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六上品社北师大版第五单元地球有多大1陆地与海洋
陆地与海洋郭冰妍605班柬埔寨吴哥窟•对吴哥古迹群的统称。这是一座由宫殿、寺庙、花园、城堡组成的完整的城市,古高棉王国的首都。公元802年,国王贾亚瓦曼二世统一了高棉王国,在洞里萨湖北岸兴建首都,定名为“吴哥”。历代国王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与寺庙,使吴哥逐渐成为整个高棉人的宗教以及精神中心。公元1431年,泰国人入侵高棉,高棉人被迫离开吴哥,在金边建立了新的首都,从此吴哥湮没在丛林之中,被世人遗忘。直到1860年,法国植物学家亨利·莫哈特为了收集植物标本来到暹粒,吴哥城才得以重见天日。从那以后,吴哥的发掘和修复工作一直在进行,直到现在也没有结束,而对吴哥的掠夺和偷盗也没有结束。吴哥窟之不可错过的风景有攀登“天堂阶梯”;膜拜“高棉的微笑”;不错过每一天的日出和日落。巴西狂欢节西班牙西红柿节地球有多大•地球赤道的周长为40066.449公里,子午线的周长为39999.305公里.地球表面的总面积为510067860平方公里。地球轴自转的周期为23小时56分4.0996秒。地球的质量为6.5856x1021吨,其密度是水的5.515倍。地球的体积估计为1082513039000立方公里。也可以近似表示为1.08x1021立方米。地球上被水覆盖的面积估计为36208.2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89%。海洋的平均深度估计为3553.97米,地球上水的总重量估计为1.32X1018吨,海水的体积估计为1284643.137立方公里,而淡水的体积为34990280.04立方公里陆地与海洋•地球上大陆和它附近岛屿的总称为大洲。•全球共划分成七个大洲。它们恰似美丽的七巧板,相互组合,巧妙搭配,共同组建了地球上的陆地。按其面积大小依次划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亚洲的面积是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的面积是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的面积是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的面积是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的面积是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的面积是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的面积是900万平方千米。中国在亚洲,是亚洲最大的国家.。•亚洲,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洲,欧罗巴洲的简称,意为西方日落之地。•非洲,阿非利加洲的简称,意为阳光灼热的大地。•美洲,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以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通以后,人们就以运河为界,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大洋洲:意为大洋中的陆地.。•南极洲:因位于南极地区而得名。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紧密相连,成为地球上一块最大的陆地,叫亚欧大陆。人们习惯上把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亚两洲大陆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1869年修筑通航,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长190公里(105哩)。•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使得亚洲通往欧洲各国的航线比绕道好望角缩短8000千米~10000千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白令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狭窄水道。也是北美洲和亚洲大陆间的最短海上通道。白令海峡长约60千米,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亚洲与大洋洲•帝汶海,阿弗拉海:为亚洲和大洋州的分界线。•欧洲与北美洲:丹麦海峡。为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位于冰岛与格陵兰岛之间,沟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是人们在中美地峡最窄处开凿的一条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使巴拿马运河成为世界重要的海洋航运的枢纽。•北美洲卫星影像图•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沿岸各国通往大西洋的必经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的表层海水,从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海海水下沉,再沿海峡底部流向大西洋。•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上,陆地面积约为1.5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29%;而海洋水面为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71%。迄今为止,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还不到1%。据科学家估计,海洋蕴藏着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地球上90%的动物蛋白质存在于水体之中。发展海洋牧业,向水面要食物,被称为21世纪的蓝色革命。现代科技进步使人们发现海洋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食物,还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蛋白脂和脂肪仓库。开发海洋牧场已成为人类大力增加食品来源的努力方向。–大陆漂移说:–由魏格纳提出的,现今的大陆是由古生代时全球惟一的“泛大陆”,于中生代时开始分裂,轻的硅铝质大陆在重的硅镁层上漂移,逐渐达到现今位置的一种大地构造假说。大陆漂移说是阿尔弗雷德·魏格纳(1880—1930)在1912年提出来的,并且在几年后(1915)出版的一部专著中加以发展和完善。人们几乎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个假说潜在的革命性质,因为它要求对地理学的全部基础进行重新修订。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意大利航海家。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达连湾2000多千米的海岸线;认识了巴拿马地峡;发现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纬度吹东风,较高纬度吹西风的风向变化。•哥伦布自幼热爱航海冒险。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向往印度和中国。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都遭拒绝。一方面,地圆说的理论有些不完备,因为许多人不相信,所以把哥伦布看成江湖骗子。有一次,在西班牙关于哥伦布计划的专门的审查委员会上,一位委员问哥伦布:即使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回到出发港,那么有一段航行必然是从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么能爬上来呢?对此问题,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哥伦布也只有语塞。