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关于“亦师亦生”的思考
“亦师亦生、教学合一”教学改革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文章来自:青岛市教育科研网作者:马鹏业点击数:441发布时间:2009-1-13]编者按:10月29日,青岛市“校本研究”课题实验学校教学科研现场研讨会在青岛第四十四中学召开,会上展示了该校“亦师亦生,教学合一”教学改革成果,与会人员对该校课堂教学改革迈出的坚实步伐和成效给予很高的评价。本专栏全方位向读者展示“亦师亦生,教学合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努力推行“亦师亦生、教学合一”教学改革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青岛第四十四中学校长马鹏业近几年来,我校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倾心打造具有44中鲜明教改特色的品牌学校。现将我校近两年来推行教改、创建特色学校情况汇报如下。一、推行“亦师亦生、教学合一”教学改革的背景每一项教学改革的推行都有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其指向便是解决学校教育现实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校教学改革的原因是鉴于学校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传统教学思维极具顽固性。2001年,青岛市实行课程改革,我校也投身到课改中去,但课堂上并未有根本性变化。大多数的课堂还是教师讲学生听,传统教学思维下单向的知识传输和机械的知识学习,致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初一新生还发言踊跃,到了初二就不大发言,初三则基本不发言。学生在学校收获的不是幸福快乐,而是学习兴趣的丧失,自信心倍受打击,对失败的反复体尝。(二)以分数为指向的苦干“蔚然成风”。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漠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管理不是向课堂要质量,而是通过延长师生的在校时间,加班加点、上晚自习、双休日补课,走进了恶性循环的死胡同。教师布置作业多搞机械重复劳动,学习效率低,晚上做作业做到深夜是常事,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三)教与学的关系倍显紧张。学校教师之间缺乏合作意识,各自为战,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相互提防,信奉“同行是冤家”。课堂之内,教师缺少教学理论的滋养和教学方法的培训;课堂之外,各类学习辅导资料充塞学生的书包,年年喊减负,书包是越减越沉,负担越来越重,学生越学越累,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学生苦不堪言。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虽同在教与学的空间之内,却难以共建相同的目标和良好的情感。(四)学校信誉危机渐次凸显。学校整体师资力量不强,教学成绩一直处于市中下游水平,教学质量不高,凝聚力不强。几名优秀教师纷纷流失,原有的三名市级教学能手全部调走,小学升初中有时报不满名,学校陷入信誉危机。学校领导面对这些问题,心里充满了困惑和矛盾;大家冥思苦想,寻求改变此种状况的良策。如何让学生在校能够幸福地生活、快乐地学习,以阳光的心态迎接未来、迎接挑战。2005年我有幸随教育局到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杜郎口中学非典型教学改革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所农村中学,条件如此落后,而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却有如此超前,也就是在此时坚定了我搞教学改革的信念。回校后,我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他们的办学经验,探讨学校教学改革之路。三年来,我校在市教育局正确领导及四方区教体局的具体指导下,全体师生积极投身到教改中去,走出去,请进来。组织了4批干部教师共计80多人,到江苏洋思中学、济南十二中、博兴实验中学、上海甘泉外国语中学、南京师大附中及华东师大等全国十几所学校参观;组织教师两次到南京东庐中学学习,四次到杜郎口中学学习,同时还邀请东庐校长及学科教师到我校进行同课异构,邀请华东师大教授及上海市名校长到我校听课评课,对教师进行培训,这些活动开阔了眼界,转变了教师的观念。结合学校的实际,2006年在初一年级率先进行改革,两年来已逐渐形成了具有学校鲜明教改特色的“亦师亦生、教学合一”的课堂教改模式。二、“亦师亦生、教学合一”教改遵循的原则(一)在教育观上,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根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二)在学生观上,将学生理解为发展的人,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充分相信学生,对学生充分信任,教师能做的学生也能做,只要你给提供一个合适舞台及适时指导,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极具天赋,同时认识到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差异存在,分层分类给予指导,给予学生全面发展个性的时间和空间。(三)在教学方法论上,确立知能统一、知情和谐、教学民主、主动参与、积极交流的思想。在教学观上,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一言堂”,能让学生讲的要让学生讲,该让学生做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做,明确提出我的课堂我主宰,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人。三、“亦师亦生、教学合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操作“亦师亦生、教学合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质上讲,一是师生的角色可以随时转化,学生可以做老师,老师可以做学生;二是课堂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也是展示自我的舞台,是教与学的统一体;三是讲学稿既是学案,又是教案,做到教案与学案的统一。(一)课堂教学改革为重构课堂上的师生角色,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和展示自我的场所和舞台,我校分别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了改革。一是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教室里设置三面黑板,教室后方黑板及侧面黑板的增设,为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参与和积极展示提供了平台和空间。二是有的教室座位也发生调整,采用合围式代替了过去的秧田式。三是改变备课形式,凝结教研组的力量,共享宝贵资源。增加研究课节数,对同一堂课,采取一人讲课多人观察的方式。在课前进行共同研讨与设计,并选定观察点。课后再进行总结,并就不同教师自选的观察点进行评议。四是督查教学细节,把握学生是课堂中心的原则。在课堂上,我们推出了“一、二、三、四课堂行”——一个主体,我的课堂我做主,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两大”,学生的参与度大,课堂密度大;“三快”,快节奏、快反馈、快评价;“四敢”,敢讲、敢想、敢做、敢质疑。“亦师亦生、教学合一”教学改革重实际和重内涵,不为教师限定固定不变的模式,鼓励百花齐放。各个学科结合学科的特点及教师个人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英语学科注重师生多交流多讲多说;数学学科提倡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多做;语文学科多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不拘一格,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学中,按照预习、交流、展示(巩固拓展)、检测反馈、归纳总结五个基本环节贯彻实施。