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关于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报告郑永灵
关于对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报告编辑:管理员日期:2010-11-1010:16:53学校:长江路小学成果负责人:陈晴(长江路小学)合作:冯玉莲,姜文晋,沈晓青,沈莉莉,吴茵,杜娜,尤袆,王勤妍,周菊香学科:英语附件:下载附件“小学生英语学习中落差现象成因及对策研究”研究报告宝山区长江路小学作者陈晴2009.10课题组成员:姜文晋、沈晓青、冯玉莲、周菊香、沈莉莉、尤袆、王勤研、杜娜、吴茵、曹苇一、问题的提出:外语学习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上海二期课改把英语学科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提出了12年一门外语过关的总目标。为了创设更多、更好的语言环境,各大名校都纷纷开设拓展课或双语课程,来拓宽学生学用英语的时空。而对于相当部分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普通小学而言,突出的问题是外语教学上的“落差”有加大的倾向。一是学校之间的“落差”,二是学生之间的“落差”,三是个体在某一个年段学习成绩上产生的“落差”。随着英语牛津教材地全面实施,教师们焦急地发现从三年级开始,分化的现象就非常严重,而且部分学困生的英语成绩从三年级开始就再也无法合格。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大的落差,我们该如何应对,成了当前学校值得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整体提高外语教学效益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小学生英语学习中落差现象成因及对策研究,侧重于学生外自身的前后落差与个体之间落差的成因分析与教学对策的探索,将涉及到教与学两方面的研究。基本思路一是了解落差较大的学生产生落差的主要因素,二是了解外语优生的成功因素,从中提炼经验,进而设计对策;三是进行不同类型的个案研究,验证对策,最终争取形成解决小学生英语学习中落差的有效对策。二、课题的主要内容与目标:重要观点:1)学生学习上的落差现象除了学习态度的原因外,还可能与学生的认知方式、风格,学习方法有关。教学应该既要正视差异,但又要适应差异。2)有效学习需要设计:在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教师应用认知心理学、学习科学理论,从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落差起因、小学生认知的风格和方式入手,寻求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揭示小学英语学科学习中各层次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2.通过调查研究,揭示小学英语学习提早分化的主要影响因素。3.开发和设计小学英语学习中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及类型。4.总结提炼实施过程中解决英语学习中、差学生问题的策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实效。5.形成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效的学习方式设计、运用的可操作的经验。形成学习方式应用案例。研究内容:1.小学英语学习中提早分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2.分析研究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特点和方式,总结英语学习优秀学生的学习方式及经验,提炼提高英语学习的策略。3.小学英语学科不同类型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设计。4.在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指导学习活动的方法指导策略的研究5.英语学科有效学习方式的设计对教师能力要求的研究三、研究对象、过程和方法:1.研究对象:小学三~五年级学生2.研究实施的步骤第一阶段:(2006.9-2006.11)方案制定1)成立课题组成员,调查搜集相关资料,确立研究课题,拟定实施方案,进行课题论证,学习宣传发动。2)确定研究的方向,涉足范围,分别搜集材料。3)拟订课题实施方案指标:实施方案情报综述第二阶段:(2006.12.-2007.8.)准备阶段1)修改课题方案、开题论证2)教师第一轮培训内容:影响未成年人发展的因素,小学生语言学习的认知方式、风格,决定语言学习的相关因素3)小学生英语学习中落差现象成因调查:调查对象:二到五年级学困生及家长调查方法:问卷、访谈调查目的:客观揭示学生个体落差现象的成因,为寻找对策做好充分准备指标:调查表个案分析4)研究报告:小学生英语学科提早分化及落差现象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第三阶段:(2007.9.-2008.1.)实践阶段1)循序渐进、开展实践活动;并对课题方案进行适当调整。2)教师第二轮培训内容:有效的语言学习的方式与方法(姜文晋);小学阶段英语学习优秀学生有效学习方式与经验的研究(沈晓青、王勤妍时间:2007年11月)3)实践研究,完成以下阶段论文:小学生英语学科提早分化现象及落差现象个案研究(吴茵、沈莉莉)小学英语学科中、差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设计研究(汪雅萍、杜娜)(完成时间:2008.1.)小学英语学科实施学习设计过程中教师指导中差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指导策略研究(姜文晋、周菊香)(完成时间:2008.1.)小学英语学科有效学习方式的设计对教师能力要求的研究(陈晴)(完成时间:2008.1.)4)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准备中期评估。指标:小论文、个例集、阶段报告第四阶段:(2008.2——2009.10)1)进行课题中期评估(2008.3月)2)教师第三轮培训内容:有效教学,“小学生英语学业水平评价的研究初探”3)对三~五年级实验学生进行英语学业水平评价,验证研究结果的可行性。4)教师第四轮培训内容:“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辅导学生练习的实践研究”;“学业诊断书的比较研究”5)在调整相关策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相关经验,在过程研究中获得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总报告初稿(完成时间:2009.6.)5)资料整理,总结研究过程、研究成果,修改总报告、结题。(完成时间:2009.10)3.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查阅各种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信息,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构建策略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行动研究法:紧扣研究目标,运用“实践——反思”的行为教学研究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经验总结法:在备课组老师参与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上实践课不断进行反思并再实践,即时进行经验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四、研究成果:(一)小学生英语学科落差现象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研究1.小学生英语学科落差现象现状调查情况分析:课题组对多名1-5年级的中差生家长和学生发放了问卷,并对主课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了解造成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落差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详尽地分析。