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引言——认识舆论第一节引言第二节舆论定义、性质、特征第三节解析舆论:舆论的八要素第四节“伪”/“准”舆论第一节引言战争与舆论以色列的舆论战新策略。(互联网)“在未来战场上,军队必须战胜两个敌人,一个是军事战场上的敌人,一个是舆论战场上的敌人。”——美国新闻管制条例(伊拉克战争)“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被明确写进中央军委新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后,中国军队普遍开展“三战”研究和训练。——据新华网“报纸一张,犹联军一队”——拿破仑“在宣传上花1美元等于在国防上花5美元”。——艾森豪威尔经济与舆论皮革奶与内地游客港澳狂购奶粉TOYOTA召回门汇源“被购并”未遂1.5%文、体、娱与舆论“XX门”事件“犀利哥”2010公共事件1、上海大火(11月)上海“11.15”大火,不同于偏远地区的矿难,是在最繁华都市、最繁华街区的人为的灾祸。它粉粹了许多城市白领和中产阶级的梦想,腐败已经击穿了厚厚的围墙和严密的保安,将安全隐患置于到我们这个社会的每个角落。然而这件事情的积极意义随后体现在“11.21”十万市民自发哀悼聚会,这种非政府自发秩序体现了公民意识的觉醒。随后政府做出了积极的回应,给出了每个死者96万的创纪录的补偿(尽管落实机制还有很多的问题)。民意与政府的这种良性互动,是现代公民社会的一个先兆。2、北京首堵(9月)一场小雨,一个周末的下班高峰,让北京城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停车场,所有车辆以蜗牛的速度爬行,让“首堵”写进了大城市病词典。“首堵”折射的是城市人口、面积的盲目扩张,反映出中国特有的非均衡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北上广”因为集中了中国最好的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公共投资,而吸引了大量的外来“移民”,另一方面,当周边的富人穷人涌进这些一线城市的时候,原有的一些存量人口由于不堪拥挤而喊出“逃离北上广”的口号。3、我爸是李刚(10月)北保定某区公安局副局长之子的酒后驾车撞人事件,父子二人同时成为中国2010年最牛人物。由于在校园内超速驾驶,造成两个花季少女一死一伤。事后竟无动于衷,面对愤怒群众,喊出了“我爸是李刚”这条2010年最流行的网络语(这条语录已经超出了国界,在俄罗斯,一批青年打出了“普京算个屁,我们的爸爸叫李刚”的标语)。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事后校方河北大学和学生集体沉默,对自己学生和同学的生命居然比肇事者还要冷漠,让人不由得对大学的良知、正义和人格表示怀疑。4、“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10月)这或许是仅次于“我爸是李刚”的最牛雷语,说此话的是江西宜黄县的官员,面对百姓的自焚身亡,该县官员不是感到内疚和自责,而是谴责百姓阻拦了宜黄县的经济发展,百姓的生命和GDP孰轻孰重本来一目了然,但在这个疯狂逐利的年代,政府以公共利益为幌子,行使强拆强建的勾当,成了合法匪徒。江西宜黄,只是这场全国性的拆除农村、强制上楼运动的一个缩影,其中多少人自焚、多少人被关、被打、被绑架难以统计。复旦博士生孟建伟,无力保护自己54岁还在壮年的农民父亲,父亲因被强拆者在自己的家中活活打死。杀父之仇,只有网络日记呼唤社会正义。如此发展经济或许只有“中国模式”做得到,堪称空前绝后。5、凤凰女跳楼(9月)我在电视画面上看到的是一张秀丽青春的花季少女的脸,或许是许多男性青年梦寐以求的配偶。然而这位来自农村少女却在五个成年男人(其中包括警察)的房间的露台上坠楼身亡,在此之前,电视画面上回荡的是某男子将不省人事的少女背进房间的淫笑。人民警察,神圣的执法者,一个应该代表正义的形象,怎么禽兽不如,这世界究竟怎么了?6、方舟子遇袭(9月)7、富士康12连跳(5月)在一个短暂的时间里,富士康员工的十二连跳,揭开了世界血汗工厂的真相。这些处在全球最低端产业链的青年工人,是中国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这些内心脆弱在家里被当作掌上明珠的独生子女做梦也不会想到等待他们社会岗位是为了微薄的薪水而要付出的超负荷的劳动和恶劣的劳动环境,在经过了一系列自尊为代价的付出之后,这些新生代的产业工人,终于精神崩溃,到上帝那里去寻求公正去了。十二连跳之后,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富士康老板把深圳等地的工资加倍提高,同时加速向内地转移。有人说,十二连跳或许是刘易斯拐点和加薪潮的到来,果真如此的话,全国总工会应当为这十二位烈士塑像,他们的奉献和道德都值得赞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也没有报复社会。可惜的是,他们生前没有留下响亮的名字,没有财产,死后更是无人知晓。这就是善良弱势群体的生活方式:“悄悄地走,一如悄悄地来,轻轻地拂一下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富士康的员工,死得有尊严,是对贪婪与罪恶的无声的谴责。8、南平血案(3月)以南平血案为代表,发生了多起小学生、幼儿被砍事件。对于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中国社会来说,孩子的安全可能是许多家庭生活的意义和希望。