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实施多联产能能源战略的重大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国西部产业发展模式初探探1、原材料型重化工业化趋势明显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化工、住宅为高增长产业群。重化工业增加值占整个工业比重已达50%~60%2、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资源消耗(和投资)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法国的1/6,美国的1/10,日本的1/20。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相当于日本的10%,欧盟的15%~16%,美国的25~28%;每立方米水的产出效率,世界平均是37美元,英国是93美元,日本是55美元,德国是51美元,我国是2美元。我国的单位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水平的5.6、4.8、4.9、4.9、4.4倍(平均:4~5倍)。(我国尤其是西部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一、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3、产业增长一二元结构特征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很热(上游行业紧缺),消费品等下游行业相对过剩。•4、制造业以组装加工为主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为30%,高于世界20%的平均水平(美国:17%,英国:19%,日本:22%,德国:24%,法国:18%)。一、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中国制造”主要还停留在低技术水平层次上(组装业为主),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是高消耗,低产出,受制于人(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依赖国外)如:我国信息产业已成为制造业第一支柱,增长很快,但是:芯片是英特尔的;操作系统是微软的;服务器是IBM的;网络设备是思科的;交换机是北电和朗讯的。一、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世界中国所占比例年份排名发电量(万亿千瓦时)22.54.9421.94%20121石油(亿顿)39.82.075.20%20114煤炭(亿顿)67.132.448.30%20121天然气(亿立方米)33101.51075.83.25%20126二、我国主要工业行业产出特点与世界地位世界中国所占比例年份排名甲醇(万吨)6162.8265043%20121乙醇(亿加仑)1955.63%20104化学纤维(万吨)5208364670%20121二、我国主要工业行业产出特点与世界地位世界中国所占比例年份排名钢铁(亿顿)15.487.1646.30%20121水泥(亿顿)352262.86%20121有色金属(万吨)369120121铝(万吨)6515200030.70%20121铜(万吨)1514.5180.811.94%2006玻璃幕墙(万平方米)9333.3700075%20121耐火材料(万吨)4300295069%20111汽车(千万辆)8.411.9322.90%20121•陕西榆林市,2012年产煤3000万吨,每天铺1km长100m宽•内蒙古,2012年产煤3亿吨,每天铺10km长100m宽•中国,2012年产煤3亿吨煤,每天铺100km长100m宽每年铺300km长10km宽陕西GDP前三位延长油田、陕煤、有色都是资源型二、我国主要工业行业产出特点与世界地位三、我国尤其是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1、大力发展装备工业,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2、加速发展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和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产业;•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4、发展循环经济,走多联产全面提升的发展工业的路子(模式)。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循环经济的概念、起源及发展中国循环经济的特点、特色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技术路径四、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概念、起源及发展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概念循环经济的概念、起源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60年代。“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起源及发展现状循环经济的概念、起源及发展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理的中心地位;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起源及发展现状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这也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产业经济方式。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基本特征是: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基本特征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推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新的生产观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循环经济观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同时,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如宾馆的一次性用品、餐馆的一次性餐具和豪华包装等。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基本模式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的潮流,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替代末端治理成为了国际社会环境与发展政策的主流。在此情况下出现了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量最小化为主线,逐渐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既要求物质在系统内多次重复利用,从而达到生产和消费的“非物质化”,尽量减少对物质特别是自然资源的消耗;又要求经济体系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可以为环境同化,并且排放总量不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循环经济实现“非物质化”是做到物质产品“利用”的最大化,而不是“消费”的最大化,在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同时,大幅度地减少物质消耗。循环经济模式可以认为是一种“资源一生产一流通一消费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运行模式为“资源~产品一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运行模式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技术路径主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来看,主要是从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三个层面来展开;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三条技术路径去实现。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循环经济可以从企业、生产基地等经济实体内部的小循环,产业集中区域内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中循环,包括生产、生活领域的整个社会的大循环三个层面来展开。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无害化生产三条技术路径来实现。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技术路径发展的三个组织层面1.以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为基础,构筑企业、生产基地等经济实体内部的小循环。企业、生产基地等经济实体是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是经济活动的最小细胞。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为主要目的,构建循环经济微观建设体系。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技术路径发展的三个组织层面2.以产业集中区内的物质循环为载体,构筑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生产区域之间的中循环。以生态园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为主要形式,通过产业的合理组织,在产业的纵向、横向上建立企业间能流、物流的集成和资源的循环利用,重点在废物交换、资源综合利用,以实现园区内生产的污染物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形成循环型产业集群,或是循环经济区,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充分利用,建立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技术路径发展的三个组织层面3.以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为着眼点,构筑包括生产、生活领域的整个社会的大循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通过建立城镇、城乡之间、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循环经济圈,在整个社会内部建立生产与消费的物质能量大循环,包括了生产、消费和回收利用,构筑符合循环经济的社会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的社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技术路径发展的三条技术路径1.资源的高效利用。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单位要素的产出率。在农业生产领域,一是通过探索高效的生产方式,集约利用土地、节约利用水资源和能源等。在工业生产领域,一方面主要体现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另一方面,围绕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一些生产环节用余热利用、中水回用,零部件和设备修理和再制造,以及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张、废橡胶等可再生资源替代原生资源、再生材料替代原生材料等资源化利用,实现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在生活消费领域,提倡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推广节能、节水用具。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不是要削减必要的生活消费,而是要克服浪费资源的不良行为,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技术路径发展的三条技术路径2.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构筑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建立起生产和生活中可再生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通道,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向自然资源的索取,在与自然和谐循环中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领域,农作物的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本身就要符合自然生态规律,通过先进技术实现有机耦合农业循环产业链,是遵循自然规律并按照经济规律来组织有效的生产。在工业生产领域,以生产集中区域为重点区域,以工业副产品、废弃物、余热余能、废水等资源为载体,加强不同产
本文标题:实施多联产能能源战略的重大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4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