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二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1第一单元第一课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2.鸦片危害:1.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朝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人们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3.官吏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直接原因:虎门销烟——导火线4.虎门销烟意义: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5.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维护了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理所当然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2.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道光帝感到有损尊严,决定对英宣战。3.鸦片战争英雄人物:关天培、陈化成等4.1840.6~1842.8南京。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1.南京条约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④协商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性质: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与农民的矛盾→→资本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4.鸦片战争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856.10-----1860.1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原因: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为主凶,俄、美为帮凶。3.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11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入内地传教、经商;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给英、法巨额罚款等。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清政府2次鸦片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2.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俄国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3.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变化:1.通商口岸数量越来越多2.侵略范围势力占了东北、西北地区3.割的领土越来越多4.第二次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程2度加深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1851年1月,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定国号为“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2.1860年,李秀成在青浦大败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宁波慈溪击毙洋枪队统帅华尔。太平天国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3.意义: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反侵略斗争的英雄气概。4.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第三课收复新疆阿古柏侵占新疆1.1865年,中亚浩罕国阿古柏侵入新疆,占领喀什葛尔,建立汗国。英俄无视中国主权,承认阿古柏伪政权。2.1871年,俄国出兵,直接侵占新疆伊犁地区。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宗棠:陕甘总督(主张塞防)1.左宗棠为什么能收复新疆(除伊犁外)?1.态度坚决,很有谋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2.新疆人民支持3.收复新疆是正义战争2.1881年,中国割西部一块领土并给予大量赔款才从俄国收回伊犁。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蓄意挑起战争经过:①黄海大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牺牲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侵略者实施疯狂的旅顺大屠杀中日《马关条约》1.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去日本求和,签订《马关条约》:①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2.《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民族危机加剧:①经济上具体表现②政治上③刺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第五课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发起。义和团起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使民族危机空间严重1900年6月,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西摩尔为统帅。3遭到义和团的反对,义和团取得了廊坊大捷,八国联军撤掉西摩尔,任瓦德西为统帅,攻破北京城,实行大抢劫。《辛丑条约》1901年,英、俄、德、美、日、法、意、奥等11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①(经济方面)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以关税等作担保;②(政治方面)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③(外交方面)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军事方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辛丑条约》危害: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第二单元第六课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兴起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和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②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③代表人物:④时间: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从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内容:①近代工业的创办(核心)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目标,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后期,洋务派又以“求富”为目的,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②新式海军的建立: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大量翻译西方书籍,创办一批培养翻译、军事、工业人才的新式学堂,并派人出国留学。③新式学堂的创办:京师同文馆(1862年)及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近代外交、翻译、科技、军事人才。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性质)(1)消极影响: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2)积极影响: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②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4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③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第七课戊戌变法公车上书1895年春,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的宣传①创办《万国公报》②组织政治团体强学会③改《万国公报》为《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的机关报百日维新(即戊戌变法)1、康有为三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2、变法时间:1898年6月到9月3、内容:①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思想文化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④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4、戊戌变法的失败①原因: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②1898年9月,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杀害谭嗣同等六人,制造“戊戌六君子”事件第八课辛亥革命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团体兴中会,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建成。2、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办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政党。①选举总理孙中山②通过了革命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驱除鞑虏(核心)平均地权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同盟会的作用: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孙中山:第一个提出革命实现资产阶级理想的人口号、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结论: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着眼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5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取得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战役的胜利。结果: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南京,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临时参议院随之成立。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总统,辛亥革命落入袁世凯手中,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辛亥革命性质: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族主义革命。辛亥革命历史意义: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统治,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阶级观念深入民心。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第九课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受到青年知识阶层特别是学生的欢迎,这与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与专制,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相碰撞,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阵地:《新青年》旗帜、口号: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提倡,4反对)前期新文化运动性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阀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新文化运动新发展后期发展: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传社会主义,创办《每周评论》扩大宣传。╭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1915|后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第三单元第十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爱国运动61、爆发的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失败。2、爆发时间、地点、人物:1919年5月,北京大学学生。3、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4、发展:1919.6.3.新阶段:①主力军:学生→工人②斗争中心:北京→上海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成果: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张宗祥的职务。③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其他原因: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且广泛群众性形成对北洋军阀政府强大压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最主要依据: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历史作用: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族主义的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青年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钊开始筹建共产党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干部条件:一批先进中青年知识分子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阻力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大”)时间:1921年7月23日会址: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7月31日,会议代表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出席人员:毛泽东等13人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陈独秀缺席)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陈独
本文标题:初二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41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