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中学生合作式评改中的教师角色
1中学生合作式评改中的教师角色合作式评改改变了学生僵化机械的作文模式,给作文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互评互改作文的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作文水到渠成,佳作纷现,但是写作能力仍有待提高。新课标中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作文能力”,可见,加强作文修改是提高作文技巧与水平的有效途径,在作文修改中培养学生合作评改的习惯尤为重要,教师的角色内涵也因而相应的丰富起来。一、从作文评改主体来看,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权力下放,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合作评改时,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为本,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叶圣陶十分重视学生的自改,他说:“(作文的)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它能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头脑、语言,用自己的方式去获得批改的乐趣,从而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互相学习,取彼之长补己之短,认真负责地进行团队合作。二、教师从评改指挥者变为指导者、引导者。(一)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方法策略的指导。现代老师不再是一味苦干的辛勤园丁,而要讲究方法和策略,进行合作式评改,自己将自己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教师要变“指挥者”为“引导者”。教师作为组织者和旁观者的角色在活动中多给学生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在批改的原则、批改符号的使用、批改的方法技巧、批语的写法等方面进行指导。指导学生遵循内容形式兼顾、多就少改、多批少改、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因人而异地指导学生开展活泼有效的互评互改。在组间批改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能够达成比较一致的批改结果,尤其是是对问题的处理要通过理性指导使学生由感性上升为理性。(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在批改过程中,教师通过导引学生自批、组间合作式批改、全班智慧激发式批改训练学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这种合作式评改作文方法能使学生的习作纰漏和优势明了,从而提高学生作文技巧,提升作文水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好观点和对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提出进行鼓励,从而使学生自信心大大提升,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参考教材、资料树立自信心与责任感,自主独立的完成批改。(三)教师在合作评改中要在适当时机进行客观公正的指导。教师先进行初阅学生习作,对学生习作水平及存在问题做到了然于胸,对存在的共性、个性问题了若指掌,才能在课堂合作评改时针对学生的评改状况做有的放矢的指导。在评改时,学生因知识背景、能力结构、社会经验、思想认识及方法技巧的掌握上还不够深入,教师要做及时有2效的引导指正与补充,给学生以理性的指引。当评改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充分信任、肯定学生,在循循诱导中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不能让学生一味地依赖老师,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立评判的能力。对学生习作教师要引导评判者避免过多的品头论足,而要指导学生根据作文实际情况和需要作出明确的反馈,刺激学生对文章提出得当的修改策略,避免主观性和随意性。三、有效的课堂互评互改要求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这就要求教师成为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的构建者。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学生唯有俯首服从,合作式评改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设适宜的环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通过巡视、参与等掌控课堂批改氛围,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式评改,达到和谐、生动、愉悦而又整肃的课堂气氛。四、在各类作文评分标准中都有对情感的层级要求,这是现代教育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结果,因而教师在合作式评改中不可避免的成为情感渗透者。人的思想、精神、道德、情感在作文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不仅写作中要求有情感的流露,在评改中同样不能缺少情感的交流,否则挑剔、生冷的批判会让学生丧失写作的热情,评改时让学生以同龄人的视角解读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做心与心的交流,而教师则要满怀深情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重视“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教师要以鼓励和盛情对学生的习作和点评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心理素质。中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倘若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的作文水平,势必会打击许多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此时教师应本着人文关怀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写作较好的同学,评改时侧重其情感的抒发、修辞炼句、立意深刻、结构紧凑等能力的训练;对写作能力较差的同学,评改时应侧重让学生从语句通顺、段落衔接不散乱、表意清楚几个方面抒发自己的见解,做到各有优势,在情感上产生荣誉感、成就感,使其始终保持写作的兴趣,产生一股向上的动力。五、竞赛,历来被当作激发斗志,争取优良成绩的手段之一。在评改过程中,教师就成为了活动竞赛的主持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的成就感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教师在学生合作式评改作文中可适当引入竞赛机制,掌控竞赛的程序、模式、氛围等调动学生批改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通过评选优秀批改小组、优秀作文等方式,采用表扬和奖励的手段,激发学生写作和批改作文的兴趣,推动学生写作和批改作文能力的提高。六、教师在合作式评改中不能盲目而行,而应有理性的指导,教师也因此成为了方针的3贯彻实行者。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教师就要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素质教育内涵和本质,强调参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的建构主义理论,教育基于行动的教育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习理论切实而勇敢地运用到合作式评改的实践中来,避免“穿新鞋、走老路”。七、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定然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去发现总结,这时教师就成了问题的终结者。虽然教给了学生知识和方法,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在最初采取合作式评改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不知如何进行合作式评改,不清楚评改的方法、角度,课堂秩序混乱,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评改目标等情况。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具有面对失败的勇气,要及时吸取失败的教训,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案,再次实践,直到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各小组批改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去观察、审阅,从中发现带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在批改中有针对性地指明问题,并且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问题的解决中保持批改的兴趣,把问题终结在萌芽状态。八、合作式评改不仅仅是学生间的合作,也是老师间的合作,老师们要在合作中成为研讨者,推动提高。合作式评改中肯定会存在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这就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形成备课集体,共同研究、探讨,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将课堂变为教师的研究场所,研究新的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同时提倡同事之间的互评,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九、教师在合作式评改中还应注意课内和课外互相结合,成为合作式评改实践的延伸者。学生在阅读和批改的过程中,在写作和批改方面肯定受到不少启发,从而产生思想的灵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在课外布置学生就写作或批改方面写一些心得体会,抓住这些思想的火花。这是一种吸收和消化的过程,是学生对写作和批改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事物和问题的认识和理性升华。这种延伸训练可以使学生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提高自己的写作和批改水平。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在作文评改过程中,采用合作式评改,以多种教学方法合理的配合,用精妙的技法指导,以活跃和谐的互批互改氛围来熏染,以情真意切的评语鼓励,学生在作文时必定妙笔生花,实现跨越式的飞跃。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中学生合作式评改中的教师角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36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