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鲁教版
1六年级语文山东教育版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山东教育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期末试卷【模拟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将下列拼音所表示的四个汉字写在田字格中。(4分)zhèng重其事玲珑tī透相得益zhāng专心致zhì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①只是我没有想到,我会这么快就实现了童年的梦想;而且,在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这已是我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白驹过隙:②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而.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流沙河《理想》)可望而不可即:3.综合性学习。(5分)同学们,在“马的世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关于马的知识,展示一下你的成果吧!①人类很早就与马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中华语言宝库中许多成语都带有“马”字,请根据提示写出含“马”的成语。(2分)终日奔忙谓之“”;不迷失方向称“老马识途”;祝事业有成,莫不言“”。②马是画家的爱物,下图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八骏图》。请仔细观察、品味,从画面的构图、意蕴和象征意义等方面,为它写一段解说词(不超过50字)。(3分)_________4.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3分)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①“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中的“折柳”指什么?(1分)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5.填空。(6分)①在中国文学几千年的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文学经典,均有独领风骚的一代宗师,这正如赵翼《论诗》所云:“,。”②,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③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④,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⑤绿杨烟外晓寒轻,。(宋祁《玉楼春》)⑥,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二、名著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1题。(一)“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的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6.文段选自,作者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3分)7.简析选段所运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3分)(二)除此之外,我的陶器也做得意想不到的完美,并且想出了一个相当好的办法,用一只轮盘来制陶器,做得又方便又好……可是,我认为,在我的各项成就中间,最使我骄傲的,最使我高兴的,就是居然做出来一只烟斗。8.文段选自,作者是。“我”在荒岛上生活时解救了一个野人(名字)。(3分)9.联系全文,说说在鲁滨孙的性格中,你最喜欢或敬佩哪一点,为什么?(2分)3(三)你看,那苗条的身腰,那俏丽的短上衣,那一身的淡绿,还有那长长的纱罗翅膀。它没有张开来像剪刀的凶狠大颚;相反,长着的是一副又细又尖的小嘴儿,看上去就像啄食用的。脖颈从胸廓中拔立而出,可以弯曲扭动;因此脑袋能够灵活转动,既可左旋右转,又可前探后仰。昆虫当中,惟有螳螂能调动视线;它会察看,会打量;它那副嘴脸简直能做出表情来。10.文段是(作者名)在(作品名)中对螳螂的描写。(2分)11.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介绍一下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2分)三、阅读(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24题。(一)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1)止.有剩骨()(2)并驱如故.()(3)顾.野有麦场()(4)一狼洞.其中()13.比较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3分)(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屠乃奔倚其.下()(2)以.刀劈狼首()投以.骨()(3)复投之.()两狼之.并驱如故()1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2分)(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汉语里关于狼的成语很多,请写出两个。(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一位诗人用悲愤的笔调写下这样的诗句:“如今狼已经越来越少,荒野里尽是人在嚎叫”。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诗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①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渐老,我更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朗诵诗歌和仰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②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在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这种科学的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17.