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课程:语文教师:马莲花班级:六一班时间:15至14学年第二学期2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单元备课)单元名称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知识结构及前后联系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写的。本单元选编的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通过作者与种树人的交谈,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赵丽宏的散文《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团结有力量”的道理。单元教学目的教学要求1、掌握字词,积累语言;2、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让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涵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单元教学难点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单元课时安排1、文言文两则3课时2、匆匆3课时3、桃花心木3课时4、顶碗少年2课时5、手指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一3课时回顾•拓展一1课时单元教学措施1、尽可能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感悟,并积极引导他们与同学合作,懂得而在讨论、交流中真实地抒发自己的见解。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的语句或段落进行探究,鼓励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广泛收集资料,帮助理解和感悟。学校检查3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题首页)课题1、文言文两则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授课日期第1次:2016年2月25日第次:年月日第次:年月日第次:年月日第次:年月日第次:年月日学习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4、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学习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情与意,感受都背文言文的乐趣。学习难点学习理解和感悟文言文的方法。教学方法导读法自主探究法辅助手段练习卡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学弈专心致志学有所成弈秋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三心二意一无所获两小儿辩日近远(车盖)(盘盂)日初出日中时实事求是学无止境远近(沧沧凉凉)(探汤)教案附页附件一:拓展材料()附件二:作业设计()附件三:其他参考资料()附件四:教学反思()学校检查4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后修改第一课时(学习《学弈》)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1.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5.指名说全文大意。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5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后修改(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二、读熟课文,自学理解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6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后修改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游:其:为:也:如:此:乎:始出:小儿: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四、深化感悟,明确寓意。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o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7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教案附页)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后修改【作业设计】1、比一比组词悔()辩()沧()晦()辨()抢()诲()辫()枪()2.理解带点字及句子的意思。思援弓缴而射之。()()(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4)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3.搜集资料,填空(1)孔子,名(),字()。鲁国人,()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生根据他一生的言行编成()一书,流传于世。(2)孟子,()时期邹国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家大师,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4.根据文言文内容回答问题。(1)“之”在古文中的意思:①动词,到,往;②代词,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③指示代词,这;④活用为第一人称,我;⑤助词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⑥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⑦音节助词,无实义。请选择恰当的意思填入括号里。①通国之善弈者也()②惟弈秋之为听()③一人虽听之()④思援弓缴而射之()⑤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2)《学奕》一文分别为我们描述了()和()两个学棋人的形象,从中我明白了()的道理。3、《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一句可见两小儿所辩论问题的复杂性。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采用的方法是()。在辩论过程中,两小儿的表现得都很()。孔子对待这个问题则表现出了()的态度。8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教案附页)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后修改【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比较适合儿童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含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能做到正确的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教学中我把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确的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教学中我在这方面很下了不少功夫。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首先,通过学生反复读懂课文,根据注释初步理解字词和每句话的意思。学生如有不懂,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使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贯通全文。其次,充分发挥范读的重要性。教师范读课文本身作用不可小觑,范读文言文更是重要,第一遍要读的有声有色,流畅自如,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第二遍一定要让学生注意断词断句,做到准确。指导文言文的读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注重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中也经常尝试使用。教学这一课同样适用。让学生讨论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讨论文中对人物的评价。9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题首页)课题2、匆匆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授课日期第1次:2016年2月27日第次:年月日第次:年月日第次:年月日第次:年月日第次:年月日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学习重点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学习难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教学方法导读法自主探究法辅助手段练习卡小黑板板书设计2、匆匆留无痛深恋奈苦思不甘虚度此生珍惜时光教案附页附件一:拓展材料()附件二:作业设计()附件三:其他参考资料()附件四:教学反思()学校检查10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后修改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2.课前搜集资料,你对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3.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一位诗人、学者,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他为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他的散文被称作“美文的典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1)注意“涔、潸”的读音。(2)引导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
本文标题:六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18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