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011—2012学年下学期初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全卷三个大题3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949年9月,为筹备建立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随着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的十一长假成为广大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活动和旅游的好时期。“十一”作为一个节日是为了庆祝()A.新中国的成立B.南京解放,国民政府统治结束B.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3.来北京谈判的西藏地方政府首席代表是()A.阿沛·阿旺晋美B.周恩来C.十世班禅D.十世达赖4.西藏和平解放是在()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5.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A.开国大典举行B.西藏和平解放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D.渡江战役胜利6.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是()A.1949~1953年B.1953~1957年C.1954~1959年D.1950~1953年7.“危难时刻,他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该句中的“他”是()A.林彪B.贺龙C.彭德怀D.朱德8.“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的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这首名为《永恒》的诗,是写给谁的?()A.邱少云B.黄继光C.董存瑞D.刘胡兰9.建国初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法令是()A.《共同纲领》B.中央人民政府公告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0.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A.农业B.重工业C.轻工业D.商业11.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始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大跃进时期12.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2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双十协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13.三大改造指的是()A.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国家对农业、交通运输业、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国家对农业、重工业、轻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国家对东北、华北和沿海工业基地进行改造14.生产合作社是下列哪些领域采取的改造形式()①农业②手工业③资本主义工商业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15.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6.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A.1949年B.1953年C.1956年D.1958年17.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七大”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三大”18.“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首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的成果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19.“文化大革命”十年指的是()A.1954~1964年B.1956~1966年C.1966~1976年D.1961~1971年20.“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A.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B.四五运动C.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D.毛泽东批评江青为首的“四人帮”21.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22.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A.国有企业B.农村C.机关D.学校2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说明了()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B.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C.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D.农民反对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24.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会是()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25.按照党的“十三大”部署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到21世纪中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A.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B.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D.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26.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自决C.西部大开发D.各民族共同发展27.按照“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实行()A.资本主义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封建主义制度D.新民主主义制度28.“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是()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29.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A.1984年底B.1987年4月C.1997年7月1日D.1999年12月20日30.在江泽民提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中,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A.实行两种不同的制度B.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C.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二、材料分析题(5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材料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①材料一是哪一计划的基本任务?(2分)②列举这一计划的四项主要成就。(4分)(2)①材料二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分)②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6分)③哪两个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严重失误?(2分)④这两个运动的深刻教训是什么?(5分)432.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走进新时代》材料二: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领导我们向前进,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东方红》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天的故事》(1)材料一中所唱的让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富起来”、“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的人物分别是谁?(3分)(2)①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1分)②巩固新中国政权的两项措施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的“春天”“老人”“一个圈”分别指什么?(3分)(4)①列举五个经济特区。(5分)②设立经济特区有什么重要的作用或意义?(6分)(5)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分)(6)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3分)②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什么(3分)三、问答题(20分,三题选做两题)3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10分)3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10分)35.邓小平说过“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10分)5座位号:□□2011—2012学年下学期初二期中考试历史答卷(全卷三个大题3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序号、座位号填清楚。2、答题时需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试题序号顺序在答卷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3、需要回答的问题和答卷上预留的空格一一对应编号,考生应严格按顺序号答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二、材料分析题(50分)31、(1)①②(2)①②③④32.(1)(2)①②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学校姓名班级序号……………………………密…………………………………………………封…………………………………………线……………………………∞∞∞∞∞∞∞∞∞∞∞∞∞∞∞∞∞∞∞∞∞∞∞∞∞∞∞∞∞∞∞∞∞∞∞∞∞∞∞∞∞∞∞∞∞∞∞∞∞∞∞∞∞∞∞∞∞∞∞∞∞∞∞6(3)(4)①②(5)(6)①②三、问答题(20分,三题选做两题)33.34.35.7初二历史参考答案一、1—5CAACB6—10DCBCB11—15BDACD16—20CCDCC21—25CBBAC26—30AACCD二、1、(1)第一个五年计划。鞍山钢铁公司、生产出第一架飞机和第一辆汽车、武汉长江大桥等。(2)1958年,反映了人民迫切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忽视了有计划综合平衡的发展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等。2、(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2)毛泽东,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3)改革开放、邓小平、经济特区。(4)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或海南岛。加强了对外贸易,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加速经济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等。(5)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1、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事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2、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3、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等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所犯的错误应吸取教训,全面评价毛泽东,功绩是第一位的,是不可磨灭的。主观题只要言之有理,新老课本结合来看,均可得分。
本文标题:初二下历史期中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43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