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关于价值及其特性的研究
关于价值及其特性的研究1.潘火强《价值定义问题的一种研究思路》,《滁州学院学报》第9卷第2期2007年3月2.张曙光,戴茂堂《价值的存在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3.刘宗碧《生命的起源与价值的原始发生和本然规定———关于价值问题的本体论思考》,《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2卷第2期2004年4月4.林幼槐《论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与现代国有企业经济增加值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理论月刊》2006年3月号5.孙伟平《论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的主体性》,《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第5期2006年9月6.张正翔《从劳动价值论到价值本质论——析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57.徐章勇《马克思的价值转形和市场价格理论———兼论马克思作为资本产品的商品理论意义》,《江汉论坛》2007.18.黄立勋《试论哲学意义的价值本质———从“价值”概念的起源谈起》,《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9月9.张昆仑《关于商品价值、生产价格及其售卖价格公式量化的探讨》,《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10.孙伟平《作为价值哲学的马克思哲学》,《学术研究》2007年第一期11.李醒民《价值的定义及其特性》,《哲学动态》2006年第1期12.李茜胡余映《浅谈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科教文汇》2006.1113.赖金良《关于价值哲学与价值科学的思考》,《学术月刊》2006年9月14.沈湘平《价值共识是否及如何可能》,《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15.刘晓华《价值、善恶、权力与道德———对自然价值论的一种理解》,《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第6卷第4期2006年12月16.赵馥洁《论中国价值主体观念的起源》,《人文杂志》2004年第5期17.陈驰《价值概念辨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第3期2004年6月18.张昆仑《价值概念探新》,《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19.杨翟《价值的本质及相关概念新解》,《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9月20.王玉立《关于价值及其相关若干问题的思考》,《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9月第5期21.陈宪章《关于价值的哲学思考》,《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第27卷第5期2004年9月22.刘芳《对价值本性的哲学探讨》,《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23.黄涛《探寻价值的源泉———佩佩尔的自然主义价值理论述评》,《安徽大学学报》第28卷第3期2004年5月24.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价值哲学》,《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2期25.姜明《从价值的涵义看价值理论的争论》,《江汉论坛》2004.0126.张帆《价值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第24卷第4期2004年12月27.刘化军《事实与价值关系的探讨》,《石河子大学学报》第4卷第1期2004年3月28.杨桂森《价值的绝对性与象征性》,《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2期29.曹明《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价值取向》,《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第5期2006年10月30.袁贵仁《关于价值与文化问题》,《河北学刊》第25卷第1期2005年1月31.兰久富《走出价值哲学的理论困境》,《哲学动态》2004年第7期32.李垂发《价值是人关于客体对主体意义的合理认识》,《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第22卷第5期2004年5月33.李江凌《价值与事实关系的自然主义解释———培里的价值本质论评析》,《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24卷第1期2004年2月34.潘自勉《在价值与规范之间》,《哲学研究》2005年第1期35.贺来《传统形而上学的价值及其限度——从“生命现象”的视角看》,《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36.尹星凡《价值的本质和本体》,《学术研究》2003年第4期37.杨国荣《存在与价》值,《文史哲》2003年第3期38.徐泉《关于价值哲学的思考》,《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39.周凡《价值的当代生存论诠释》,《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4期40.郭凤志《价值、价值观念、价值观概念辨析》,《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关于价值及其特性的研究观点摘录一、价值一词的起源从思想史上看,在最初的词源学阶段“,价值”主要是指某物的有用性。正如马克思曾经考证过的那样,“value”、“valeur”、“wert”这些词在词源学上不可能有其他的来源“,它们最初无非是表示物对于人的使用价值,表示物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同样,古代希腊语中的“axia”来自形容词“axios”,后者最初也是用来表示某物对于人的有用性,以及关于有用性的衡量或估价。按照休谟的说法,所谓价值(如道德之善恶),只是人们内心的主观情感或情绪,而决非理性所能发现其存在的客观事实。他所提出的这一把价值排除在“事实”之外的思想,后来被各种形式的实证主义所继承或推广,并逐渐演变为一种既通俗又典型的说法,即“事实代表着客观性,价值意味着主观性”。-----赖金良《关于价值哲学与价值科学的思考》,《学术月刊》2006年9月物的功能、作用或属性相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言的价值,这称为使用价值,马克思说:“一种物品的效用,使它成为一个使用价值”;商品中凝结的人类抽象劳动,与其他商品交换时能通过价格表现出的,这称为商品的价值(交换价值);以及前面分析的其他一些意义、用法。总之,其意义是广泛的,因为“价”可以是指代多个不同的内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价值”一词的核心是“值”,即表达某物(甲)与某物(乙)因某种固有的联系而进行的“比较”。