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兰州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1《兰州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公开征求意见公告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意见和我市工作安排,市教育局起草了《兰州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现予公布,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建议。公开征求意见时间:2010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各界人士可通过电子邮件和来函形式提出意见建议。电子邮箱:lzjyjfgc@163.cn兰州教育网网址:来函请寄:兰州市城关区一只船南街39号兰州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邮政编码:730000。特此公告。兰州市教育局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日2兰州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为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兰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兰州教育满意行动计划(2009—2014年)》,制定本规划。第一章基础与背景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一)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发展1.学前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全市幼儿园281所,比“十五”末增加42所,在园(班)人数55621人。全市学前3年教育入园率达到45%。民办幼儿园发展迅速,全市注册审批民办幼儿园192所,在园儿童27396人。全市公办幼儿园28所,在园儿童14211人,占入园儿童总数的25.5%。2.义务教育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规模下降,其中小学217649人,初中123651人,分别比“十五”末减少33332人和12611人。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进程加快,其中小学从870所减少到697所,减少173所,初中从134所减少到127所,减少7所,校均办学规模分别调整到312人和974人。小学入学率99.99%,五年保留率96.4%,初中入学率100%,三年保留率96.1%。全市4.6万名进城务3工人员子女大部分就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全市城乡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达到每生每学年小学500元、初中750元。3.普通高中布局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在2006年达到峰值80955人后开始回落,2010年回落到75263人。普通高中教育入学率从57.7%扩大到58.5%。推进初、高中分离办学,办有普通高中的学校从100所压缩到92所,十八班制以上规模的普通高中27所。全市普通高中校均办学规模从769人提高到818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稳步扩大,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达到11所,合计办学规模从19891人扩大到21613人。省级示范性高中对口招生比例从5%提高到15%。4.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全市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从105所调整到85所,在校生从71801人扩大到110434人,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职普比例调整到1.5︰1。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从2005年的75.9%提高到2010年的90.5%。其中,城市四区基本保持在90%以上,三县一区从59.7%提高到82.9%。5.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市高等学校在校生从24.5万人扩大到3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1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5%提高到40%。2006—2010年,全市普通高考共录取学生91467人,平均录取率达53.1%。全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注册人数36.5万人,2006—2010年共有7247人取得毕4业证书。6.成人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87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培训30万人次,农村成人学校和城市社区教育学校从61所发展到113所。7.特殊教育得到更多扶持。全市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198人,其中2所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规模达到399人,随班就读学生799人。特殊教育学校生均补助经费从239元/生·年增加到1250元/生·年。社会捐助每年10万多元。8.民办教育稳步发展。全市民办教育机构发展到363所,年均办学规模扩大到10万人次。民办中小学18所,在校生10091人。民办职业学校4所,在校生3251人。其他民办培训机构188所,年培训8万人次。全市民办教育机构累计经费投入约30亿元。(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十一五”期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正式启动,科研兴教工程开始实施;义务教育从农村“两免一补”发展到城乡全面免费教育,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始享受国家资助,高校贫困生建立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制度;坚持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企业中小学移交过渡;加快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市属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取得重大突破。2009年初,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兰州教育满意行动计划(2009—2014年)》,进一步加快了中小5学结构布局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三)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实施师资素质提升工程,建立了联校培训、校本培训机制,基本形成了教师队伍金字塔结构培训培养体系。义务教育教师学历合格率明显提高,其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提高到99.64%,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提高到98.15%,小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到36.89%,初中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到74.86%。普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从77.6%提高到93.01%,其中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达到3.34%。继续选派校长到北京、南京等地挂职培训。与中央教科所联合举办全国第三届校长发展学校,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联合举办了校长网络培训学校。市、县区邀请多位著名教育专家来兰作学术报告。大力表彰优秀教师,评选表彰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杰出青年教师和教师楷模。中小学绩效工资制度稳步推进,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市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百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市属学校基础设施改造、企业移交学校危房改造、优质高中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等重大工程项目。