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初中数学教材编写与使用的
初中数学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几点说明一、数学课程概述1.结构设计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构成数学课程结构(按照三类课程结构的要求进行架构)基本内容——基础型课程部分拓展内容——拓展型课程部分专题研究与实践——研究型课程部分2.目标设计三个维度,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联系、整体实现)恰当定位,形成层次。(有限性、渐进性,逐步达成,反映学生发展的进程)总目标——打好基础,学会应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阶段目标——小学阶段目标、初中阶段目标、高中阶段目标。学习要求——章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对课程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对中小学数学教育意义的认识。(1)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体系由独特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系构成。(2)数学对人的发展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数学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深刻的影响。(3)数学对学生的未来人生具有直接、深远的影响。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为生存而思考,需要数学式的思维。——中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教学所需的知识,更是为了未来的发展,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数学素质,核心是提高人的思维品质,重点是培育人的创造性。——数学给人一种正确的、科学的创造思维的示范,使数学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要强调数学思维教育,培养本质地看问题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策略,同时增强人的反应能力、改善人的思维器官,从而为所有人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3.内容设计(1)内容组织的基本框架。三类学习内容形成套筒;基本内容是所有学生必备的、共同的数学基础;拓展内容是可选择的、适应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数学基础;专题研究与实践是注重于学生过程经历和体验的数学活动。五块基本内容形成主线。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2)内容安排的基本格局。十二年通盘安排,三学段形成系统;初中“二二分段,九年级分层”;高中“二一分段,高三分科”。在数学课程实施中,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全面执行和落实课程标准。二、初中数学教材编写说明1.内容系统的处理原则(1)基本内容分设若干主题,形成学习系列。(2)多线有序并进、螺旋上升,内容互相穿插、混合编排。(3)二二分段处理、九年级分层要求。2.课本编写的整体思路体现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着眼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习过程。(1)努力贯彻“二期课改”精神,切实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和课程改革的动向,在认真分析和汲取一期数学课改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与时俱进,继承、发展、创新。(2)全面理解数学课程目标,坚持内容为目标服务;在数学课程标准设计的内容框架和规定的内容范围内组织教材内容。——正确把握教学基本要求,注重打好数学基础,促进学生整体发展。(3)着力把握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处理好数学知识发展过程中的转折和过渡,体现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抓住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突出主线、形成结构,深入浅出、平实有序。(4)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改善内容呈现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增强数学活动;开放思维空间,提供多元经历;宣示数学价值,渗透数学文化。3.文本呈现的主要特点(1)把握内在联系,依序顺理成章。——把握内在联系,主要指知识内容的形成和发展有清晰的线索,承前启后,符合逻辑;逐步递进,有序展开。(2)体现精中求简,力求平实近人。——体现精中求简,是指知识内容的组织不仅具有精干的“基础性”,而且具有简明的“结构性”。(3)突出数学思想,注重数学知识内涵。——突出数学思想,是指知识内容的难度可以适当降低,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必须明确并得到加强。(4)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关注学习过程,是指内容的呈现以“过程模式”为主导,重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求知。(5)重视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重视实际应用,是指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三、初中数学课本使用要点上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已进入“质量提高”阶段。要切实抓好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促进数学课程有效实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求:强化课程意识、研究意识、整体意识、效率意识。强调:建设和谐课堂,把握教学规律,改善学习训练,追求优质高效。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数学课程目标,对数学教学具有定向和引导的意义。每课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全面关注三个维度,针对教学实际,指向明确,定位准确,力求适切、可行。2.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要体现内容与目标要求的一致性以及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适切性;要重视内容的基础性、层次性、结构性和可接受性。3.合理安排教学过程要尊重和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坚持“教”为“学”服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能动作用,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促进作用,师生互动,共同发展。