•另一方面因为当时西方国家对东方物质财富需求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黄金。其中香料是欧洲人起居生活和饮食烹调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产。当时,这些商品主要经传统的海、陆联运商路运输。经营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团也极力反对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计划。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慧眼识英雄,她说服了国王,使哥伦布的计划才得以实施。其实,西班牙女王支持哥伦布,恰恰是缺乏必要的地理知识。•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葡萄牙人已经控制了从非洲好望角直达印度的航路,葡萄牙人经过精密的计算发现其实从欧洲到达亚洲东方的最近的路途就是他们控制的航线,这也是葡萄牙人拒绝支持哥伦布的原因。这里就有了很大的巧合,历史的必然就在这种偶然中产生了。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哥伦布恰恰清楚葡萄牙人的航路是通往东方的要道,但是葡萄牙人已经牢牢控制了这里了,他只有重新选择一条新的道路。•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回到西班牙。此后他又三次重复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许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后来,一个叫做亚美利加的意大利学者,经过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伦布到达的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个原来不为多数欧洲人知的的大陆。但是,在命名上这块大陆却用了证实它是欧洲人所未知大陆这种情况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亚美利加洲。哥伦布并不是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人,“新大陆”狭义上对哥伦布和西方人是“新大陆”,对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来说并不是新大陆,他们早在4万年前就已经到达美洲大陆,大约是在从亚洲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或者是通过冰封的海峡陆桥过去的。不管是那个哥伦布还是其他西方人登上的美洲大陆,都不是“首先发现”,在他们来之前这里不仅有几千万的居民。美洲土著居民本身就是远古时期从亚洲迁徙过去的。中国、大洋洲的先民航海到达美洲也是极有可能的,但这些都不能改变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重要意义。哥伦布的发现对世界却产生了当时人所料想不到的巨大影响,也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思想原因和经济原因,哥伦布的发现成为美洲大陆开发和殖民的新开端[1],是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15世纪欧洲人口膨胀,西方人知道美洲大陆后,使欧洲人有了可以殖民的场所,也有了可以使欧洲经济发生改观的土地、矿石和原材料,但同时,这一发现却导致了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文明的毁灭。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快速发展后,欧洲资本主义对原材料的需求和掠夺的希望促使了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人开始对美洲等进行政治的控制,经济的剥削和掠夺,宗教和文化的渗透,大量殖民,使该大陆原住民的土地丧失,成为宗主国的殖民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消亡。[2]七大洲和四大洋•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亚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又叫澳洲)•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女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后来知道,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属于现在中美洲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当时为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圣萨尔瓦多便是救世主的意思,这个救世主拯救了刚刚兴起的欧洲,但是也许在改变历史的同时,也给其他大洲带去了灾难。•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世界共有224面旗,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亚洲(48个国家)•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5)•东南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帝汶(11)南亚: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7)•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西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20)•注:锡金现已并入印度成为其一个邦,所以这里不出现。欧洲(43个国家/1个地区)•北欧: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法罗群岛(丹)(6)•东欧: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7)•中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8)•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7)•南欧: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已解散)、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16)非洲(53个国家/6个地区)•北非:埃及、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葡)、马德拉群岛(葡)(8)•东非: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10•中非: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共和国(刚果(布))、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圣多美及普林西比(8)•西非: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未独立)、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加那利群岛(西)(18)•南非: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旺(法)、圣赫勒拿(英)(15)大洋洲(14个国家/10个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萨
本文标题:六上品社北师大版第五单元地球有多大1陆地与海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28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