如何理解“逆来顺受”在文中的含义?(2分)18.“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这句话强调了科学家怎样的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这种科学的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一句中“这种科学的魅力”指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①东京的乌鸦对人无任何戒心与畏惧,使你根本无法与它拉开距离。它们无处不在,几乎装点了你眼前所见的任何一个画面。我们要去吉祥寺购买东西,必经井之头公园,而这公园又是乌鸦的一个大本营,那里的乌鸦多得满眼都是。它们就在你眼前肆无忌惮地刷刷地下,甚至就在你的脚下觅食,挥之不去。那摇摇摆摆很固执的样子,仿佛一定要让你将它看个仔细:我到底是怎样的一种鸟?②对乌鸦的阅读..完全是被动的,但阅读的结果是——至少是:抛开种种文化的附着,作为纯粹意义上的鸟,乌鸦却是一种难得的经得起审美的鸟。③那黑才叫黑,如墨,如漆,如星月全无的深夜,且又有光泽,飞起来时,仿佛像绸缎在阳光下滑动,那分寸得当的喙有着牛角的质地,显出了一些贵重,而两只眼睛更使你觉得从前的印象简直没有道理,(A)那棕黑的两粒,如珠如豆,晶晶闪亮,无一丝阴森,更无一丝怨毒,恰恰相反,倒有一些纯真、柔和,还有几分只有善目慈眉的老者的眼睛才有的那种亲和。假如有这样一只黑得到位的乌鸦,立在一片晶莹的雪地上,其情景如何?假如这样一只黑得到位的乌鸦,穿行在如雨的樱花里,其情景又将如何?它在地上走动不是走动,而是跳动的样子也很好。我原以为乌鸦在地上的前行,是像鸭子一样晃动着往前走,结果发现,它根本不会走动,而是轻轻地跳动着前行,很有节奏感。觅食时,偶然受了惊动,会一转脑袋,往天空一望,其神态还有几分憨呆。④最值得注意的是它的飞翔。井之头公园的上空,常有鸽群和野鸭群飞过。鸽子的飞翔固然迷人(我少年时曾被这种飞翔迷得不能自已),但鸽子的飞翔有时候带了少许的表演的性质。它们在天上飞,盘旋,忽如旋风一般上升或下降,久久不肯停歇,总让人觉得它们有点在卖弄自己的飞翔。而野鸭的飞翔又过于单调,直通通地四平八稳地在天上飞,全无一丝变化,加上长脖子短身体的体态,似乎不那么让人觉得飞翔的优美。而它的下降,简直使人5觉得笨拙。它们落在水面上时,绝无一点轻盈与优雅,而竟如一块一块砖头,噼里啪啦地直掉在水里。乌鸦的飞翔,既不同于鸽子,更不同于野鸭。它不在天上作无谓的盘旋,绝无卖弄之意,但只要是飞,就将它飞好,飞出样子。它们似乎最喜欢那种从一株树到另一株树、从屋顶电视接收架到电线杆的顶端、从地上飞到树上或从树上飞到地上这样子有目的的飞翔。(B)在起点与终点之间,它扇动大翅,潇洒自如。倘若在行将到达终点之时,它忽然改变了降落的主意,此时,你就会发现它没有一丝野鸭在突然改变飞行计划时的那种局促与僵硬,而是令人不可思议地穿越了极其有限的枝隙与叶空,其情形如一页薄纸轻风送力,一飘而过,不留一丝改变原意的痕迹。⑤最值得看的是它的那对翅膀。乌鸦之所以飞得那样好,似乎与它的长翅有关。它的翅膀与它的身体相比,是超比例的。有时,它立在地上,也会将双翅展开,这时你可得到静观。那翅黑而优雅,你就会觉得古代白话小说中形容一个女子的漂亮,说眉毛“黑如鸦翅,长入鬓角”,实在是一个很传神的形容。(《乌鸦(节选)》作者:曹文轩)20.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对乌鸦进行了描写?(3分)21.第②段中加点词语“阅读”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对乌鸦的阅读完全是被动的”?(4分)22.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给文中(A)(B)两处画线语句加批注。(4分)(A)(B)23.试举一例简要分析本文的思想感情。(3分)24.本文作者观察细致,语言形象生动。你能试着摹写一段你熟悉的某种动物活动的情形吗?要求恰当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侧重细节描写,50字左右。(3分)四、写作(50分)25.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生活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6请以“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不要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7【试题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郑、剔、彰、志(每字1分,共4分)2.①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②可望而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共2分)3.①马不停蹄马到成功(每个1分,共2分)②解说词能抓住以下任意一点即可:(3分)⑴徐悲鸿所画的奔马,奔腾驰骋,桀骜不凡,自由奔放,欢快振奋,观之令人惊心动魄,在写实之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风格。⑵画家不仅把骏马作为自己绘画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对自由和激情的赞美和讴歌。⑶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⑷在技法上,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⑸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状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了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徐悲鸿所画的马是中西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是极为成
本文标题: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鲁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3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