1.预习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预习中老师提前发给学生讲学稿,学生自主研读、自主学习,并完成讲学稿的预习导学部分,初步掌握基础知识。2.小组合作与交流:在前段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的互助交流,将学习任务进行交流,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小组成员之间合作解决梳理好最简洁正确的答案。小组合作一般可采用由少到多的模式,即2-4-6-8方式,先于同桌讨论,再有问题在4人小组中讨论,还有问题由8人小组解决,小组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由小组长板书到黑板,由师生共同讨论解决。3.展示巩固拓展: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到黑板前讲解自己的见解,组内其他成员可补充,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适当的点拨梳理,对重点、难点进行精讲,并加以巩固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拓展延伸,使学生顺利掌握当堂所学的知识。4.检测反馈:教师利用讲学稿、小纸条,或让学生自己爬黑板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调节自己的教学。5.归纳总结:由师生共同梳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印象,理清思路,使所学新知识及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各环节之间相互依托、相互衔接、有机结合。预习是交流展示的基础,缺乏必要预习其交流展示如无本之源,同时交流展示又是培养能力及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是预习的提升。(二)教学保障机制改革为了能够推进教学改革,学校制定创建教改品牌三轮九年发展规划,同时为了让老师克服惰性思维,全员都参与到教改中来,学校出台两大机制:一是教改推进保证机制;二是教改质量保证机制。1.教改推进保证机制①成立教改领导小组,校长挂帅、分管校长具体负责,领导干部带头上研究课。②成立教改督导室,每天坚持听课、评课、汇总反馈。③每天一讲评:每天利用早晨时间,对不同学科的教改实施情况进行讲评。④每周一总结:每周利用周五下午第四节课时间,对一周来实行新教改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⑤每周出一期教育简报,每学期举办一次教师论坛,一学年出版一本教改论文集及教改经验总结。⑥每学期评选教改优秀教师、优秀学科组、优秀学生、优秀学习小组、优秀班级。⑦同时将课改与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有机结合。2.质量保证机制①实行“三清”工程,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堂堂清:即每节课要精讲多练,多关注学习困难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耐心进行辅导,有意识多给学困生创造上台交流的机会,努力做到课堂没有死角。同时充分发挥优生当小老师小先生的作用,通过“兵练兵”促进师生共同提高,做到一堂一清。日日清:教师当天及时批改学习困难学生的作业,对其课堂上达标检测及作业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做到日清日毕,同时要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小组长或其他成员每天对学习小组进行验收。周周清:教师通过作业、检测等及时发现学生一周来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查漏补缺,夯实基础,采取个别指导为主,集中补习为辅,自我纠错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一周一清。②统一实行“讲学稿”,告别使用多年的备课本,师生共用一张讲学稿。实行讲学稿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做到优势整合、博采众长、以强带弱,从而提高学科教学的整体水平,尤其是提高水平较低教师教学质量,从而保证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可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讲学稿在编写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课本、同步练习、及中考链接等各个方面,精选题目减少重复作业。学生完成讲学稿的相关内容就不再布置或少量布置其他作业,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讲学稿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既是课前预习的提纲又是课堂师生实施教学学习的有效载体;同时又是学生课后作业和复习资料,也是平时检测及期中、期末考试的主要内容。“讲学稿”教学思路既是统一的又是多元的,既有共同教学目标又有个人充分施展的空间,即加快新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培养,同时又促进中老年教师及骨干教师的成长。讲学稿的编写需集合各集备组教师共同参与,每一次的编写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次校本教研的过程,这样就真正将校本教研培训落到实处。讲学稿的编写主要有四大部分组成:一是课前预习;二是课堂研讨;三是巩固练习;四是拓展延伸。讲学稿使用时,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认真指导学生使用讲学稿,上课前可先抽批部分讲学稿做到“三精”“三必”——精选、精讲、精练;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配合讲学稿,学校的每个教室都设置三面黑板及多媒体,三种媒体有机结合,一是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二是能够快反馈、勤矫正;三是提高课堂的密度。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维的训练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课堂的效率通过种种措施得以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四、实行“亦师亦生、教学合一”改革后的一些变化(一)教改加速教师理念的更新,促进了办学教学行为方式的变化,促进教师的成长。教师的教学观从为教而教转变为教是为了“不教”。以前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边培养活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围绕着教,学生围着教师转,你问我答,你说我听,你教什么我学什么,教师是传授者,是知识的主宰。“亦师亦生、教学合一”改革使教师与学生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分工不同,是平等的,教师可以当学生,学生可以做老师,师生的关系发生了质变,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形成师生之间可以共同探讨共同学习,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更加主动地学习。三尺讲台不再是教师的“专利”,而更多地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拥有的,学生也可以拥有;教师能做的,学生也完全可以做,亦师亦生,亦生亦师,亦教亦学,亦学亦教,和谐合作。课堂上,教师讲的时间明显减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二)学生的自信心有了明显的加强,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上讲台,敢于面对任何学习挑战,不再扭捏,不怕出错,不怵“权威”,即使一些以往不善言辞的学生,大
本文标题:关于“亦师亦生”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46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