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年级数学上册_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_2教案_苏教版
用心爱心专心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主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教学资源学生经验: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的意义,并认识了常用的体积单位,这是本课得以顺利展开的知识基础。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橡皮泥做成的长方体。学生准备:按小组分别准备30个左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预习设计一、提纲:1.什么是体积?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3.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的体积是(),棱长是()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平方分米,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的体积是()。4.用橡皮泥做长3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二、学习体会。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2分钟)1.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版块一】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出示课用心爱心专心22.交流预习作业。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0分钟)1.学习例9学习菜单:(1)小组内四人用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2)在小组内说一说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并记录在表格中。(3)怎么知道长方体的体积?与每个长方体中包含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有何联系?记录在书本表格中。(4)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学习例10学习菜单:(1)如果用1立方厘米的题)2.交流预习作业: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提示:关键是看这个长方体中包含多少个1立方厘米,也就是可以将它切成多少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提问:如果不切开,那么又该如何去求那些物体的体积呢?【版块二】1.(1)学生在活动时做适当指导。(2)提问:观察表格中的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它们的体积,再联系刚才数出它们体积的过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长方体的体积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用心爱心专心3小正方体摆出这三个小正方体,各需要多少个?(提示:根据美格长方体的长、宽、高来思考)(2)按自己的想法摆一摆,摆好后数一数,看看一共用多少个小正方体?(3)百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呢?跟你操作前的想法一样吗?(4)如果给你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你能想象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来吗?一共有多少个?(5)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正方体呢?尝试概括。(6)这两个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自写书本P26。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摸。(预设10分钟)1.围绕学习菜单进行全班交流。2.提问:如果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这三个长方体,各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学生操作时作个别指导。【版块三】1.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2.出示个别学生填写的表格,引导学生体会长方体体积的关系与正方体的个数以及与长、宽、高的关系。用心爱心专心42.通过例9的操作,学生猜想:长方体的体积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3.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自己的猜测和操作前的想法是一样的。4.学生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以及字母表示方式。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8分钟)1.做“试一试”。先让学生说说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再让学生独立计算。2.做“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图形的长、宽、高或棱长,再让学生独立完成。3.做“练一练”第2题。选择几个式子让学生说说其表示的意思,再独立计算。4.做练习六第2题。先让学生自主读题,再3.引导学生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以及字母表示公式。4.让学生阅读后说说正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并重点追问每个a³的含义,进一步明确a³的读、写方法。【版块四】1.交流时,注意让学生先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再说说分别是怎样列式的。2.交流时关注学生是怎样得到每个几何体的体积的。如果有学生仍旧是用数小正方体个数的方法,要引导学生与用公式计算的方法相比较,强调用公式计算更简便。3.让学生计算出每个式子的得数。用心爱心专心5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车厢的长、宽、高,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作业设计课堂作业:(10分钟)《一课一练》第18页。★第1、2题。★★第3、4、5题。★★★智力冲浪。家庭作业:《补充习题》第20页的1、2、3题。
本文标题:六年级数学上册_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_2教案_苏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2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