从数学(定量分析)的角度说,比较的结果有一个“数值”,但没有褒贬含义;从非数学(既定性分析又定量分析)的角度说,比较的结果有“值得”、“合算”、“相当”、“相称”或“不值得”、“不合算”、“不相当”、“不相称”等,有褒贬含义。根据我们的思路,进一步对名词的“价值”作个定义:价值是人的大脑对存在着特定关系的事物之间(也包括人与物、人与人)比较比值的反映,并且归根到底以人类需要(生存和发展)为根本衡量尺度对被衡量方面的作用(或功能、功效、效用等)的性质以及作用的大小(程度)的反映。-----黄立勋《试论哲学意义的价值本质———从“价值”概念的起源谈起》,《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9月value(价值)一词来自拉丁语valere。从词源来讲,这个词的词根的意义十分模糊,其意义遍及所有方面,从“是好的”到“具有体力或勇猛”。它在14世纪进入英语,可直到19世纪,该术语几乎只与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有关,意指物的价格,或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人类劳动。从那个世纪末开始,在新康德主义者、叔本华、尼采的哲学中,该术语的意义扩张了。同时,以价值为研究对象的学说即价值论(valuetheory)或价值学(axiology)开始得以系统发展,也有人称其为价值科学(scienceofvalue)。[2]广义地讲,价值泛指人们认为是好的东西,某种因为其自身的缘故而值得估价的东西,这种东西具有人所欲求的、有用的、有兴趣的质。价值也是主体主观欣赏的或主体投射到客体上的东西。总之,价值涉及所有人做出的有关个人和社会的各种类型的规范判断。在有关道德哲学的书中,其意义通常被理解为“值得个人或社会向往的行为或目标的特定方式之信念”。中国古代的哲人在探讨人生的理想和人的行为的评价标准时,围绕义与利、理与欲、志与功的关系进行的争论即与价值密切相关。在西方古代哲学史中,毕达哥拉斯认为价值的本质是数;柏拉图认为价值是理性的本质即理念;亚里士多德认为价值在于人的兴趣,至善是一切事物的最高价值;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就是价值;斯多亚学派认为德行才是价值。在中世纪的神学家那里,上帝是最高的价值,一切价值都应建立在上帝意志的基础上。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社会思潮,则把过理性的生活、争取自由平等、追求人的尊严和权利视为崇高的价值。普罗克特指出价值源于劳动。他说,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也发现新的自然概念和价值的源泉———事物中的善。上帝之善在人的劳动果实中被复制。自然中或上帝眼中的价值变成人眼中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正是通过人的劳动,羊毛变成衣服,或草皮变成房子。在当今,社会生物学家则宣称,价值根植于为生存而进行的长期进化的斗争之中。价值的基础或源泉的内在论(包括先天说、本能说、理性说、情感说、意志说等)和外在论(劳动说、进化说等)均有各自的理由。问题在于,针对不同的价值信条和规范探寻其源泉,其侧重点肯定有所不同。此外,对先天说和本能说最好做进化论的理解。也就是说,对于个体而言,某些价值的源泉乍看起来是先验的或固有的,但是对于种族而言,它们则是人类漫长进化的结果在神经系统乃至在基因中的积淀。-----李醒民《价值的定义及其特性》,《哲学动态》2006年第1期价值是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作为客体的对象、事物,与作为需要者的主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是价值形成的动因,是价值的决定者和主导者。价值评价是价值观念中的重要内容,价值只有通过评价才会被人们所认识,才会提高人们价值追求的自觉性和价值取向的明确性。周人的价值更新,在评价上的突出特点是对评价活动、评价标准的高度自觉和一系列评价范畴的建立及其应用。二、价值的定义及内容人类学家克拉克洪(C.Kluckhohn)指出:“价值是一个明晰的或隐含的概念,一个具有个人特色或群体特点的概念,一个影响从可以得到的模式、手段和行为目的中做出选择的合乎需要的东西之概念。”社会学家福斯(D.Foss)把价值定义为:“关于对象、状况、行为和由它们———在考虑到它们是或应当是良好的、正确的范围内———组成的整体的等级信念。”威廉斯(R.Williams)在引用上述定义后,他本人表明价值是“合乎需要的事态的概念,这个概念在挑选的行为中被用来作为偏爱或选择的标准,或者作为拟议的行为或实际的行为的正当理由”。[3]罗基奇(M.Rokeach)强调价值是“一种持久的信念”,即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工具论的价值)或存在的目的状态(最终的价值),对个人或社会来说比它的对立面或相反的东西更可取。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这一定义认为,价值不是人与对象、主体或客体的任何一方属性,而是人和对象、主体与客体的某种特定关系,即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当人们把价值指向人所选择的对象或对象的性质时,它首先是基于人的生存意识的考虑,这种生存意识是人自为的意识,是人之为人的一种觉悟。因为人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而且也是属于自己的自然存在物,这种存在不仅有人的类意识和作为主体的个体意识,它以自身为目的并不断追寻和实现自身。这表明人是立足于自身,但是这种自身不是自满自足的,这种不满足表现为一种对现实的残缺与理想的、潜在的圆满的矛盾,是人的灵动的生命和精神与有限确定的对象之间的矛盾,在这种意义上讲价值意识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生命的向度,并意识到生命活动的矛盾性,是目的和结果与理想所表现出来的差距和矛盾。价值问题的理解也须立足于人的生存意识,基于人对自身生存的存在。-----潘火强《价值定义问题的一种研究思路》,《滁州学院学报》,第9卷第2期2007年3月价值本体论问题是整个价值哲学的基础。价值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价值哲学的本体论问题,是价值哲学必须首先解决的基础问题。价值的存在论研究就是要从根本上揭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生活在本体论上的价值性,深层次说明现代性的价值问题,预测当代人类的价值取向与命运。存在的自由性导致我们必须去面对价值共时地表现出来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价值的普遍性指人类价值观念内涵在绝对终极意义上的共通性;价值的特殊性指展示这绝对终极意义在形式上的差异性与丰富性。存在既然不是现成的物,它在本性上就是流动的,因而是历史的,具有过程性和时间性,而这正是价值的特性。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科学两大类,就是为了凸现价值与时间的内在关联。文德尔班指出:“一个事件只有当它凭借它的个别意义而直接地或间接地与价值发生关系的时候,才成为历史事件。”李凯尔特则说:“没有价值,也就没有任何历史科学。”日本学者牧口常三郎
本文标题:关于价值及其特性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49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