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二思想品德下册知识点
1初二思想品德第一课推开法律之门一、课标依据:(课标8页)3.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3.2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法律的概念、本质、作用,理解体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实现人民权利的重要保障,懂得学习法律知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2、能力目标: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加强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具有初步的法律意识,自觉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重点:生活离不开法;法律的特殊性及法律的本质。难点:法律的特殊性及法律的本质。三、知识点:一目、规矩成方圆1、规则的含义和范围定义: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范围: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2、规则的作用规则指引和规范着人的行为,维护着社会公平和正义。规则是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尊重和遵守社会规则,是一个人能够明辨是非、具有正义感的外在表现。二目、特殊的行为规范1、法律包括宪法、狭义的法律、法规。2、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3、法律在制定主体、保障机制及适用范围上的特殊性法律的特殊性:从制定上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2从保障机制上看: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从适用范围内看:法律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法律的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具体见课本7页第一段)4、法律的本质及类别法律的本质: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法律的类别:根据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三目、生活离不开法法律的作用: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促进社会进步,法律维护人们合法权益。第2课树立宪法意识一、课标依据:(课标13页)3.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严于普通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2.能力目标: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加强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崇尚宪法,树立宪法意识。重点:人民权利的保障书。难点:至高无尚的地位三、知识点:第一目至高无上的地位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生活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严于普通法律。2、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宪法是其他法律立法的基础和依据。第二,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就要被撤销和宣布无效。第二目人民权利的保障书1、由宪法确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3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公民利益在法律上的最高体现。3、在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已经建立起来,国家通过立法和司法,保障公民各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得以实现。第三目崇尚宪法1、为什么要崇尚宪法?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一切团体和组织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宪法要求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表现在:宪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宪法禁止或否定的某些行为,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2、怎样崇尚宪法?崇尚宪法,必须牢固树立宪法至上、宪法至尊的观念,同时必须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同一切违犯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第3课依法治理国家一、课标依据:(课标13页)3.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3.3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依法治国的内容和意义;掌握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明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2.能力目标: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加强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树立法制观念。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重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难点:法治是最为安全、代价最小、最能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三、知识点4第一目治国有方略1、法治是最为安全、代价最小、最能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2、法制就是法律制度。法治,则是“法的统治”。3、依法治国(1)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物、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本质: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3)重要性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必然要求。第二目治国铸基石1、依法治国首先要求依宪治国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党执政兴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有法可依。(2)违法必究遵循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3、法律监督法律监督是国家为保证法律统一实施的一种法律制度。法律监督的广度、深度以及监督实效,反映着一个国家实现民主的程度。法律监督是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手段。加强法律监督,对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重要意义。5第二单元法律维护权益(上)第5课法律护我成长课标依据:(课标:8页)3.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3.5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课标:10页)3.3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3.6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给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特殊关怀和保护,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知识目标:①明确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②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知识点:一.法律的特殊关怀1、未成年人: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属于未成年人,都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2、立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因:(为什么要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又属于弱势群体,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他人的侵害。国家十分关怀我们的健康成长和合法权益,为了营造适合我们成长的良好环境和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特别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3、保护未成年人的主体: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共同责任。二.家庭保护61、家庭保护的重要性:家庭是我们的基本生活环境,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密切相关。2、家庭保护的基本要求:(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承担着抚养我们的义务。(抚养义务是最主要义务)(2)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承担着监护我们的义务。(3)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尊重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3、尊重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应该做到: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有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三.学校保护1、学校保护的含义:是指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的保护。2、学校保护实施的主体:学校、幼儿园及全体教职员工3、学校保护的对象:未成年学生和幼儿园儿童4、学校保护的基本要求:(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2)学校教育中要注意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和人格尊严,关心和爱护学生。(3)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乐园,既有责任使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又有责任保护学生在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四.社会保护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社会保护的中心任务。2、什么是社会保护?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它涉及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和心理、思想健康。3、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4、社会保护的基本要求:(1)社会特别要求保护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思想健康。(2)社会保护还涉及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不得隐匿、毁弃、非法开拆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等。7五.司法保护1、什么是司法保护?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国家机关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一种专门保护措施。2、司法保护中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实行的方针及原则:方针:教育、感化、挽救原则:教育为主,惩罚为辅3、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1)我国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施特殊的司法保护,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怀。司法保护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2)在继承权和其他方面,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要保障未成年子女的权益。第6课消费者的权益课标:(课标8页)3.2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课标11页)3.7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课标13页)2.4懂的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课标13页)3.3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增强学生作为消费者的权利义务观念,提高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引导学生主动同各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作斗争。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诚信的价值,逐步树立诚信观念,做诚信的人。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能够依法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并积极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不履行消费者法定义务的行为作斗争,并逐步提高自己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知识目标:(1)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的权利8(2)明确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意义(3)掌握维权途径知识点:一.消费者享有的权利1、消费分类:消费包括物质生活的消费和精神生活的消费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的权利3、人身安全全和财产安全权是消费者最主要的权利。4、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意义: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消费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仅对消费者自
本文标题:初二思想品德下册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4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