素养培养的文献资料、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比较,筛选出有效的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借鉴。(二)调查研究法:通过调研、开座谈会等手段,了解目前初中生新型公民素养培养现状,分析、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使实践与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三)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者也是初中生新型公民素养培养的实践者,应用科学的方法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其主要环节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四)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法:对所选研究的内容进行分析及经验总结。6、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课题研究论文汇编课题研究公开课、活动案例汇编四、评审意见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单位盖章年月日所在县(市)、区教科室(所)意见单位盖章年月日市教科所审定意见
本文标题:初中生新型公民素养培养策略研究申报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19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