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高效课堂教学案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分析】生活处处是学问。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看起来很平常的现象、很普通的食物,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本单元以“生活中的启示”为专题进行编排,由三篇精读课文《暴风雨的启示》《神奇的丝瓜》《访兰》以及一片略读课文《天窗》组成。学习本组课文,学生不仅可以看到神奇的大自然魔幻般的景象,还能从中收获为人处事的哲理,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去思考;懂得主动去适应环境;懂得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失去自己的本色;懂得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教学目标】1.自学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并能运用。2.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和品读中,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其中的道理。3.学习作者用用对比手法表现文章思想的方法。【重点难点】1.自学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并能运用。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课时安排】10课时高效课堂教学案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7暴风雨的启示教材简析课文按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顺序,描写了这三个不同阶段景物的特点。写了暴风雨来之前使人恐惧的情景,暴风雨来之时的猛烈场面,还具体描写了暴风雨去之后绮丽华美的景色。最后向人们阐述了“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这样一个哲理。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理清文章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一些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蕴涵的哲理。4.背诵喜欢的部分。重点难点1.理清文章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中的哲理。教法学法启发导学法情境教学法品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有关暴风雨的图片或影像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文中描写景物的词语。2.读通课文,理清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重点难点】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顺序。【教学过程】一、题目入手,导入新课1.板书“暴风雨”,谈话引入,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暴风雨的印象。2.揭题质疑。让学生根据课题自主提问。教师小结归纳:暴风雨到来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境?暴风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教学创新高效课堂教学案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2)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词语,并读一读。(3)画出暴风雨给予作者的启示。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重点指导“霹雳”的“雳”和“擦拭”的“拭”。3.反馈交流描写景物的词语。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暴风雨中的景物特点的?分别写了哪些内容?2.交流反馈:引导学生知道课文按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以及“暴风雨的启示”的叙述顺序,理清课文脉络。并初步了解各部分的内容。3.按课文顺序,用连接段意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四、自主学习,独立感悟1.教师提示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再读课文,主要了解这一场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的景物特点。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教师相机引导、梳理、归纳并板书要点。2.说说课文中你最喜欢的部分。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一些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蕴涵的哲理。3.背诵喜欢的部分。【重点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其中的道理。高效课堂教学案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强基固本1.听写生字词和描写景物的词语。2.同桌互改,交流反馈并及时纠错,相机鼓励。二、回顾旧知,理清思路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分别写了哪些内容?2.交流反馈,整体强化。(板书:来之前恐惧来之时猛烈来之后绮丽华美)三、精读课文,品词析句1.在作者眼中,不同时间段的暴风雨看都有别具一格的特点。你对哪个时间段的景象印象最深?请默读课文,动笔标画出你感触最深的句子,随时将自己的感受批注下来。2.互动交流,相机品读。(一)品读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的段落。(1)播放暴风雨的录音,感受猛烈。(2)指名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画出景物名称。(3)交流反馈(4)自由拼读这些句子,批注自己的感受。(5)集体反馈交流:重点品读:“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恐惧。”“一道闪光……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狂风咆哮着……犹如在黑夜中抽咽。”“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6)教师小结: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以及形象的比喻和拟人,让我们感受到了——闪电、霹雳、狂风、暴雨,也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二)品读暴风雨去之后的段落。高效课堂教学案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自由读第7~10自然段,说说自己从文中看到的景象,并概括特点。(2)指名反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3)抓住文中一些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感情,并指导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暴风雨之后的绮丽华美和作者的赞美之情。四、联系实际,感悟哲理1.教师导读:在作者看来,暴风雨去之后的黎明、碧空、朝阳、小鸟、花草、露珠,是一派绚丽多姿的美;而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的闪电、霹雳、狂风、暴雨,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因此作者不禁感叹道——(学生齐读:“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更加绚丽的早晨。”)2.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毁灭”表现什么,而“绚丽”又如何)3.导读:昨晚到早晨,短短的几个小时,可世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似乎即将被毁灭的自然,竟然变得绮丽华美。