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公安县斗湖堤至荆东高速公路黄金口互通连接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安县斗湖堤至荆东高速公路黄金口互通连接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建设单位:公安县交通局评价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二○一○年四月1工程概况1.1地理位置及路线走向拟建公安县斗湖堤至荆东高速公路黄金口互通连接线工程位于湖北省中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南岸的公安县境内,起点与公石线改建相接,终点与荆东高速公路黄金口互通相接,呈东西走向,地理位置在东经111°53′~112°13′和北纬29°52′~30°17′之间。项目起于陡湖堤镇县土管局南侧,与公石线改建(孱陵大道延长线)相交,路线经原种场、荆安村北、金猫潭北至终点,接荆东高速公路黄金口互通,路线全长6.037公里。主要控制点:原种场、荆安村、金猫潭。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⑴是加强公安县与荆州、武汉等地的联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形态特征已基本形成了以武汉、黄石、宜昌、荆州、襄樊、十堰三片为角点的“大三角”,“大三角”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全省的经济发展。荆州市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目前工业已初具规模,已形成纺织、化学、汽配、建材、家电、冶金为主体,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荆州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生产量较大,在全省地、市中居于首位。公安县是新兴的工业大县,“十五”以来,全县工业战线始终坚持“工业兴县”战略,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彻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加大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培育壮大重点骨干企业,促进了县域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十五”末,全县全口径工业完成总产值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工业增加值(2000年可比价)11.9亿元,增长11.7%。规模工业企业70家,五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6家。全县70家规模工业企业就业职工人数1.13万人,总资产28.8亿元,总负债11.7亿元,固定资产净值9.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6.5亿元,工业增加值8.4亿元,销售收入25.7亿元,利税3.1亿元,工业企业入库税收1.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7%、14.9%、15.9%、20.2%和5%。年销售收入过千万企业46家,其中过亿元的企业4家,过3000万元的企业16家;民营规模企业已由2000年的不到30家发展到65家,五年新增35家。目前,全县工业经济以塑料新材、汽车零部件、纺织、生物医药化工、包装造纸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为支柱,70家规模企业为主体,凯乐、湖北车桥、金安、新生源等重点骨干企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江陵县是国家重要的优质商品粮、商品棉基地和湖北省“双低”油菜产业化示范县,生物资源丰富,境内有石油蕴藏,今年来工业发展迅猛,是全省小企业改革试点县,其郝穴镇是国家首批公布的星火技术密集区,工业已初步形成精细加工、医药器械、造纸包装、轻工纺织、建筑建材、食品饮料、汽车配件等七大支柱产业,拥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近200家,其中湖北文龙实业有限公司、湖北天利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荆安消防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白马纸业有限公司、湖北宝马弹簧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为省、市重点企业,生产的鹿茸系列滋补酒、汽车弹簧、高强度瓦愣纸、病毒唑、“1211”系列灭火器属全国和全省知名产品。石首市是我国优质商品粮和优质商品油料种植基地,同时建有国家级亲鱼原种基地、全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基地、全国化工产品生产出口基地和全省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蕴藏油锰、铜、铝、锌等多种矿藏。岳阳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的物资集散地。岳阳农产品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粮、棉、鱼、茶等农产品在湖南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岳阳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全国三大稀有金属矿乡之一。由于长期以来受交通落后的影响,上述影响区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本项目位于公安县南侧,建成后可使公安县及其南部石首、岳阳等地的交通流快速上下荆(州)东(岳庙)高速公路,进而实现与岳阳至宜昌高速公路、沪渝高速公路快速转换,可缩短公安县同荆州主城区及武汉、长沙、上海、广东等经济区联系的时间,充分发挥区内的资源优势,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⑵是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分流过境交通的需要2003年初,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将江汉平原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基地并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湖北省交通厅在未来20年三阶段目标中也相应提出了武汉及江汉平原地区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并规划了区内重要公路“三纵三横五条线”骨架。已建成通车的太澳高速公路荆州段(荆(州)东(岳庙)高速公路)为其中的一纵。公安县的公路运输网现状是公路等级较低,路网密度较稀,且分布不尽合理,公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目前,公安县境内的主要公路有:207国道、红东线、公石线等,等级均为二级或以下,其中承担绝大部分交通量的207国道和公石线穿城而过,城区交通和过境交通混杂,功能极不明确,在公安县城的进出口,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从区域路网分布图来看,荆东高速公路建成后,分流了很大一部分过境交通量,特别是埠河以北—东岳庙以南的过境交通绝大部分通过埠河互通被分流掉,极大的改善了公安县城北部的交通拥堵现象。埠河及以北—公安、江陵、石首等地的交通量将通过黄金口互通上下荆东高速公路,从目前的路网来看,这部分交通量要通过207国道和公石线,均需穿过公安县城城区。荆东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吸引了更多的交通量通过公安县城区,导致公安县城南片经常拥堵。本项目位于公安县城南片,建成后可同改建后的公石线一同发挥分流过境交通的作用,对改善公安县的路网结构、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⑶是满足交通量快速增长的客观要求的需要目前,与本项目相关联的207国道几经改造,达到了二级公路的水平,但公安县斗湖堤至荆东高速公路黄金口互通段的已严重街道化,已成为沿线乡镇的主要街道,公路两侧房屋密布,部分路段平面指标较差、路面破损严重、桥涵设计荷载低,公路设计通行能力低、服务水平差,现已成为为交通“瓶颈”路段,交通堵塞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着区间的交通发展。