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关于市区公交车运行的几点建议
1城关公交营销策略之我见作者:蔡丹婷(产业发展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百姓对于出行需求也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拥有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城区不少居民出行仍盲目的选择私家车或出租车,不但使交通更拥堵,也使居民出行更加不便。自2009年2月实施公交一体化以来,城关公交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极大的方便了居民的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在运营过程中,受公交设施滞后、公交客流时间空间分布不均衡等因素影响,与居民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如何加快城关公交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公交服务质量,下面提几点自己的建议:一、让公交网更合理。组织公司人员对城关公交线路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调查,倾听广大居民对公交车现状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居民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公交线路加以调整,减少复线和大绕圈,增开部分新线路,设置更科学、合理的公交网,使公交线网覆盖面更广,以满足不同地区居民出行的需求,尤其要考虑学校、医院和机关单位的需要。对于运行线路较长的,可适当投放足够数量的公交车,以缩短乘客的等车时间;对于运行线路较短的,适当延长运行线路,同时也减少换乘、减少下车还需走长路的现象,吸引客流。偿试与学校、幼儿园、郊区企业等合作,推行代理班车制度,在固定的上放学、上下班时间段内专程接送。可以适当提早公交早班车时间、推迟未班车时间,延长公交车的运行时间。建议选择一些居住密集、活动频繁或经过菜场、体育馆、公园等的线路,开设夜班车,夜班车开行密度可以适当小一些。2二、让公交车更准时。一是合理安排各个时段的发车间隔,实行车辆高峰密配,平峰疏配,保证公交车准点运行,减少居民长时间等车,甚至有时候一等就是十几分钟的现象。在上下班和上下学高峰期,可以调配其它“冷门”线路的公交车增援“热门”线路,增加公交车班次,缩短发车间隔时间,减少居民的候车时间,形成坐公交车方便的现象。在平峰时,适当延长发车间隔时间,减少车辆空车行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二是与交警部门协调,能否在高峰期开辟专用道或在交通信号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进一步改善公交车运行的道路问题,让公交车更准时。三、让公交形象更美好。进一步提高公交的服务质量,要求各公交车做到优质服务,安全行车无事故、优质服务无投诉、车容整洁无污垢。要求车辆靠站时,提前减速,缓慢靠站并仔细观察乘客动态,避免出现站点无人下车、站点有乘客但无人招手车辆不停靠的现象;车辆靠站尽量靠边停靠,不超车或并列停靠;车辆停稳车身停正,方可上下客;避免车辆不靠站停车或远远超出站点停靠乘客要追着公交车跑的现象,避免客流高峰期因交通堵塞等情况出现车辆断档或几辆车同时并进而前一辆车人挤人后一辆车却空荡荡的现象。四、让公交设施更完善。完善站点设置,对现有的公交站点进行调整,在居民居住较集中、客流量大的主要街道、小区,站点设置应相对增多。对一些客流量大的公交站点,适当延长站台长度;针对老城区受空间等限制无法建设公交站台的,可建设简易候车棚,可遮风挡雨、防晒,避免居民候车时日晒雨淋,方便居民候车。对客流量较小的线路可以考虑采用中小型公交车,减少成本费用;客流量较大的线路可以采用3大中型公交车,提高运行效率。对不同线路的公交车车身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主色调,使广大居民能一目了然,方便居民辨别,尤其是眼睛不好的老年乘客。对现有的公交站牌逐一检查、修补,更新站牌内容,使始发车时间和末班车时间更加清晰、准确,线路更加简洁易懂,方便居民出行;将公交车发车间隔时间显示在站牌上,让候车居民清楚公交车间隔时间,让居民候车心里有底,避免居民候车时出现焦急的左顾右盼、频频的看手表以及怨声载道等现象。最后,公司可利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渠道,加大广告宣传,进一步提升公交的形象,宣传公交优先思想,引导居民转变出行观念,减少使用私家车、出租车,鼓励广大居民多乘坐公交车,让出门坐公交成为首选。
本文标题:关于市区公交车运行的几点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87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