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关于我国农村地区小额贷款问题的研究
关于我国农村地区小额贷款问题的研究在我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历史条件下,有必要对当前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特别是通过找出当前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的逐步加以完善和解决,这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小额贷款步入更加良性发展的轨道,而且对于推动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一、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如何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已经越来越重视,为了能够更有效的解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制约瓶颈,我国积极推动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而且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农村经济提供了支撑作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发展情况,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农村小额贷款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使农村小额贷款步入更加良性发展的轨道,我国各级政府都不断健全和完善了农村小额贷款运行体系,各类金融机构都高度重视对“三农”的资金支撑,使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014年我国农村小额贷款企业发展到1万家以上,呈现出逐步上升的态势,比如2013年增长了12.4%。(如图1)10.20%11.40%10.90%13.40%12.40%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102011201220132014图32010年至2014年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增长比例(单位:%)数据来源:根据杨兆廷和连漪的《农村小额贷款问题探析》整理从我国农村小额贷款规模来看,根据中国银监会2015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资产总额为6428.44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量的9.65%,贷款总量为3245.64亿元,约占银行贷款总量的7.67%,呈现了逐年上升的态势[1]。(如图2)1.20%2.41%3.35%4.55%7.67%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102011201220132014图32010年至2014年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量增长率(单位:%)数据来源:根据杨中国银监会官方网站整理二是农村小额贷款范围越来越广。随着我国小额贷款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给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制,因而我国政府从服务“三农”出发,不断扩大农村小额贷款企业的覆盖面,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和激励政策,很多金融企业开始向农村发展,有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小额贷款企业已经从过去覆盖6个省(区)扩大到31个省(区、市),农村小额贷款覆盖面的扩大,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三是农村小额贷款渠道不断拓展。从目前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的渠道来看,尽管其渠道主要是各级商业银行,同时也包括一些政策性银行,面对对小额贷款的政策要求也包括“只贷不存”,但随着我国农村对小额贷款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农村小额贷款渠道也在不断拓展,除了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之外,农村信用社、农民闲散资金、政府专项扶持资金、政府财务资金、互联网金融等也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的重要渠道。据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针对农村小额贷款不断增长,2014年比2013年增长了24.2%[2]。(如图3)8.40%6.70%7.90%14.80%24.20%0.00%5.00%10.00%15.00%20.00%25.00%20102011201220132014图32010年至2014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农村放贷增长情况(单位:%)数据来源:根据杨中国银监会官方网站整理二、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而且在破解“三农”问题特别是支撑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小额贷款服务模式比较滞后。尽管我国农村小额贷款企业都从提高服务质量入手,大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所有的小额贷款企业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服务制度和服务流程,但由于人员素质问题、规范化管理问题等诸多因素,这些服务制度和服务流程还缺少执行力,对各个部门的服务质量还缺少量化考核标准,尽管在前台都建立了客户投诉管理、考核、问责等制度,但对后台的管理却缺少这些规范。人们对农村小额贷款服务方面满意的只占43%、一般的占17%、不满意的已经达到40%。所有这些都表现为农村小额贷款服务模式方面的落后[3]。同时,与城市个人商业贷款相比,农村小额贷款在服务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对于农民的贷款申请、业务咨询、审批等都难以达到商业银行规定的基本服务标准,这客观影响了农民对于小额贷款服务的信任程度。二是农村小额贷款程序相对比较繁杂。由于农村小额信贷的服务主体是农民,因而简化程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贷款程序比较繁杂,过多的信贷文件、各类表格、复杂程序,让本就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尤如“雾里看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比如农民到农村信用社办理贷款,农民在办理过程中需要签字150次以上,而且很多时候都无法在一周内办理完毕[4]。另外,在农村小额贷款过程中,对于农民的宅基地、土地及其他财产的抵押也有着较为“苛刻”的要求,农民若想获取预期的贷款额度,则要增加大量的审批程序,例如:多人担保贷款、其他不动产抵押等,这些繁杂的程序往往导致农民需要数月,甚至是半年才能拿到贷款。三是农村小额贷款风险仍然不容忽视。对于信贷来说,风险始终伴随,但从目前我国农村小额贷款来看,其信贷风险则更高。据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的不良贷款率在7.5-8.2%之间,这与发达国家不良贷款率的1%左右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2.5%左右同样具有很大的差距[5]。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的风险仍然较高,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小额贷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农村小额贷款必然会面临萎缩的局面。另外,从农村小额贷款企业的角度而言,对于各类风险问题很难做到全面预估与有效控制,这就导致在具体业务开展过程中难以制定有效、科学的风险预案。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对于农民信用审核尚未构建完善的机制,小额贷款企业多是依据工作人员的经验及其他必须资料进行审核,客观增加了风险几率。三、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对策尽管目前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在我国大力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特别是高度重视“需求侧”的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小额贷款也必然会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因而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创新农村小额贷款服务模式。服务是提升农村小额贷款发展的重要发展策略。必须着眼于提升服务质量,在推进体制转型和机制创新上狠下功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载体、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特别是要打破“行政部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真正使小额贷款公司成为市场主体。小额贷款公司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专业化、综合化服务体制,适当收缩管理层级,按照“扁平化”的原则,突出服务再造,缩短管理链条,通过缩小管理层级来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建立分层服务机制,将各类农村小额贷款客户按照特大客户、大型客户、中型客户、小型客户四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客户实行分层服务,其主要任务应当定位在定向联系、客户需求收集、服务方案制定、绿色通道建立、内部资源整合等方面,着力减少服务的传递链条,能够大大提升服务反应能力[6]。二是简化农村小额贷款运行程序。简化贷款程序,是加快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重要举措,只有简化贷款程序才能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为更多的农户提供农村小额信贷。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着力于简化农村小额信贷程序,积极创新不同形式的贷款方式和信贷产品,积极探索“一站式”服务模式,最大限度的简化农村农户的贷款程序,对于贷款审批手续也要进一步简化,特别是要通过创新农户信用档案,明确农户的信用水平,对于信用好的农户应实行“利率优惠”,提升农户信用水平,简化贷款程序。对于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各类文件、表格、流程等应简洁明了,并尽量缩短农户贷款时间[7]。三是加强农村小额贷款风险控制。要把解决“高风险、高成本”作为推动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级财政为基础、国家政策性银行为支撑的风险共担机制,着力减少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提高他们服务农村小额信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建立“风险补偿”、“农业保险补贴”、“自然灾害保险基金”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能够很好的降低农村信用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风险。小额贷款公司要建立风险管控“一把手”负责制,在有关产品、业务和服务推出之前,必须进行风险分析评估,提升服务风险意识。同时还要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人员队伍建设,加强专职人员的教育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风险管控队伍,为强化风险管理奠定重要的人才基础[8]。四是完善农村小额贷款市场机制。对于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必须把“市场导向”作为重要的原则,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农村小额信贷的干预,积极推进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化进步。特别是要着眼于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引导互联网金融业务向广阔的农村天地延伸,比如从互联网金融来看,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在不断向农村延伸,比如阿里小贷已经将其触角延伸到广阔的农业,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所有网商小企业,他们发生交易的情况、经营信用记录以及投诉纠纷等都会在阿里小贷内部进行数据去计算,最终能够迅速形成评价标准,因而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发放贷款,2-3个工作日就可以放贷,这与商业银行1-3个月的贷款周期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综上所述,尽管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要在创新农村小额贷款服务模式、简化农村小额贷款运行程序、加强农村小额贷款风险控制、完善农村小额贷款市场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我国农村小额贷款步入更加良性发展的轨道。
本文标题:关于我国农村地区小额贷款问题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61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