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区内主要相关路段交通量近期增长迅速。由交通量观测统计资料可知,207国道公安段2005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3633辆,比上年增长11.4%,公石线公安段2005年的年平均交通量为2200辆,比上年增长9.5%,荆东高速公路的开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速度会更快,交通量的增长也会加快。随着岳阳至宜昌高速公路和公铁两用桥梁项目的实施,207国道斗湖堤至黄金口段的交通量增加会进一步加快,其服务水平会下降很快。为保证区内相关公路具有较高的服务水平,防止经常发生交通拥挤和塞车现象,本项目应尽早建成通车,以充分发挥荆东高速公路重要经济干线的功能。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满足交通量快速增长的客观需要。⑷是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需要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战略,根据荆州市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的实际,结合全市旅游产业布局规划,编制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荆州交通规划。本项目位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交通规划》中规划的一级公路项目。荆州市旅游发展规划:建设以荆州古城文化旅游区为核心、以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区、长江天鹅洲湿地生态旅游区、洈水旅游风景区为支撑的荆州特色旅游区域。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使以上四个旅游板块区各自主题突出,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功能互补,互为依托,整体推进,在国内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重要旅游区域。除以上四大旅游区外,另外还有规模相对较小一点的公安县黄山头景区和石首市桃花山景区。重点加强休闲产品和观光产品的开发,注重配套设施,提高品位,完善服务,增强对周边城市的吸引力。按照构建生态文化旅游圈要求,荆州市旅游交通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通车里程短,与外界相通、与内部相连的快速通道尚末形成。二是通往景区景点的公路处在“三低”的状态。即公路的技术等级标准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总体服务水平低。三是景区内的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降低了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四是部分旅游交通目前还存在道路景观质量不高、沿途缺乏绿化环保等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交通滞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旅游资源一直得不到很好得开发和利用。本项目建成后可改善公安县与宜昌、松滋、荆州、石首、岳阳等地的交通通达性,利于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⑸是构建长江抗洪防汛、荆江分洪工程运输大通道的需要公安县位于长江中游具有“九曲回肠”之称的荆江险段南面,每逢大汛,均需要运送大量的防汛物质。目前,现有的公路等级和通达深度不够,综合运输能力仍然有限,不能满足分洪时巨大的运量需求。本项目的建设,将同荆东高速公路、207国道、公石公路等连为一体,在分洪区内形成一个抗灾能力强、运输能力大的移民干线公路网络,为军民抗洪抢险、灾民及财产转移、灾后恢复生产提供一个运输能力大、通达里程长的快捷运输通道,在荆江分洪时发挥重要作用。⑹是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需要公安县目前有公路、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多年来,由于各种运输方式基础薄弱,运输能力不足,出入通道不畅,造成客货运输集散、中转困难。由于公路是一种“门到门”的灵活运输方式,因此水运等均迫切需要公路运输为其分流和集散货物。本项目的建成,将连通公安港口、公安火车站、荆东高速和岳阳至宜昌高速公路,使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运输结构将趋于合理。1.3主要技术指标全线按四车道一级公路(V=80km/h)标准实施,路基宽24.5m。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3。1.4主要工程数量拟建公路全长6.037公里,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4。表1.3主要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采用值备注1地形类别平原微丘区2公路等级一级公路3设计速度km/h804路基宽度m24.55停车视距m1106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m4007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25008最大纵坡%59最小坡长m20010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450011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300012行车道宽度m2×7.513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Ⅰ级14桥面净宽m2×11.75表1.4主要工程数量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基本指标1征用土地亩3452投资总额万元14849.573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2459.76二路线4路线总长km6.037三路基路面5路基土石方数量土方m3351568石方m36平均每公里计价土石方m3582367排水及防护工程圬工防护m310784绿色防护m291008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m2130755四桥涵9特大、大桥m/座/10中桥m/座282/611小桥m/座70/212涵洞道12五路线交叉13平面交叉口处314通道处31.5交通量预测结果拟建公路各特征年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5。表1.5交通量预测结果单位:pcu/d特征年路段近期(2012年)中期(2018年)远期(2026年)斗湖堤—黄金口86921353319429摩托车交通量188419201655道路混合交通量1057615478211291.6投资及工期安排本项目全长6.037km,估算总投资14849.57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2459.76万元。项目资金来源主要由以下两方面组成:省厅补助和地方自筹。工程计划于2010年动工,2012年竣工通车,建设期为2年。2环境现状评价结论2.1自然环境本项目位于长江以南的江汉平原,区内地貌形态以冲积平原为主,为长江的一级阶地或二级阶地,势开阔平坦,海拔高程一般为20~40m左右,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粘土、亚粘土及砂卵石组成。项目所在区域地处中纬度南部,太阳辐射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多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热带低压影响,多南风;春秋两季,两种风交替出现,按我国气候分区标准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炎热;冬季寒冷少雨、干燥多风,间有冻害,具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雨水充沛、光温水同季的特点,但是不稳定降水和春秋冷暖所流频繁交汇,常导致旱涝灾害、低温冷冻及连阴雨发生。本区地处江汉平原,濒临长江,境内河渠交错,湖泊、塘渊较多,区内地表水系极为发达,均属长江水系。路线经过瓦池河支流
本文标题:公安县斗湖堤至荆东高速公路黄金口互通连接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10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