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关于缓和曲线平行线的探讨
关于缓和曲线平行线的探讨薄志毅(北京煤炭工业学校100042)【摘要】本文推导了缓和曲线平行线上的点位坐标参数方程,从而为正确测设缓和曲线平行线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探讨了缓和曲线平行线的详细测设方法。在公路建设工程中,应用该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一、前言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缓和曲线型的道路。缓和曲线线型有多种,目前公路建设中,我国采用的是辐射螺旋线。公路的中线为缓和曲线,则其边线按设计要求一般为缓和曲线(中线)的平行线。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将道路边线当作缓和曲线来测设,即套用缓和曲线的计算公式。本文首先论证了该方法的错误所在,然后严密地推导了缓和曲线平行线上点位坐标的参数方程,并提出了缓和曲线平行线(道路的边线)详细测设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缓和曲线平行线不是缓和曲线缓和曲线的平行线不是缓和曲线,或者严格地说不再是辐射螺旋线。如图1所示,缓和曲线的起点为ST,图1终点为CS。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rho,与该点到缓和曲线起点的曲线长度l成反比,即(1)式中,R为圆曲线半径,l0为缓和曲线总长。设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和曲线起点切线的交角为&beta,简称切线角。&beta角的计算公式为:(2)如图1所示,另外一条曲线是缓和曲线的平行线,起点为ST&prime,终点为CS&prime,其上任意一点曲率半径为&rho&prime,任意一点到起点ST&prime的曲线长度为l&prime。下面推导&rho&prime与l&prime之间的关系式。由曲线的性质,可知:式中,D为中线与边线的间距,将(1)式代入上式得(3)切线角&beta的微分d&beta与曲线长微分dl及dl&prime存在下面关系:整理上式,得将(1)、(3)两式代入上式,得对上式进行积分,得(4)由上式解方程,可得(5)将(5)式代入(3)式,得&rho&prime与l&prime的关系式:(6)对上式进行分析,显然&rho&prime与l&prime不成反比,因此缓和曲线的平行线不具备缓和曲线的特性,从而从理论上证明了缓和曲线平行线不再是缓和曲线。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以得到证实。三、重新推导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点位坐标参数方程在有关文献中,对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p的直角坐标公式都进行了推证,公式中的参数是曲线长度l。其具体表达式为:(8)为推导缓和曲线平行线上任一点点位坐标之需,下面以切线角&beta为参数,推导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p的直角坐标公式。由图1中可以看出,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p的曲线微分dl与对应的dx及dy的关系式如下:(10)曲线微分dl与切线角&beta的微分d&beta的关系如下:(11)将(1)、(2)两式代入(11)式,得(12)将(12)式代入(9)、(10)两式,得以切线角&beta作为积分变量,对上面两式进行积分,得(14)将cos&beta与sin&beta按麦克劳林公式展开:(16)将(15)式代入(13)式,得(17)将(16)式代入(14)式,得(18)将(2)式分别代入(17)、(18)两式,可得出与(7)、(8)两式相同的结果。四、推导缓和曲线平行线上任意一点点位坐标参数方程如图1所示,坐标系统不变。在边线上任取一曲线微分dl&prime,dl&prime与dx、dy的关系如下:曲线微分dl&prime与切线角微分d&beta的关系如下:将(1)、(2)两式代入上式,得(21)将(21)式代入(19)、(20)两式,得(22)(23)对(22)式取定积分,得边线上任意一点q的纵坐标xq:(24)将(13)式代入(24)式,得(25)将(7)、(2)两式代入上式,得(26)对(23)式取定积分,并考虑到边线起点的横坐标为y=-D,则有:(27)将(14)式代入上式,得(28)将(8)、(2)两式代入上式,得(29)(26)、(29)两式,就是缓和曲线平行线上任意一点坐标的参数方程,其参数是缓和曲线长度l。利用缓和曲线长l和平行线曲线长度l&prime之间的关系,即利用公式(5),也可将(26)、(29)两式中的参数转换成平行线的长度l&prime。实际上,对图1认真分析,根据曲线的几何意义,也可以很容易推导出公式(26)、(29)。道路的两侧都有边线(缓和曲线的平行线),另一侧边线(即内边线)上任意一点坐标的参数方程,其形式与(26)、(29)两公式一样,只是D的取值为负。即当&rho&prime&rho时,D取正值;当&rho&prime&rho时,D取负值。有了公式(26)、(29),就可以正确地测设道路边线。五、缓和曲线型路段的边线测设中线为缓和曲线的道路,其边线一般为曲线的平行线。依据公式(26)、(29),边线的测设有多种方法。这里只探讨偏角法,就是将经纬仪安置在边线起点ST&prime上,以切线ST&prime-TP&prime为零方向,根据弦切角&Deltai和弦长Ci来标定边线上各点。如图2所示,欲测设边线上1点和2点。可以在ST&prime点安置经纬仪,以ST&prime-TP&prime方向作为零方向,拨出偏角&Delta1,沿视线方向量取弦长C1,即得放样点1。继续拨偏角,使总偏角值为&Delta2,由1点向前量取弦长C2与仪器视线的交点,即为放样点2。图2图2设边线上i点的偏角为&Deltai,i点到i-1点的弦长为Ci,由于弦长与弧长之差很小,计算弦长时,近似用弧长代替。