砍杀无辜的儿童可以说明杀人者人性泯灭、道德沦丧,但这些他们又是怎样失去理智和人性的呢?这些恐怖事件的背后折射出中国社会的生态的恶化,一些绝望的失败者增加,一种弱势残杀弱势的战争状态潜伏在社会机体中,这些杀人者的不少也曾善良,在多次维权失败,状告无门的情况下逐步恶毒起来,如同被隔离的艾滋病人的报复心理。一位小学生作文里写到:别杀我们孩子呀,要杀去杀那些贪官呀,仇恨、报复的种子已经埋在了正在成长的下一代,民族的悲哀!如何防止这种悲剧循环发生,是未来社会需要高度警惕的。如同著名学者于建嵘针对此事评论的那样:“正常的社会也不能完全避免反社会的“杀人狂”,但不正常的社会,会逼得更多正常人走极端。”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是我们共同的责任。9、钱云会之死(12月)公共事件与舆论2009公共事件1、“躲猫猫”当事人:24岁玉溪男子李乔明时间:2.122、“跨省追捕”当事人:河南青年王帅时间:2.123、罗彩霞当事人:天津师范大学学生罗彩霞、王佳俊时间:3.184、“欺实马”当事人:杭州青年胡斌时间:5.75、邓玉娇当事人: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野三关镇宾馆女服务员邓玉娇,“烈女”时间:5.106、钓鱼执法当事人:孙中界7、开胸验肺8、天价捞尸……舆论起源一、原始社会的舆论传播。最早的原始舆论行为是以“舆謣”为标志的呼叫形态。尧舜立柱征言,印第安人部落会议。(围立制)原始舆论的功能:1、协调劳动和生活;2、决策功能(“民之所欲,天必从之”);3、选拔氏族首领。二、“舆论”概念的出现。“舆人”,“舆论人”春秋战国,舆论活动鼎盛时代。曾参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主张“以民意定天下”的人战国中后期的思想家庄周创造了“民意”一词汉魏时期的“清谈”三国时出现“舆论”一词清代,顾炎武,《日知录》三、现代舆论——社会变动的征兆,观察社会动向的晴雨表。传统社会的舆论——建立在人的社会本能上的一种群体意识(群体无意识)。特点是变动小,易形成僵滞态势。现代社会的舆论与舆论研究的沿革现代的舆论(OpinionPublique)概念始于1762年,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首次把“公众”和“意见”两个词汇联系起来表示“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则视舆论为“不可数的无名公众的意见”。卢梭的关于“众意”与“民意”的界定。现代舆论(公共舆论)与传统舆论的不同在于:一是舆论环境的变化;二是舆论标准的变化;三是舆论手段的变化。这些变化突出地表现在“公共领域”(Habermas)的出现和传播媒介的高度发达。例分析:希特勒如何巧妙地利用舆论。舆论学对我国“舆论导向”研究的意义“市场经济”、“道德滑坡”主流价值/信仰缺失社会冲突/矛盾第二节舆论定义、性质、特征舆论的定义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舆论的性质1、公众见解的体系;(道路以目)2、公众意识的整合;思考:文革时期的口号和运动是否可以看作舆论?3、社会心理的互动。(意见传播充满互相模仿的心理)舆论传播的特征1、舆论意识的表层性;(spiralofsilence)2、舆论传播的动态性;(空间、人数、内容)(传话游戏)3、舆论传播的弹性;4、舆论传播的惯性;“成见”stereotype5、舆论传播的张力。第三节解析舆论:舆论的八要素要素一:舆论的主体——公众公众构成的特点:结构变动,意识自主。“模拟公众”(pseudo-public)成为舆论主体的两个必备条件:个体的关联性、社会参与的自主性要素二: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客体通常要有冲突性、矛盾性、争议性怒江溜索孩子=%u6012%u6C5F%20%u6E9C%u7D22%20%u5B69%u5B50&type=video要素三: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这也是舆论的四种从由里及表的不同的表现方式。信念处于核心位置态度包含三大因素:认知、情感、意向“潜舆论”,言语舆论,行为舆论要素四:舆论的量25%;38.2%;61.8%要素五:舆论的强度舆论强度的两种表现形式1、行为舆论2、未表露的内在态度(可用程度语言表述)例如,表“愤怒”的语汇。要素六:舆论的持续性舆论韧性舆论得以持续的两种情况1、“问题”未解决,主体与客体的信念、价值观差距较大2、主体与客体价值观相近案例,学做油漆工女硕士回应争议称先生存再实现理想要素七:舆论的功能——影响舆论客体舆论引导的前提“舆论不仅仅是意见的总和”舆论动力学要素八: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成分五大方面影响舆论的理智成分1、舆论的自发性、盲目性2、主体来源的复杂性3、舆论发生的空间差异大4、精英未必左右舆论5、宏观要素的影响舆论的七大必要因素和一个非必要因素舆论主体、客体、舆论本身、数量、烈度、韧性和功能。理智成分。第四节“伪舆论”媒介或媒介言论≠舆论意识形态≠舆论公众本身≠舆论“舆论认为……”≠舆论个人感觉≠舆论群体观点≠舆论网络推手网络水军
本文标题:第一章-认识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33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