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练习
1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练习题一、默写《七步诗》,并填空:1、这首诗里写到了()种事物,分别是()()。2、这首诗里有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请分别找出来,并作解释:持:泣:煎:3、“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句。这是()对()说的,它的意思是()。4、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为了争夺太子的地位,二人反目为仇。曹植把自己比喻成(),把曹丕比喻成()。曹植用这个比喻,指责(),表达了()。二、读《鸟鸣涧》,完成填空。1、《鸟鸣涧》是()朝被称为“诗佛”的()写的。全诗写了这个季节()的景色,突出了一个“()”字。诗中有一个字“时”,它的意思是()。2、这是以首(),主要描绘()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的心情。三、读《芙蓉楼送辛渐》,完成练习。《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写的一首()诗。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2诗中“平明”的意思是();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这首送别诗实际上是表明诗人()的品质。我还能默写一首送别诗,并写上朝代和作者:四、读《江畔独步寻花》,完成练习。1、《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杜甫,被称为“()”。在《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中,有两个用得十分好的“对子”,也即是“对偶句”,是:(),()。2、全诗运用()、()结合的手法,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了()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之情。五、默写《石灰吟》和《竹石》,并作比较阅读。1、这两首诗都用了()的手法,第一首明写(),实质要表达自己()的高尚节操;第二首吟咏(),赞扬了它们()的精神。32、《石灰吟》的“吟”在这儿是();“尔”的意思是()。六、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完成练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写的一首()言()诗,“闻”的意思是()。全诗围绕()这条感情线索来写的,先写到原因是(),开头的表现是()。接着用了两个对偶句,点出了诗人的心情:(),()。再接着,作者收拾行装返乡而去,诗中写到:(),()。最后,作者写到行程迅疾:(),()。从中可见,作者的心情确实是是非常()。七、读《己亥杂诗》,完成练习。《己亥杂诗》是()朝()写的,这是他的《已亥杂诗》中是第()首其中“九州”的意思是();“生气”的意思是();“恃”的读音是(),意思是();“喑”的读音是(),意思是();“万马齐喑”是比喻()。“究”的意思是();“抖擞”的意思是()。八、读《浣溪沙》,完成练习。苏轼是()朝的诗人。我们学过他写西湖的诗《饮湖上初睛后雨》,其中描写西湖的名句是(),4()。他写的()诗《题西临壁》有两句(),()。常用来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我们这个学期学了他写的词《浣溪沙》,“浣溪沙”是()名。这首词还有“序”,是:(),(),()。交待了写这首词的背景和原因。这首词还分成上阙和下阙,上阙是:(),(),()。下阙是:(),(),()。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的感情。九、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完成练习。这首词王观起首用()比喻(),用()比喻()。然后进行()问,“()”?然后回答:“()。”这是指()的地方。接着,作者感叹:(),()。最后,作者嘱咐():(),()。十、附加题:1、李白被称为“()”,默写两首他写的诗。52、把《江畔独步寻花》改写成一段写景的文字,看谁能生动描写诗意,又写得优美动人。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测试题(二)十五、按要求写词、句。(4分)1、写出表示惜别的词语、2、写出表示友情的词语、3、仿照开头两句句式,通过联想,在后面两句横线上填上相应的词语。在我们心目中,老师是大树,能够为我们遮风挡雨,老师是,;老师是,。十六、毕业在即,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总免不了要互赠留言。请根据要求写赠言。(7分)(一)同学之间要分别了,你想送给同学哪些赠言?1、激励性。如:2、怀念性。如:3、赠给懒惰的同学。如:(二)让你当一次老师,你想写给学生哪些赠言呢?1、2、(三)请你给你的老师写两条赠言。1、2、6十七、综合性实践。(5分)1、六年级的小学生活中你最难忘的活动是,这次活动让你懂得了。2、成长足迹:我在(几岁、哪所学校)入学,我的第一个朋友是,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是。我拿过奖,我最爱班级。3、离开母校之前,我想为母校做点事,例如:十八、应用文知识填空(5分)1、写信封的正确格式应是在信封的左上角写上收信人所在的。信封中间写上收信人的和最后在右下方写上寄信人的地址和邮政编码,还要在信封的右上角贴上邮票。2、写建议书,一般先提出存在的问题,再写,最后提出。十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特级教师学校好不容易才邀请来的省特级教师要在这所乡村小学讲一节公开课。学校里的老师都没有见识过特级教师。有的对特级教师不以为然,有的认为特级教师是凭关系混的,是靠年龄熬的,……当特级教师来了的时候,谁也没有料到竟是一个十分年轻美丽的女性。特级教师说,上课时她将随便走进一间教室。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她进了一个全校闻名的后进班。上课铃响后,所有听课的教师都走进了这间教室。这间教室的讲台上散落着乱七八糟的粉笔,桌面上铺着一层白乎乎的粉笔灰。特级教师用目光巡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桌面上散乱的粉笔,然后走下讲台,转过身去,面对着黑板,轻轻吹去了桌面上的粉笔灰。片刻地鸦雀无声之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所有的教师、学生用掌声给她的开场白打了最高分。