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六年级四个班共有学生298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二、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板块:(一)数与运算。包括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和第四单元“比的认识”。(二)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一单元“圆”、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和第六单元“观察物体”。(三)统计与概率。包括第五单元“统计”。(四)综合应用:包括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五)整理与复习。三、教学目标(按照单元顺序)第一单元“圆”: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体会圆的对称性,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理解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2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第四单元“比的认识”:31.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第五单元“统计”:1.学生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第六单元“观察物体”:1.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44.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综合应用:即“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教材还安排了“看图找关系”的专题,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洁地刻画关系。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整理与复习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5“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百分数的应用、比的化简和比的应用。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百分数的应用、比的应用。五、教学措施: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六、教学课时安排(按单元顺序)第一单元圆:17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16课时第三单元图形的变化:5课时整理与复习(一):5课时数学与体育:3课时第四单元比的认识:13课时第五单元统计:6课时6整理与复习(二):3课时生活中的数:2课时7第一单元圆一、单元教学内容:圆的认识(一)、(二)、欣赏与设计、圆的周长、圆周率的历史、圆的面积。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三、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1、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2、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形,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83、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四、课时安排:圆的认识(一)2课时圆的认识(二)2课时圆的周长2课时圆周率的历史1课时圆的面积3课时欣赏与设计1课时9圆的认识(一)教学内容:圆的认识(一)P2-P3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圆,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并体会出圆的基本特征。2.认识圆规,会用圆规画圆。3.通过观察操作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教学设计:活动一:认识圆1、(呈现教材套圈游戏的第一幅图)一些小朋友像图中这样站立进行套圈游戏,比谁能套中小旗。对于这样的方式,你有什么想法?同桌间先交流一下。1、汇报交流结果。(学生自由说)2、看来这样是不太公平,那么站成正方形怎么样呢?(出示第二幅图)学生自由说(引导学生说出站成圆形)。4、(出示第三幅图)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5、看来圆确实与正方形等图形有不同之处,圆与正方形等图形还有什么不同吗?106、你能举出周围物体哪里有圆吗?(学生回答后出示乒乓球、硬币)这两类物体有什么区别?7、足球、乒乓球这一类物体,我们把它叫做球形物体,硬币是圆形物体,它的正面的圆形是平面图形。请同学们摸一摸你们手中的书和圆形学具的边缘,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长方形的边是直的,圆的边是弯的。)师小结:对!所以我们把“圆”这样的图形叫做曲线图形。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活动二:动手画圆1、圆是曲线围成的图形,你能自己想办法画一个圆吗?(学生活动,动手画圆)2、谁能展示你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A、(用绳子画)真是一个好办法,其他同学想一想,这样画圆要注意什么呢?B、还有其他的画圆的方法吗?3、圆规是画圆的专用工具,我们通常用圆规画圆。请大家想一想刚才两种画圆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4、每个同学都用圆规画一个圆并剪下来。活动三:探究圆的特征1、巧设疑问,激发兴趣(1)有同学举例说车轮是圆的,那么车轮不做成圆的会怎么样呢?动画演示:车轮为椭圆的轿车上下颠簸着驶入画面。(生哄笑)11(2)车轮做成圆的为什么就会平稳行驶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圆的奥秘。2、操作讨论,发现特点(1)现在四人一组,用发下的圆形纸片来研究圆的特点。“折一折、量一量、议一议,看有什么发现?”(2)生操作,讨论。教师巡视。3、汇报讨论结果(1)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发现?(我们发现多次对折后,折痕都通过同一个交点,这个交点在圆的中心。)(2)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在黑板上贴出圆,画出圆心并标出字母o。)A、我通过测量还发现了对折后的折痕长度都相等,每条都是X厘米。B、我这个圆的每条折痕都是X厘米,我共测量了B条。(3)(板书:都相等)可以折出多少条折痕?(学生回答后板书:有无数条)我们把对折后的折痕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在黑板上的圆中画出直径并标上字母)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圆上画出直径。4、显示图形:下面圆中的线段是直径吗?说出理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直径的意义。(通过测量,我还发现直径的一半也相等。)师小结: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在黑板上的圆中标出半径及字母。)125、请大家在圆形纸片上画出半径。6、显示图形:下面的线段是半径吗?(回答后引导学生概括半径的意义。)师:谁能用字母表示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d=2rr=d/2并板书。)7、(1)口答:如果圆的半径是4厘米,直径是多少?如果直径是12厘米,半径是多少厘米?(2)“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这句话对不对?(学生回答后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8、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什么知识?9、练习:完成第5页练一练。教学反思:圆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一、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13课的开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学生很自然的说出是圆。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教师事先也准备一些图片让同学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运动领域都能找到圆的足迹。让学生知道圆在一切平面图形中是最美的。课的结尾让学生讨论车轮为什么要制成圆的,车轴要装在什么地方并出示形象的动画,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二、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本节课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教学圆的画法时,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三、重视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圆的认识时,注重给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体验,自己产生问题意识,自己去探究、尝试,总结,从而主动获取知识。《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圆的认识(二)14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
本文标题: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29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