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下语文教案表格式1—5单元
内容1、文言文两则总课时2第1-2节教学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重难点教学重点:读懂课文,理解寓意。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有关太阳、地球的知识。准备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复备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板书:学弈)介绍孟子资料和《孟子》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⑴谁学下棋?⑵怎么学下棋?⑶学得结果怎么样?⑷《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1.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2.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1.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2.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1.同桌互相讲故事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请生背诵《学弈》。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读通读顺为止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谈话导入,释题教师范读,做到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激发其诵读兴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教学过程3.介绍资料: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⑴读准字词,读通课文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②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⑵结合注释,疏通文意①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②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③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⑴两小儿为什么争辩?⑵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⑶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⑷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⑴分角色朗读课文。⑵学生分组表演故事。)⑶学生背诵课文。(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①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⑴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⑵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感到凉快;中午,感到热。板书设计学弈初出日中专心致志,则得也!小儿甲:近(大如车盖)远(小如盘盂)(以太阳大小判断离人远近)小儿乙:远(沧沧凉凉)近(热如探汤)(以感觉冷热判断离人远近)结果:孔子不能决也。作业设计:内容2、匆匆总课时4第1-2节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深刻、贴切地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2.搜集并阅读朱自清的资料和他写得的其他散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荷塘月色》《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3.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复备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2.搜集资料,你对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了解。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3.出示文中的叠词4.思考:初读课文,你读懂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三、品读感悟,体会感情1.先把自己标画下来的句子,读给大家,然后谈自己的感受或喜欢的原因。⑴学习体会第一自然段。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②可适时补充台湾作家林清玄《与时间赛跑》一文中,父子俩的对话。③当你感受到了这些,你再读一读这一段,是不是有了新的感触呢?⑵学习体会第二自然段。①“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第二课时一、继续品读课文,体会感情1.学习体会第三自然段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一位诗人、学者,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他为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他的散文被称作“美文的典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⑴注意“涔、潸”的读音。⑵引导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等词语的含义。“匆匆、斜斜、默默、白白、茫茫然、轻轻悄悄”。读词后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这些叠词的作用。a.这是一个排比句,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b.本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作者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体会到作者面对逝去的日子,觉得自己光阴虚度而无所作为,不禁流泪落汗。由此可见作者是十分在意时间的,因为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才会用一日一日的计算时间。教师谈话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指生朗读自己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在学生感悟后,要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教学过程⑴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呢?①作者使用了排比句,把时间拟人化“跨、飞、溜、闪”,写出了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很快的从身边“溜走”的。②作者通过生活具体的小事情“吃饭、洗手、睡觉、沉默”等,赋予时间以生命,十分生动具体的描写出了时间是怎样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身边流逝的。⑶导读出时间流逝的匆匆和永不停息。(4)教师小结:作者抓住生活中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把时间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来写,才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就在身边,而且来去匆匆。二、读写结合,学生练笔1.请大家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也抓住自己身边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让我们感觉到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流逝的?看谁写的最有朱先生的风格。(过渡)面对“逃去如飞”的时光,作者不禁想到“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自己能做些什么,于是一连串的问题倾泻笔端。三、试答追问,延伸拓展1.学习体会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⑴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⑵引导学生试答文中后四次追问: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迹?怎样的人生就是没有虚度,才算是没有白白的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⑶出示朱自清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四、交流名言警句,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命2.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名言警句,学生朗读。五、拓展思路,深化认识“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a.学生读书后全班交流初读后的感受。要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b.教师可适时范读,读后请学生评价,教师可联系自己的切身的感受指导学生读好本段。2.学生自由仿写练笔。3.学生写完后,朗读交流,师生及时评价。全班交流指导学生朗读可以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说明。引导学生既要谈伟人名人的事例,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1.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你知道哪些?2.出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师生齐读这首诗,深化认识。的感受融进去朗读课文。指导朗读:体会写法:师生读书问答。(联系朱自清写作本文时的年龄和一生的成就感受体会)板书一去不返时间来去匆匆作业设计:搜集有关惜时的课后小结内容3桃花心木总课时6第1-2节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重难点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含的深刻道理。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2.查找桃花心木的资料,通过资料了解林清玄,搜集并阅读他写得其他文章。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复备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谁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2.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多读几遍。3.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默读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长成大树了吗?第二课时一、1.默读课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2.⑴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⑵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⑶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3.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现在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仔细读课文12.13自然段,然后回答一下这些问题。(也可以问:种树人到底为什么这样做呢?)桃花心木,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20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色泽美丽,能
本文标题:六下语文教案表格式1—5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18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