讲课的途中她出了几道题让学生做,之后她又讲解了这几道题的做法。讲完之后,她说了一句:“请做对的同学扬一扬眉毛,暂时没做对的同学笑一笑。”这堂课讲得十分成功。所有的教师都知道了什么样的教师是特级教师。1、用“鸦雀无声”写一句话。(2分)2、特级教师在上课前并没有说什么,可为什么“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用掌声给她的开场白打了最高分”?(2分)3、短文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特级教师的风采?用“----”画出来。(2分)74、你觉得这位特级教师的课“讲得十分成功“的原因是什么?(3分)5、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特级教师说些什么呢?(3分)十一、积累运用填空。(4分)小学是我们人生的启蒙阶段,我们忘不了老师对我们的教诲,当我们贪玩时,老师告诫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虽然老师的训斥很严厉,但是我们知道“,化作春泥更护花。”老师教育我们不精不诚,。”正是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们才知道“天行健,。”十二、填空:(8分)1、阅读材料中,、、、重点回忆了老师的教诲。记录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同学。2、《老师领进门》中的“”是全文的点睛之作。3、《给老师的一封信》中,作者只记下顾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赞美了,表达了。4、《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是一篇激情昂扬的,作者回忆了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三件事:、、。表达了。5、“我们播下的种子又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改为陈述句6、“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这是一个句,改为肯定句是:。十三、想象你的校园生活,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填空。(10分)1、我最爱上老师的课,因为他(她)总有办法;也总有办法。2、我们要告别,告别,进入,正准备到新的学校,去迎接,我一定会。3、再见,敬爱的母校,在您的怀抱里,我们从变得,从变得,从变得。今天,我们为您而;明天,您一定因我们而。4、此时此刻,我又耳边回响着;我眼前又浮现出。十四、读一读下列词语,并说说你读了词语后所想到的画面。(4分)1、欢声笑语:2、循循善诱:3、如沐春风:4、无微不至:《跨越百年的美丽》阅读练习:(一)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他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是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8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变成一条条,她变成了科学史上。1、“卓”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2、按课文内容填空。3、“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指的是4、“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中“伟大自然发现”指的是,而玛丽·居里发现人生的意义是5、按要求写词句:(1)形容玛丽奉献的:(2)表示玛丽钻研::6、分别用感叹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介绍一下玛丽对人类的贡献.7、请把这段话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画上横线,并把你的体会写下来。8、居里夫人在科学事业上贡献了一生,她美丽健康的容貌隐退,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你觉得这样值得吗?请谈谈你的看法。9、读了短文,你是怎样理解“美丽”的?课文中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二)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9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1、“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中的“这”指的是什么?2、找出文中表明居里夫人爱国情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中的“躺”字,你是怎么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练习:(一)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纵观千百年采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注重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溯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10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第二自然段:从()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不断(),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3、文中举了()()()三个例子。4、见微知著的含义是:()。5、本文谈到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6、第2段中加点的“发现者”与“创立者”的位置不能互换,为什么?7、第2段中画直线的句子的含义是什么?8、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A.例证法B.引证法C.对比论证法D.比喻论证法。9、这段文字中画“”的词语在含义上与文章结尾段落的一个词相照应,这个词是______________10、语句中“?”指“!”指11、“科学
本文标题: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38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