1)对中差生家长问卷相关数据如下:父母文化程度: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技校大学父/母不在1116147162.17%2.17%34.78%30.43%15.22%2.17%13.04%父母职业:有工作无工作父/母不在2812660.87%26.09%13.04%学生的家庭条件:有无独立房间15(65.21%)8(34.7%)电脑15(65.21%)8(34.7%)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从不偶尔经常每天作业检查115164.35%4.35%21.74%69.57%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希望孩子好无所谓22195.65%4.35%调查的数据显示本校大部分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接受调查的家长中仅有一人是大学毕业,占2.17%,而其余的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为小学到高中之间,还有一人是文盲,大部分家长从事工人、环卫工人等工作;调查还显示了有26.09%的家长无工作,待业在家。可能由于家长的自身条件比较差,他们对孩子的期望还是比较高的,仅有一人对孩子的未来无所谓;而对孩子的作业关注度的调查也显示大部分家长经常甚至是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占91.13%,仅有一人从不检查,一人偶尔检查,这说明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还是比较在意的。2)从对主课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问卷中的个别数据不一定真实,如对孩子的作业关注度的调查,事实上在我校各班学困生中家长放任不管全部扔给学校的情况较多,几乎占学困生一半甚至更多。不完成作业或者作业经常少做的现象牵制了教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堂上,教师们对学困生的关注少得可怜,怕多请学困生会影响正常的上课进度,而课后给学困生的时间一般一周最多两次,而且往往被作业或小练习订正替代,针对性的提升很少;作业教师们努力做到面批,但学困生自觉性差、爱拖拉,轮到他们要么快上课了,要么是午饭时间,应付、抄答案了事现象屡禁不止,学困生落差越来越大,对学习全无兴趣,破罐子破摔。2.筛选出小学生英语学科落差现象相关因素:从问卷调查和访谈,并选取了典型个案分析后,我们将小学生英语学科落差形成的主要原因归纳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自身因素、课堂中教师忽略因素、家庭因素、英语教材跨度问题等。1)学生自身因素:学生间的差异客观存在,有的孩子记忆能力较差,有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在单词记忆、语法理解、运用等方面不同程度在英语学习上有困难,如不及时补上造成较大漏洞,将形成知识链的断裂,很难跟上整体水平。另外部分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无法将学与玩合理分配。做功课时不能集中思想,总要弄一些“玩”的小插曲,白白浪费时间,使得自己学不好,玩不好。时间长了,就造成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持久性差,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形成做事拖拉,无长性,精神易分散。同时有的学生个性特点比较任性、依赖。他们一方面拒绝家长的干涉,另一方面又依赖家长的“脑子”,以此完成作业。由家长“陪做功课”,长此以往,孩子便在大人的陪同下变得无能,依赖性强,缺乏自信,独立思维能力迟钝,从而造成学习不良。例如学生车某,他是一个比较顽皮的孩子,很容易分心,上课玩、做作业也玩,通过和他母亲的多次交流,我得知他在家里经常做作业做到十一、二点钟,因为母亲稍不注意,他就开始玩,降低了他的学习效率。但每位学生的情况各有不同,需要任课教师认真分析、分别应对。2)家庭因素: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条件、个人经历和成长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家庭。因此,作为人力资源初载体的家庭系统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社会环境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家庭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而相关研究证明,学习者的学习条件、个人经历和成长环境对学习效果构成较大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作用是很大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的学习必须通过学校和家庭相结合才能得到较大的提高,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家庭的学习氛围等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状况。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课更为注重的是运用,除了在学校有说的机会之外,回家作业中也注重听读和运用,达到复习巩固和学以致用的作用。而本地区的家长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有的英语甚至是一点也不懂。所以在指导孩子的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而有的甚至连帮孩子默写也做不来,给一些比较“懒”的学生在家庭作业方面有机可趁,使得回家复习的效果大打折扣。除此之外,家长对待英语这门学科的态度也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如果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是比较积极的,而反之,影响可能是消极的。例如,我校学生的陈某,她的母亲比较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教师布置的每项作业都认真完成,譬如背课文,她母亲甚至连标点也要她无差错的背出来,除此之外她还在外面学习音标等,这使得她对英语学习有着极高的学习热情,在三年级时她就通过了一级考试。3)教学活动中教师忽略因素:小学生学业的发展,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与教育影响的过程而是在他们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主观努力,主动得到发展的。但是由于中差生从一、二年级开始英语成绩就处于中下游,而升上中高年级之后,随着语法知识的渗透,学习的内容越来越难,他们能说、能做的也越来越少,在英语学习上一直不能获得足够的满足感和成功感。同时,如果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的老师不能很好的引导班级中的中差生,给他们制定过高或过低的学习目标,或是在课堂上稍不注意,在评价时比较急躁,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体验被动、消极的,这样的实践活动因素并不是有效的,长此以往学生兴趣的降低和成绩的下降都是不可避免的,形成了恶性循环。像我王某,他是一个特殊的学生,一、二年级时有他教室里就不可能正常的上课,他会在课堂上的乱跑、乱叫,所以低年级时,我对他就比较严厉,经常会指责他,这给他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二年级时考试从来就没有及格过,但是三年级开始通过和他父母的沟通,通过和他的互动,在课堂上尝试让他跟读,让他回答一些他能回答的问题,对他及时地进行表扬,他渐渐的开始进步了,考试也开始慢慢的进步,因此心理体验和教师
本文标题:关于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报告郑永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53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