2005—2009年教育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7.5亿元,其中,新建改扩建校舍143.7万平方米,维修校舍9万平方米,购置图书资料139.6万册,添置教学仪器设备5.56万台(件、套),建成校园网102所,接入互联网学校达472所,中小6学生机比达到14∶1。(五)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2005—2009年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共计投入102亿元,其中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72.9亿元。年度教育经费投入从20.59亿元增加到30.62亿元,个人经费从10.5亿元增加到19.2亿元,公用经费从5.8亿元增加到10.5亿元。其中,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从11.74亿元提高到23.85亿元,教育费附加从1.8亿元增加到3.3亿元,事业收入从3.4亿元降低到2.9亿元,各类社会性投入1500多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从19.7%提高到22.6%,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从2.45%提高到3%。全市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从226元增加到803元,初中从314元增加到1516元。中小学教职工年均工资收入从25976元增加到38581元。专栏1“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情况主要指标项目单位2005年2010年1.全市学前3年教育入园(班)率%35452.全市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人3872433413003.全市初中3年教育保留率%93.796.14.特殊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40435.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人76927752636.全市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人718011104347.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75.990.58.三县一区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59.782.99.全市普通高中校均办学规模人76981810.全市职业学校校均办学规模人6831227711.全市普通高中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1.63.3主要指标项目2005年2010年12.全市初中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40.574.913.全市小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10.636.914.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54015.全市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参与率%71016.全市教育总投入亿元20.630.617.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2.45318.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19.722.619.预算内公用经费占教育事业费比例%14.52220.全市中小学教师年均工资元2123838581注:表中2010年教育经费、中等职业教育数据均为2009年数据。二、存在的问题由于经济社会等多种原因,全市教育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与全国平均水平和西部同等人口规模省会城市的差距仍在拉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1.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学校布局不尽合理,新开发区和人口密集区缺乏配套教育设施,城乡、区域办学水平差距较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任务繁重。2.各类教育发展不够协调。学前教育发展滞后,公办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普通高中校均办学规模偏低,整体办学水平不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本地学生就读职业学校比例偏低。高等教育入学率与东部城市和西部先进城市差距较大。83.整体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高。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学校管理比较粗放,内涵发展明显不够,办学特色不突出,在教育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方面与省会城市应有的地位仍不够相称。4.体制机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比较滞后,优质教师资源流动不够,城市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做到以县区为主,教育投入总体不足,教育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三、“十二五”教育发展环境预测“十二五”时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和“再造兰州”战略的实施,兰州教育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十二五”期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有望使兰州教育得到更多国家政策指导和支持。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到GDP的4%、2015年甘肃省人均GDP与西部平均水平差距缩小和城乡居民收入接近西部平均水平的要求,都为提高全市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赋予兰州市要发挥9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职能。市委、市政府“1355”总体发展思路和实施“再造兰州”战略,对全市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十二五”期间,兰州市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周边大量农村人口将向兰州市城区流动和集中,城区学校布局不合理和校园、校舍狭小的问题将更加严重,必须加快调整全市中小学布局结构。“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提高人口素质和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将更高,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将更加迫切,全市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可能依然存在,必须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和促进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十二五”期间,经济建设规模的扩大,需要更多土地和资金投入,加大教育投入与加快城市开发建设在资金投入上的矛盾也会愈益突出,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确保教育投入提高“两个比例”和实现“三个增长”。第二章目标和任务一、“十二五”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认真落实市委“1355”总体发展战10略和“再造兰州”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和科学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人才强教、体制创新、对外交流合作、扩大教育资源”六大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到2020年基本建成西部人力资源强市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十二五”教育发展总体思路“十二五”期间,兰州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一个中心带动、两个统筹发展、三个协调互动、五个整体提升”的“1235”总体发展思路。一个中心带动就是以城市四区为中心,寻找动力,激发活力,挖掘潜力,主动发挥教育、科技资源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加快带动全市教育整体发展;两个统筹发展就
本文标题:兰州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43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