4.切实改进学习评价应准确把握测试命题的内容和要求,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把握基本要求、突出教学重点、注重理解实质、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发挥测试命题对用好数学课本、加强数学基础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四、初中数学教材修改说明【总体说明】在数学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学校教师根据教学实施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改善教材的意见和建议。2009学年使用的数学课本,是在现行课程标准框架内对原试用本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修订后的新版本。希望新版本能更好地体现“加强基础、落实课标,引导学习、促进发展,准确表达、利学易教”等方面的要求。【修改要点】主要针对教材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着重于——体现内容标准,调整题目难度;改善前后衔接,规范语言表达;凸现平实性、示范性,增强可行性、实效性。八年级第一学期【课本】P.3例题2加边款,指出可简化表达。P.5例题3加边款,指出可简化表达;改例题3、例题4的解题表述。P.6例题1(4)去掉附加条件,指出可简化表达。P.7例题2的解题过程改表述。【题2(3)的结果,印刷有错】P.11例题2中删去题(2);改解题表述。P.12练习16.3(1)原第1(3)题删去。P.13例题4(3)去掉附加条件,加边款,改解题表述。例题5(2)去掉附加条件,改例题5的解题表述。P.15改例题6的解题表述。P.16例题8中删去题(2);改解题表述。练习16.3(3)原第1(4)题删去,原第3题改编。P.18例题10中题(2)重编。P.19练习16.3(4)原第3(3)题删去。P.21—22原探究活动材料删去,重编一篇阅读材料。P.50原探究活动材料删去,重编一篇探究活动材料。P.86倒数第10行“水结冰”的命题改表述。P.98练习19.2(6)原第1题删去重编。P.106关于角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加边款说明。P.122—124原P.122倒数第4行到P.124第10行已经改写,引导学生采用赵爽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印刷有错】P.126例题2加边款说明,指出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练习部分】P.4习题16.2(1)原第4(2)题删去。P.8习题16.3(2)原第3(2)题删去。P.10习题16.3(3)原第5题删改。P.10—11习题16.3(4)原第2(1)、4(3)(4)、6(2)题删去,并有适当调整。P.13复习题原第7题删去。P.61习题19.2(6)原第1、2、3题删去,重新编题。P.67习题19.6(1)原第1题改编。P.73习题19.8(3)原第1题改为分设两个小题。2.九年级第一学期【课本】P.6关于比例线段的概念,现直接用字母符号描述。P.16关于三角形一边判定定理的证明进行了改写。P.36练习24.5(2)原第2(2)题有错,现已改正。P.41原例题3改得简单一些。P.47练习24.6(3)原第2题加条件。P.49第1—4行,删去“线性组合”的概念,改变表述。P.49—50删改涉及“线性组合”的语句。P.51例题5的解答中,题(1)(2)的画图分开。P.73例题1补充边款;例题2增加边款。P.99原例题6的表述修改为“函数图像的…”。P.104—105原例题11改为例题12,重编例题11。P.106练习26.3(6)原第2题偏难,现已重编。【练习部分】P.17习题24.5(2)原第1题是错题,现已改正。P.63调整了原习题26.3(6)的题序。3.拓展Ⅱ主要在文字表达方面有修改,内容没有变化。4.七年级第二学期【课本】P.31—34将原31页内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的内容移动到下一课时,删去原第二课时中利用幂的运算性质进行有关方根算式的化简。调整了相关的例题、练习和习题。在第13章,针对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了修改。P.110原例题3降要求,改编为先判断再说理的基本题。P.120原“探究活动二”降低难度,增加了一段阅读理解材料。P.130原例题1改为关于梯形面积的计算题。P.135原例题4改为直线型的中心对称图形。【练习部分】P.13—14习题12.7(1)原第3、4题及习题12.7(2)各题进行了改编。P.37习题14.1(1)原第6题删去,原第7题改为第6题并作为“探究与活动”的习题。P.42习题14.2(2)原第6题删去。P.51习题14.4(4)原第2题换成全填空形式的问题;原第5题删去。P.56习题14.5原第3题换成全填空形式的问题;习题14.6(2)原第4题换成全填空形式的问题;原第5题删去,原第6题改为第5题并降要求。P.62习题14.7原第2题、第3题换成简单的几何计算问题;原第5题删去。P.63—67复习题原第1(2)题、第2题换题;原第4题删去、将原第5题改为第4题;新编第5题;原第6(3)题及第8、9题删去.P.68—69原习题15.1(1)第2、3题换题。5.八年级第二学期【课本】(教学课时由原62节减为58节)第21章代数方程减少3课时P.25原21.2特殊的高次方程的解法,节名改为“二项方程”。P.27下方—31删去原有内容,改编为阅读材料。P.57原例题6修改题意。P.60—61原例题9、10删去,不再涉及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应用。P.63—64原阅读材料《利用计算器解代数方程》删去,改为《一些特殊的高次方程的解法》。第22章四边形(共减少1课时)P.79—81调整原例题7、8、9,其中,原例题7改为练习22.2(1)第3题,原例题8改为例题7安排在前一课时,原例题9删去。P.87原文中没有给出正方形的判定方法,现进行了补充。P.96原练习22·5(2)中缺判定等腰梯形的练习,现补充一题。P.101—102原问题2的讨论以及例题9、10和练习22.6(3),全部删去。P.103—106原22.7“平面向量”一节中,增加了有关“有向线段”的画图内容,全节分成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23章概率初步P.130原练习23·3(2)第3题配置不当,现换新题。P.136原例题5的解法学生难于理解,现对其解法重新处理。【练习部分】P.13—14删去原习题21.2(2)、(3)。P.25原习题21.7(1)第5题改为“试一试”。P.27原习题21.7(3)第4题及习题21.7(4)第3题改已知条件。P.28原习题21.7(5)删去,与课本的删改保持一致。P.29—30原复习题第1(2)(6)题及第2(1)、4(3)(4)题删改,与课本的删改保持一致。P.32—34原复习题第10、11题及B组第1(1)、5题删改。P.38原习题22.2(3),调整编排顺序和题目配置。P.40原习题22.2(5)删改,与课本的删改保持一致。P.41原习题22.3(1)第1(2)、2、4题有修改。P.52原习题22.6(3)删去,与课本的删改保持一致。P.53对原习题22.7进行调整,分为习题22.7(1)和习题22.7(2),与课本的修改保持一致。6.九年级第二学期【课本】P.3、20补“d…”。P.32补边款,解说多边形的内切圆。P.58例题2,修改题中的文字表达。【练
本文标题:初中数学教材编写与使用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39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