难怪作者会发出——(学生齐读“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4.引导联系实际,小组内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5.反馈交流,教师引导。(无论看待大自然,还是生活中的人和事,都应该全面)五、总结升华,深刻认识1.内容方面:看一种事物,不能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整体的和谐的美。我们无论是看待大自然,还是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都应全面。2.学法方面:抓住重点词句,入境悟情。3.写法方面:情与景完美统一,水乳交融。课后反思高效课堂教学案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板书设计:17暴风雨的启示来之前恐惧来之时猛烈要全面看待问题来之后绮丽华美高效课堂教学案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8神奇的丝瓜教材简析本文作者通过对丝瓜的细致观察,发现了丝瓜的神奇之处:丝瓜居然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它们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似乎丝瓜是有“思想”的。正如文题所说,不愧为“神奇的丝瓜”。作者抓住“神奇”,按两条线索展开:一是展现丝瓜生长过程。一是展现心灵感受的轨迹。两条线索交错行进,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浑然一体。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2.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3.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2.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诵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对话法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丝瓜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文中的词语。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丝瓜的神奇,并诵读感悟。【重点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丝瓜的神奇,并诵读感悟。【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质疑导入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教学创新高效课堂教学案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3.小结导入:是啊,丝瓜就是平凡而普通的蔬菜,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是作者季羡林却说丝瓜是神奇的。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神奇的丝瓜》。4.简介作者季羡林。二、初读课文,探究新知1.提出要求,自读课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利用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徘徊、难以置信、怡然、泰然、悠然、坦然。(3)把让你感受到丝瓜神奇的语句画出来。2.反馈交流:(1)重点指导书写“凸”。(2)指名交流丝瓜的神奇的之处。三、理清脉络,理解“神奇”1.再读课文,说说丝瓜的生长过程。2.抓住主要事件,了解丝瓜的神奇。3.把自己比较欣赏文中的词语抄一抄,读一读,品一品。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2.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2.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回顾旧课,引入新课高效课堂教学案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上节课,我们一同感受了丝瓜的神奇,下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丝瓜的神奇之处是什么。2.面对丝瓜生长过程中神奇的的变化,作者的心灵感受又是怎样的呢?二、深入文本,感悟“担心”浏览课文,思考:文中几次写到作者的“担心”?他分别担心什么?1.交流作者的三次担心。2.分角色朗读,感悟担心衬“神奇”。过渡:丝瓜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者表现的担忧以及丝瓜打破作者的担忧展现其神奇之处,都让作者仿佛感觉到丝瓜似乎是有思想的,如果丝瓜真的有思想,它会想些什么?三、体会品格,感悟态度1.读课文第9、10自然段,展开想象让丝瓜会说话。(1)想象作者和丝瓜会有什么样的对白。(2)小组合作,编排场景对话2.再读课文第9、10自然段,思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指什么?“含笑面对秋阳”是什么意思?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3.联系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认识。4.教师小结。四、当堂训练,强化目标1.用上“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中至少两个词语来描摹文中的丝瓜。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收获?请写下来。课后反思高效课堂教学案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板书设计:18神奇的丝瓜作者丝瓜担心神奇怡然、泰然、悠然、坦然高效课堂教学案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9访兰教材简析课文写了父亲养兰、赏兰,“我”随父亲访山中之兰的一段亲身经历,一种真切感受。课文以兰喻人,探寻做人处事之理,行文如风行水上,极为自然。全文以“访兰”为线索,结构谨严,层次清晰。以“我”和父亲访兰过程中的对话为重点,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对比,揭示了父亲约“我”赏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尤其通过“家兰”和“野兰”的鲜明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旨。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2.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重点难点1.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2.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教法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交流法品读感悟法自主批注法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重点难点】读通课文,初步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教学过程】一、谈兰,揭示课题1.展示有关兰花的绘画作品和实物图片,让学生欣赏、展示有关描写兰花的诗词,让学生朗读。学生互相交流有关兰花的资料。教学创新高效课堂教学案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谈话:兰花形态绰约多姿,幽香清远,是花中四君子之一,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美的享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又是怎样的与众不同。3.板书课题,简介作者。4.引导质疑:为什么用“访兰”而不用“赏兰”?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目的是什么?二、初读,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
本文标题: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41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