下面求解&Deltai和Ci的计算公式。边线上i点的偏角&Deltai为:根据公式(26)、(29),将xi、yi计算公式代入上式,得(30)i点到i-1点的弦长Ci为:将公式(4)代入上式,得(31)公式(30)、(31),即是&Deltai和Ci的计算公式,是以缓和曲线长li为参数。利用公式(5)也可以将公式(30)、(31)中的参数转换成li&prime。六、实例下面以一个实际工作中的例子,说明偏角法边线测设的方法。如图3所示,某段道路中线为缓和曲线,缓和曲线起点ST的桩号为3+161.48,终点CS的桩号为3+217.04,与之相接的圆曲线的半径R=180m。中线的边线起点为ST&prime,终点为CS&prime。中线距边线间距为D=8m。要求测设边线。一般在边线测设前,道路中线已测设完毕。本例中,3+161.48,3+170,3+180,3+190,3+200,3+210,3+217.04各桩点已测设完毕。在边线上,取与中线各点相对应的点,也就是边线上与中线点同一法线上的点。例如,170&prime点与170点相对应。图31.准备标定数据缓和曲线全长l0=217.04-161.48=55.56m,利用公式(30)、(31)计算边线上各桩点的偏角&Deltai及与之对应的弦线长Ci,其结果见表1。2.实地标定首先将经纬仪安置在缓和曲线起点ST点上,以切线为零方向,拨直角沿视线方向量取D=8m,获得边线起点ST&prime。然后,在边线起点ST&prime上安置经纬仪,以切线ST&prime-TP&prime方向为零方向,并使度盘读数为零,拨偏角0°04&prime26&Prime,沿视线方向自ST&prime点量取8.549m,得边线上表1边线上各点的标定数据边线点名中桩弧长l/m偏角&Deltai/°&prime&Prime弦线长ci/m161.48&prime(ST&prime)0.000000000.000170&prime8.520004268.549180&prime18.5200194310.108190&prime28.5200465010.188200&prime38.5201252210.268210&prime48.5202161210.348217.04&prime(CS&prime)55.560258467.334170&prime点。拨偏角0°19&prime43&Prime(即度盘上读数为0°19&prime43&Prime),从170&prime点起向前量取弦长10.108m,与经纬仪视线相交,得边线上180&prime点。同法可测设其余各点,一直到CS&prime点。用钢尺量170&prime点到170点的距离,其距离应为8m,用此方法作为检核测量。其它边线点的检核方法同理。3.计算边线上点位坐标错误的计算方法是,将边线看作缓和曲线,按照缓和曲线上点位坐标计算公式来计算边线上点位坐标。即按照下面的公式:正确的计算边线上任意一点坐标的公式,就是本文推导的公式(26)、(29)。按照不同公式的计算结果列于表2。对表2进行分析,点位坐标差值主要体现在y值上,即主要体现在与曲线切线相垂直方向上。越靠近边线终点,差值越大。200&prime点的正确y值与错误y值之差已达0.037m,终点y值之差达0.089m。公路施工质量要求,实际路宽与设计值之差不超过0.020m。显然,采用错误计算方法计算点位坐标,对于有的点来说,其点位精度不能满足工程质量要求。表2依据不同计算公式计算边线上点位坐标边线点名中桩弧长/m边桩弧长/m正确x/m错误x/m差值&Deltax/m正确y/m错误y/m差值&Deltay/m161.48&prime(ST&prime)0.0000.0000.0000.0000.000-8.000-8.0000.000170&prime8.5208.5498.5208.549-0.029-7.989-7.990+0.001180&prime18.52018.65718.65718.656+0.001-7.893-7.899+0.006190&prime28.52028.84528.84128.8410.000-7.607-7.625+0.018200&prime38.52039.11339.09239.093-0.001-7.029-7.066+0.037210&prime48.52049.46149.39249.396-0.004-6.042-6.111+0.069217.04&prime(CS&prime)55.5656.79556.65756.665-0.008-5.051-5.140+0.089七、结束语错误地将缓和曲线平行线(道路边线),作为缓和曲线来测设,其点位误差是较大的,并且随着路宽的增大而增加。因此,目前在测设边线时,多数测量人员采用这样的办法:先标定缓和曲线(路中线),然后在中线各桩点上安置经纬仪,沿曲线法线方向标定边线上相应的桩点。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每个中线点上安置仪器,标定工作量大,测设速度慢。另外,当道路是改扩建工程时,道路中的交通不能阻断,一般是施工与行车同时在路面上进行。当仪器频繁地在道路中线上设站时,车来车往对测量人员和仪器的安全构成很大的危险,也给测设工作带来很大的干扰。采用本文所推导的边线上点位坐标计算公式,及测设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上面所说的问题。根据边线上点位坐标公式(26)、(29),以及曲线长公式(4)、(5),也可以灵活采用其他的测设方法,解决边线的测设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本文所推导的计算公式,测设边线,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实践也验证了其理论的正确性。参考文献[1]《城市测量手册》编写组编写.城市测量手册.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2]田佩俊,陈汉华编.矿山测量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5[3]李青岳主编.工程测量学.北京:测绘出版社1984
本文标题:关于缓和曲线平行线的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6772 .html